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劳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02-15程刚刚
程刚刚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4)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些年来,中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在建设管理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国际竞争能力较低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还在困扰着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所以需要将这些问题解决,推动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1 建筑工程劳务管理现状分析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劳务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自身劳动管理出负责企业组织具体的工作。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结合相关流程开展施工和流动工作。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化发展,使得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工作人员与建筑行业分离,转向其他行业,使得建筑行业中集聚越来越多的进程务工人员。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市场而言,已经转变单一的工种承包为包工头整体承包施工项目。以往国营建筑单位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竞争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个人承包成为施工项目承包制中的主要形式,随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建筑单位作为施工承包主要群体,进城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尽管建筑工程行业有了更多的劳动资源,但同样也给劳动力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而导致负面作用的原因则多是因为不健全的劳务市场管理机构、不完善的监督工作、不同政令等,从而使得建筑市场价格比较随意,劳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待提升,同时劳务管理工作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管理方式形式化比较严重,进一步导致建筑工程劳务管理的质量较差,同时管理效率也比较低。针对建筑工程劳务管理中质量较差、效率较低的情况,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提升建筑工程劳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建筑工程劳务管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建筑工程劳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建筑工程劳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认为对建筑工程劳动管理常见问题的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设、将建筑工程劳务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加强对劳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提升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优化劳务队伍和劳务合同管理工作。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还要结合自身具体的情况,完善不同方面工作,加强对劳务管理不同方面工作的管理。下文笔者针对不同方面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1 建设管理法律制度
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主导者,所以这个部门需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监督整体建筑行业。为了将建筑单位劳务管理的力度不断提升,国家政府不仅需要将建筑项目转包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还需要对严格的法律制定,约束上述不规范行为。还需要将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制度不断建立以及完善,相关的承包单位在开展劳务作业分包工作的时候,需要对相关资质的单位应用,还需要和合同规定或者分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合,及时的支付劳务费用。建筑行业的各种业主以及承包商还有注册建筑师等等,都需要和建筑施工设计图相结合,将监督和施工工作开展,而且还需要对合同的方式应用,将承保业务开展。相关的劳务企业需要和务工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签署劳动合同,并且需要将合同的法律效力保证,从而保证其在日后的纠纷中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2 建立以及融入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需要对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积极利用,将员工的归属感以及企业责任感激发出来。在参加一些大型会议的时候,建筑单位需要对分包企业的务工人员以及负责人邀请,让其共同参加会议,这样可以使务工人员和企业文化更好的融合,并且感受到这些人对企业的尊重以及关心。建筑单位需要将务工人员的管理会议定期开展,对个人以及分包队伍大力表彰,对表彰先进以及树立楷模的方式应用,将分包队伍积极争创品牌的自觉性增强。施工企业还需要在施工场地开展文明建设,将施工场地的洗浴、食堂以及宿舍等基本设施的硬件投入不断加强,还需要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不断完善以及修改,定时的对相关部门组织,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保证可以提升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条件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劳务人员是建筑施工项目的主力军,在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施工企业需要对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将劳务人员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不断增强。
2.3 将劳务工人培训加强
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劳务工,所以劳务工是建筑装饰施工的直接生产人员,但是大部分的劳务工人都是从农村来的,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大多数的劳务工人在进入工地之前,也不会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在将建筑施工工作开展之后,才会跟着相关的施工人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所以很难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还存在一些劳务工人将建筑施工场地当成了自己的培训基地,在建筑工地学会技术之后就会辞职,这样就很难和施工质量相关要求相符合。而且,导致劳务工人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班组自主管理劳务工人,建筑单位并没有统一、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劳务工人开展管理。所以施工建筑单位需要将一个统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并且将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将劳务工人的培训工作加强,不断将劳务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稳定劳务工人的工作。
2.4 优化劳务队伍和劳务合同管理工作
在开展建筑工程劳务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加强对现场劳务队伍的管理工作。在对现场劳务队伍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注意以下内容:管理人员需要注意首先登记现场施工人员的信息,对劳务队伍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针对工程中一些特殊工种,需要保证施工人员有相应的证件,才能够开展正常的施工工作。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施工情况,加强现场旁站监督工作,施工环节要严格遵循施工的要求,严格遵守报检制度,通过多样的方式,加强对工程施工队伍的监督工作,保证监督的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考评机制的建立,优化考核劳务队伍的工作,优化例会制度。
对于劳务合同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注意促进管理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还要优化动态化管理。在实际开展劳务合同管理过程中,对于拖欠工人工资的企业,会使得企业的形象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劳动分包合同管理工作,将口头协议进一步完善成纸质文本合同,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劳务合同签订的时间,避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同时对于合同内不同的条款也要严格注明,避免后续执行出现漏洞,避免出现经济纠纷的情况。
3 总结
综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具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成为了如何将建筑单位的竞争实力提高。为了将自己的实力不断提高,建筑单位需要将劳务管理工作开展,将劳务管理的质量不断提高,将劳务合作工作不断加强,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