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2020-02-15黄建忠秦文臻张彦林李金叶张红娟
黄建忠 秦文臻 张彦林 李金叶 张红娟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节能减排与固废利用研究中心、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固废处置及利废新材料专委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持续蔓延且形势严峻,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在当前疫情下,人与生态环境如何共生、和谐共处成为当下以及未来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而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行业如何发挥好自身力量力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当下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前言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武汉市持续开展疾病监测及疫情防治工作,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武汉市陆续出台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暂行办法》等系列举措,也采取了隔离、交通管制、“封城”等系列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全国各个省市也都不同程度地启动了应急措施。
居安思危,在疫情严重蔓延时期,工业固废作为工业生产的伴生物,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的特点。堆存的工业固废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容易通过淋溶污染土壤和水体。工业固废扬尘污染大气,有的还散发臭气和毒气,影响生物生长,危害人身健康。我们担心无法得到合理处置利用的工业固废未来将会带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危害。毕竟曾经历过著名的山西襄汾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直接造成约277人伤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经济损失达9616.2万元的严重后果,让人痛心;河南天安煤业“5.15”煤矸石山自燃爆炸事故,8人遇难,122人受伤,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贵州开阳县8.11磷石膏垮塌事故,3人失踪;山西忻州村民煤矸石场中毒身亡事件,6个村民走进煤矸石堆场,不到1min时间,吸入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纷纷倒地,导致5死1伤等案例。另外,大量堆积的工业固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更是让人担忧,从土壤到水系再到空气,得不到合理利用的工业固废将影响大自然的整个生态链。
为了确保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共筑良好生态安全屏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开始了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阻击战。借此机会,我们分析一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发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一)环境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之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难道不是敲给我们每一位的生命警钟吗?尊重自然,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濒临灭绝动物的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这是人类抵御疾病最直接的方式。疫情持续蔓延,作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的一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应提高思想站位,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正确认识环境不良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的潜在危险,明确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性及紧迫性,着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
(二)工业固废处置、利用是环境安全的重要通道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工业固废资源累计堆存量超650亿t,占地面积超200万hm2,已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多级利用,不但可作为工业生产加工原料,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堆置和处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工业固废数量庞大的难题。若工业固废未经过标准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长期暴露在自然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坏。更为甚者,部分地方将工业固废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不仅造成河水污染,破坏水生物环境,而且严重的会使饮用河水的人们中毒,产生生命危险。因此,对我国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将极大地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三)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途径
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指出: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同时,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经济发展日益紧张的资源压力,也正在成为我国有效缓解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正在成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为新时代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们需要突破传统思想理念,采用新的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愿景。
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全行业不得不站在尊重生态、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计,重新评估分析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产生量大、情况复杂
2019年,我国工业固废资源年产生量约36亿t,综合利用率刚过50%,具有产生及堆存量大、成分复杂、有害介质多、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很多区域工业固废长期大量堆存,已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的隐蔽性、滞后性、持久性的复合污染,带来了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等问题。 另外,我国煤炭、冶金、有色、电力、煤化工、磷化工等各产业基本依托资源分布,其在全国区域产生的工业固废分布具有集聚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增加了区域市场的消纳应用难度。
(二)政策引导尚需深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各级政府及行业高度重视固废综合利用行业产业政策引导,目前正处于从前期处理、控制逐渐向全面引导、深化管理的过程。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固废综合利用政策导向,更多注重产业末端资源化治理,对产业前端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政策需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另外,缺乏对工业固废产生者责任的约束性制度要求,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压力不够、动力不足,落实力度不到位;大部分地方工业固废回收、处置、利用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协调、工业固废细分领域专项政策不到位等均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技术开发及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处在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创新驱动缺失的局面。使得整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多处于中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存在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另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杂而多,成熟技术却少,很多集中在实验室及产业化初期阶段,不具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实力,优质的技术项目很难实现工业化、产业化,更无法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极大地制约着行业转型发展。
(四)重大技术装备支撑不足
我国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现有技术与产品,总体上仍以中低端利用为主,依然缺乏针对重点工业固废品种及难处置利用固废品种的重大核心技术和成套集成装备,全行业没有完全形成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减排增效的重大集成技术和产品体系,以及跨产业的固体废弃物协同利用技术。很多情况下无法实现对大规模固废的安全消纳,特别是重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还是以简单处理堆存和填埋等为主,危害很大。
(五)行业发展存在资金壁垒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本回报率低且回收年限长,新进企业需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以满足较大的资本性和成本性支出。而且银行低息贷款对综合利用行业支持较少,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融资来推动项目建设较为困难。另外,由于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恶性竞争激烈,产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高,也导致产业受社会资本青睐度较低。资本是制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是一项长久且伟大的事业,致力于构建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在探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它的重要性及不足基础上,同样也可以清晰地看清它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将会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体系精细化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将不断实现分类化、专业化、精细化,包括专项固废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备、企业区分、专业基地/园区、人员匹配等精细化。要实现工业固废全面、系统的综合利用,就要更加注重专业、精细化分类。例如完善工业副产石膏利用方向、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分类利用体系等,让每一类工业固废都可以得到低、中、高值系列化的综合利用。
(二)标准系列化
标准引领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可持续性发展。未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不论是在原材料选择、末端产品生产、市场准入、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将建立完善的标准,不断强化综合利用产业标准规范的引领作用,提升产品及应用市场认可度,依托标准宣贯大规模推广应用。
(三)产品高值化
长期以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低质化产品存在市场不良竞争的现象。而今,随着产学研协作、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及传统技术优化升级,提升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和应用价值成为必然趋势,高值化不仅驱动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发展,更能够反哺社会,让更多资方介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实现产业链良性动态发展。
(四)行业信息化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存在数据分散、信息不畅、业内不同产业无法找寻有效途径升级优化、技术难以共享渗透等现象,行业仍处于 “半封闭式”状态,无法形成共享、互补和延伸。当前,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推进,“互联网+”模式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趋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也必将乘上“互联网+”的快通车,突破“半封闭式”的发展瓶颈,推进数据共享、技术融合、业务互融的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五)协作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各显神通,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实践经验积累、投资运营管理、高新技术开发、海外业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使我国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具有相应实力,并不断在全球舞台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来”到“走出去”,“走出去”再到“国际化”,这是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2020我们的任务及愿景
联系此次疫情,作为“固废人”我们需提高自身站位。当我们享受着整个生态赋予资源时,请知足、善良、尊重、关爱自然生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基于自身,担起社会责任,为人与生态和谐共处贡献一份力量。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应用技术专委会、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固废处置及利废新材料专委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专委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固废利用研究中心、利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成员,2020年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以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为己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针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现状,将重点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组织、制定固废综合利用“末端产品”生产及应用标准,宣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组织开展固废资源化技术、设备专家评估,组织实施“利废新材料”技术成果评价;
——开展共建利废新材料技术中心/利废新材料中试基地;
——开展“利废新材料”的相关评选活动(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示范企业、推广品牌),设计“利废新材料”标识,鼓励与扩大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推动“固废资源化智库”成员为行业利废企业提供专家指导服务,从前端研发、技术输出、设备匹配、企业产品定位、资金运转、市场引导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专家指导;后端应用从市场推广、市场接受度、产品配套度等方面进行指导,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对接固废产出量大的区域,在行业内遴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匹配当地资源;
——开展固废大数据调查研究,收集、分析与发布,完善固废共享平台(技术+设备+固废大数据),网站名:固废技术网,APP名,固技查;
——协助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固废资源化示范试点实施方案、项目论证、实施效果评估等咨询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利废新材料”生产、应用行业会议、相关培训、出版书籍;联合组织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或“利废新材料”年度会议(暂定名);
——组织研究“利废新材料”市场应用方向及经济性;
——政府、上级主管单位交办的其他事项。
同时,也将发挥好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固废利用研究中心作用,继续深化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发展提供固废利用与节能减排行业的产业政策研究、行业规划、园区/基地产业规划及总体规划、国家及地方专项课题申报、企业经营咨询、固废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研究、固废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推广等全流程咨询服务;依托所属的具有国家计量认证(CMA)资质的综合利用实验室及能效评估中心,开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检测与评估、固废资源化应用方案设计、热工检测与评估、电能检测与评估、能源审计、绿建环境检测与评估、绿色建材评价等技术服务。目前,固废利用研究中心正努力打造成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特色服务机构。
综上所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没有防控不了的疫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将会用“生态+”链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