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场管理在工程建设上的重要意义
2020-02-15刘斌
刘斌
(山西诚林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1 现场管理的概念
现场管理是指为实现现场高效、有序、均衡、和谐运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改进的活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是在施工阶段对现场内的活动及空间(平面)使用所进行的集成化管理,包括人员、机具、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的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管理。
2 现场管理的基本需求和主要内容
2.1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需求
现场管理需要高效,有序、均衡,和谐的组织协调工作;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及施工方法进行控制;需要用项目管理策划确保施工现场场容规范化及施工环境符合需求;需要确保材料,机具使用中的过程管理。
2.2 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需求不仅涵盖了在现场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而且体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工作,其中包括了现场涉及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比如项目文化建设、项目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标准化管理等;现场中涉及的主要管理工作,比如人员管理、机具管理、原材料管理、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现场管理的目标策划工作,比如现场管理目标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等;现场管理的测量、分析、改进和评价工作,比如绩效考核、施工方案论证、合理化建议等。
3 现场管理的核心
3.1 价值和价值流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始终要明确现场各项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顾客创造价值。价值流是从原材料转变成成品,并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体现在过买的原材料到工程项目现场,对其进行施工或安装后转变为建筑物(构筑物)至交付客户的全过程。
3.2 持续改善
在现场管理中,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不断地激励员工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工程)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工期)等。
3.3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标准化管理内容涉及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体现安全管理理念、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采用通行的PDCA管理模式,思想、方法先进,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强化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不断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调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识别的结合,发现隐患、控制风险,防止事故发生;与绿色施工工作相互交融,相互补充。
对于质量管理标准化而言,工程实践中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较为多样。主要包括:工程细部做法、样板引路、图纸会車、技术复核、技术交底、三检制、质量通病防治等等。依据确保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关键是品质保证,基点是价值提升。
4 现场管理的意义
4.1 增强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工程项目现场是组织直接创造价值的场所。一方面施工现场是各项管理工作联系的“纽带”,各项管理工作都在这里相互关联地进行着,现场管理给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又受着各项管理工作的约東。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可以不断提升现场中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减少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现场应对顾客需求变化的能力,促进工程实体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为顾客和相关方更高效地提兵价值。
4.2 增强组织改进创新的能力
工程项目现场可以直接获得与顾客、监理、设计以及工程相关方的各类信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分析,为组织及时提供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增强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4.3 促进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的顾客的需求种类多、变化快,工程项目现场提供符合顾客要求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通过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应对顾客关于质量、安全、成本、工期、信息等各方面要求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信息的有效应用,可以不断创造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工程、产品、服务以及管理模式。
4.5 强化组织市场竞争的品牌影响力
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是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良好的现场管理能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消防、环境均能得到有效保障,且能使与项目有关的各方都满意。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是面“镜子”,能照出施工单位的面貌。文明的施工现场,高品质的工程质量会赢的社会信誉。因此这个“舞合”的管理是现场各种活动良好开展的保证,成为强化组织市场竞争力的最好品牌。
总之,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在满足国家、行业相应的规范要求基础上,可以创造有本企业特色的标准化要求,作为企业文化的有形载体,可以更好地展示企业视管ロ系体体面日管水平,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