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鸡的饲养管理

2020-02-15卢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球虫雏鸡鸡舍

卢玲

(饶阳县同岳动物防疫检疫站 053900)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鸡舍进雏前应先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首先由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底清扫地面、墙壁和屋顶,然后用清水进行高压冲洗,可以在水中添加泡沫冲剂,不仅可以溶解油污和粪便,还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楚没有冲洗到位的地方,同时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强力消毒灵溶液、火碱溶液等轮换进行消毒,彻底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细菌和病毒,最后封闭鸡舍所有门窗和缝隙,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再封闭鸡舍24~36h,打开通风系统彻底将刺鼻的气体排出鸡舍。 熏蒸消毒前将育雏所用的料盘、水线、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平养育雏的也要把垫料提前处理好,然后放进鸡舍一起进行熏蒸消毒。

2 供给适宜的温度

保持鸡舍的温度合适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所以需要给雏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为雏鸡个体小、体质弱、绒毛少,需要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入舍的前5~6h,雏鸡没有采食到饲料,需要的鸡舍温度达到32℃~34℃,等80%雏鸡采食到饲料后可以将温度降低到31℃~32℃, 前3 天使用这个温度就可以了, 第4天雏鸡学会自动寻找饲料了可以开始逐渐降低温度, 一般每周降低2℃~3℃,经过3~4 周时间舍温下降到自然环境温度或维持在20℃~25℃。

鸡舍温度是否合适除了使用温度计测量外,还要结合雏鸡活动情况来确定,在悬挂温度计前一定要进行校对,以免温度测量不准确,致使鸡舍温度不均匀或温度差异较大,造成雏鸡生长发育不均匀[1]。

3 提供合理的湿度

湿度的作用是与温度结合起来才产生的,鸡舍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湿度高低对鸡群影响较小,育雏时湿度较低时要求的鸡舍温度就高些,否则鸡体通过呼吸向外界散失大量的热量,雏鸡会感觉到温度更低,会给雏鸡带来冷应激。 比较理想的育雏湿度是:前一周保持在60%~70%,第二周后降低到50%~60%即可。湿度过高时垫料潮湿、细菌繁殖迅速,尤其是球虫孢子化速度较快,容易引起鸡群发生球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疾病。 如果湿度过低时鸡舍空气干燥、 尘土飞扬, 雏鸡不仅羽毛生长发育不良, 最主要的是雏鸡呼吸道黏膜发育受损, 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4 进行科学的光照

给雏鸡提供科学的光照可以刺激鸡只积极采食和饮水,因为雏鸡在光线较暗或黑暗条件下, 集聚在一起不能活动和进行采食饮水,影响鸡群的增重和健康。 一般在前3d 采取23~24h 的光照让雏鸡充分适应养殖环境和尽快学会采食和饮水,4~7d 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20h、第2 周使用18h、第3 周使用16h、第4 周后密闭性鸡舍采用8h 维持不变,开放式鸡舍采取自然光照时间即可,光照强度在前3 周应高些,建议每隔2m 悬挂一个相当于60w 的节能灯,以后改为15w 的灯即可。 前2 周不用长时间使用20h 以上的光照时间,以免影响雏鸡休息,致使鸡只体质变差。 光线太暗不利于鸡群活动和生长发育,光照强度太大容易引起雏鸡发生啄癖[2]。

5 加强饮水管理

为了防止雏鸡发生脱水,鸡只一旦开水就不要断水,所以除了定期添加饮水外,应随时观察饮水器中的水量,及时补充不能出现断水情况。 否则长时间没有饮水,雏鸡会出现争抢饮水、暴饮,致使鸡体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腹泻拉稀,同时雏鸡羽毛潮湿粘连发育不良,鸡体受凉扎堆、甚至发生踩踏致死情况。

6 科学的饲喂管理

根据雏鸡的生理发育特点和生活习性, 应给予雏鸡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给雏鸡提供新鲜优质的饲料,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充足, 不仅可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可以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在雏鸡扩群、免疫接种、气温突变、更换饲料等情况下应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 以减缓这些应激反应, 有利于促进鸡群健康的生长和发育。 雏鸡饲料营养应达到以下要求:能量2800~2900kca1/kg、蛋白为18~19%、蛋氨酸和赖氨酸分别为0.45%和1.05%,饲喂料量应根据鸡群情况随时调整,在第2 周后雏鸡饲喂和饮水等工作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等程序化,因为雏鸡的生物钟已经建立起来, 否则会影响鸡群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3]。

7 做好驱虫工作

雏鸡入舍后可以给其饮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 有利于对胃肠道进行消毒和清除胎粪, 雏鸡在一周前容易感染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 可以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或强力霉素来预防,雏鸡在10~14d 容易感染球虫,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地克珠利或球虫净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此外每个月对鸡群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使用驱蛔灵或驱虫净等药物来防治雏鸡感染蛔虫。

猜你喜欢

球虫雏鸡鸡舍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