28条新政破解民企融资难
2020-02-15谭志娟
■谭志娟
几年来,尤其是自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我国民营企业利好政策不断,日前又出台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全文总计28 条新政,主要聚焦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其中,在政策环境上,《意见》 提及“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以及“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 等方面引发市场的关注。
就此,万博研究院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表示,“当前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所在,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新动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刘哲看来,《意见》 指明了未来深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改革的具体方向,针对当前民营企业的新需求、新特点,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与政商关系等方面前瞻性地提出了顶层设计方案,同时提出要适时对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体现了决策层对于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改革的决心,对于激发民企活力、稳定民企预期和经济转型具有长远意义。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对于此次 《意见》 的出台,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也表示,“这可能是两方面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一是持续深化改革的推进。二是民营企业当前发展确实遇到压力,这也加快了文件的出台。
刘兴国指出,新政从4 个维度发力,力求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真正推动金融发挥为民营企业输血造血功能,助力民营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这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体系,包括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建立尽职免责机制,优化监管政策。二是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包括续贷提前对接,提高融资审核效率等。三是拓宽渠道增加供给,包括鼓励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降低企业发债门槛。四是多举措帮助民营企业增信,以增强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包括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 刘兴国解释说。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全国工商联此前发布的 《2019 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调研分析报告》 显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感到融资难融资贵的500 强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235 家增加到2018年的265 家。
为此,此次 《意见》 提出,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度,支持发展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深化联合授信试点,鼓励银行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中落实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的监管政策。
刘哲分析说:“中国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面是贷款难。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审批流程以及贷款追责机制等其他体制原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经济企业都很难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意见》 抓住了当前融资难的痛点,提出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健全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不是简单指有大银行、中银行和小银行,而是要建立起服务不同类型企业的特色银行,通过差异化中小金融机构的定位、健全授信机制、强化考核激励等,让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与民营企业的特点相匹配,引导资金流向市场配置的方向。”
《意见》 还指出,强化考核激励,合理增加信用贷款,鼓励银行提前主动对接企业续贷需求,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就此,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中小微企业抵押贷款占比高、中介费用明目多、信用评级相对低等,导致综合融资成本偏高。为此,《意见》 要求,通过强化考核激励,通过长期合作,密切跟踪企业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用贷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前主动对接续贷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减少不必要的中间费用,多措并举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完善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意见》 还提出,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效率。
“近年来资本市场通过不断创新融资和再融资制度,通过债券重组化解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刘哲表示。
《意见》 指出,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服务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支持资管产品和保险资金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纾困。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
刘哲认为,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参与民营企业纾困,对于缓解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最为关键和有效; 同时,改革上市制度,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于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为深远。
温彬也表示,根据中小微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市场竞争力、融资需求等差异,为民营企业搭建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强调各方努力合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资金来源方面,支持资管产品和保险资金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纾困。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方式方法上,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温彬进一步说。
不过,刘哲强调,“完善民企直接融资支持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需要不断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彻底疏通IPO 的 ‘堰塞湖’,提升资本市场的持续融资能力,畅通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她还举例说明,比如尽快做相关的技术准备,将科创板注册制的先行实践推广到创业板,加快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进度,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
在专家看来,当前民营企业融资最大的制约是信用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此次 《意见》 提出,“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推进依托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鼓励第三方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以及“积极探索建立为优质民营企业增信的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刘哲说,“建立融资的增信支持体系,能够有效改变民营企业的信用结构,使之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相匹配,进而为处于初创期或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进度。”
温彬也表示,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增信方式。未来,民营企业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产生的应收账款等,有望通过第三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债权债务关系确认等,实现质押融资。
他还指出,大部分举措现实中已经存在,但有的效果欠佳。主要问题不仅在金融政策精准度有待提升,更在于过去民营企业受制于市场准入限制、竞争环境不够公平、法治环境不够健全、企业发展不够规范、政商关系有待改善等。《意见》 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民营企业将迎来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融资效率进一步提高、融资渠道进一步丰富的良好局面。
在民企信贷融资环境改善上,有专家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哲表示,从20 世纪80年代以后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高储蓄提供了低廉的资本。目前,高储蓄红利出现递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新经济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未来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让资本红利再次显现,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因而她建议,“需要放松金融领域在资金供给方面的约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比如,持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当前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当前中国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1.5%和13.5%,远远高于国际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