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痢疾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0-02-15丁如明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患猪痢疾螺旋体

丁如明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10012)

猪痢疾又称为血痢,其主要病发于7~12 周的仔猪,其致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细菌性因素和非细菌性因素。 一旦生猪结肠和盲肠中的厌氧菌和厌氧性猪痢疾短螺旋体相互作用,就会导致短螺旋体与结肠上皮细胞、盲肠上皮细胞相连,而短螺旋体会产生溶血素,进一步破坏上皮细胞,从而使生猪出现肠黏膜变性、发炎等病理。

1 流行特点

猪痢疾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生猪疫病, 其传染源难以分辨,即包含已发病的患病猪,也包含已治愈的生猪和没有发病的生猪。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尽管患病猪经过治疗后表现良好,但其仍然能够长时间(70d 以上)携带猪痢疾短螺旋体,因此一旦生猪患猪痢疾后,无论治愈与否,养殖户都需要将其与其他生猪隔离。 由于猪痢疾属于消化道疾病,因此与季节相关度不大。 由于4~5 月份与9~10 月份是生猪产仔的集中时间段,因此猪痢疾的发病时间也主要在这段时期。 由于猪痢疾的传播难以发现且发病缓慢,因此一旦养猪场出现猪痢疾,其病程会长达几个月,并难以根除,给生猪养殖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2 临床表现

由于猪痢疾是消化道疾病, 因此一旦生猪感染猪痢疾,就会出现下痢的症状,即粪便异常。 患病猪的粪便中会混合血液、黏液,且散发极臭的味道,部分患病严重的生猪甚至会出现血液状或粘液状下痢,粪便中含有的有害细菌会污染猪舍,进而会传染到其他生猪。 如果患病生猪没有接受及时治疗,由于其体内环境遭到破坏,会出现脱水、呕吐等症状。 具体来说,猪痢疾病可以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发病类型。

2.1 最急性发病

患猪痢疾病的生猪出现最急性发病的情况十分少见,其临床表现在腹泻严重, 呈现为水样腹泻, 其中包含大量血液和黏液。 通常来说,生猪出现最急性发病后会在2h 内死亡。

2.2 急性发病

养殖生猪过程中生猪最常出现的痢疾类型为急性型,生猪在患病初期食欲会有些许下降,体温上升1℃~2℃;患病中期生猪粪便开始出现异常,由黑色变为黄色或灰红色,呈稀软状;发病末期生猪的腹泻症状尤为明显, 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大量黏液出现在粪便中,且血液含量增加。 一旦生猪进入发病后期,常会出现呻吟症状, 体重骤降十几斤, 如果养殖户在中前期开展治疗,有较高的治愈希望。

2.3 亚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

生猪亚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的病程明显更长, 有10~30d左右。 患病猪饮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生长发育速度会明显降低。 部分患病猪经过一段时间能够自愈,但由于体内还含有猪痢疾短螺旋体,因此有极高几率复发。 对患病初期的生猪,养殖户可以在兽医指导下对生猪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连续5d 后生猪临床表现明显好转。

3 猪痢疾病的防治措施

3.1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由于猪痢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有害细菌在生猪消化道滋生, 因此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生猪患猪痢疾的风险。 同时,养殖户需要坚持“全进全出”的制度,即在引进仔猪时整批引进,不让其他仔猪混入其中,从而避免因为交叉感染而造成疫病细菌扩散。 当生猪出栏后,在引进下一批猪苗前,需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将猪圈中原有的微生物全部杀死,降低下一批猪苗感染疫病的风险。 另外,在饲养生猪期间,要避免其他种类生猪进入猪舍,而一旦某头生猪出现猪痢疾,必须将其有效隔离,并做好原有猪舍的清洁工作。

3.2 引进安全的猪苗

大多数养殖户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自繁自养”来有效降低生猪感染猪痢疾的风险,隔绝外来传染源。 如果养猪场的条件有限,需要引进其他品种的猪苗,则应该从规模较大的养猪场进行引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从疫情严重的地区引种。 同时,不能够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猪苗,一旦猪苗进入猪舍一段时间后无异常表现,且通过隔离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将猪苗引入正常无病饲养猪舍。

3.3 规范饲养管理流程

生猪饲养涉及许多环节, 规范饲养管理流程是降低生猪出现疫病的前提。 首先,养殖户需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猪舍滋生病毒和有害细菌。 其次,猪舍不能长期封闭,要及时通风,这样猪粪便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增强生猪的免疫能力。 再次,要保证猪舍内温度处于稳定区间,在夏季高温期间,养殖户可以在猪舍安置风扇或往猪舍冲水,以避免猪舍出现热应激效应;在冬季过冷期间,可以适当提高猪舍温度。 最后,养殖户需要保证猪舍的光照强度适宜,过高的光照强度会使生猪情绪浮躁,容易出现猪群恐慌的情况,过低则会降低生猪食欲。

总而言之,市面上还没有出现针对猪痢疾的有效疫苗,因此养殖户需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和保证生猪生活环境的干净度。 具体来说,定期对喂食工具和猪圈开展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对粪便污水等污染物要进行无公害处理,避免有害细菌滋生。 同时,养殖户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提升生猪的抗病能力,降低生猪患猪痢疾的风险。

猜你喜欢

患猪痢疾螺旋体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夏秋季节要注意防范猪湿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