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路径与发展策略
——以昌图县大兴镇卡楼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例
2020-02-15刘中奎潘明辉
刘中奎 潘明辉
(1.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3 2.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顶层设计,我国的农村和农业需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实施发展,国家对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落实,农业农村的生产关系得到了梳理,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取得了惊人的历史成绩,但是未来要实现农村和农业产业的现代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明确工作路径和发展策略。
1 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促进城乡要素互动以及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要素形成了良好的流动,产业融合发展也效果显著。尤其是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和企业家回乡创业,使得部分资本开始投入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建设中,这就形成了城乡要素之间的双向流动,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后,农村就形成了空心村,劳动力大量流失,这就需要完善农村土地和资本等市场化配置机制。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托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城乡功能的互补,才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城乡互惠互利的格局,提高城乡市场的交易活力。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破除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推动城乡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及优化配置的转变。
在昌图县大兴镇卡楼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有利条件,优化村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轴、五区”的空间布局形态。
“一轴”:是以东西向主要道路作为全村产业发展的主轴。
“五区”:以村域中心为依托形成乡村生活体验区;根据现有土地资源的西部现代农业种植区;以卡楼水库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区;以东部土地资源形成的农旅融合示范区;以及乡村田园生活区。
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面向市场、围绕需求发展农村产业——发展策略
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未来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要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积极推动农村地区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把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发展好,升级传统产业,推进粮食主产区、重要的农产品保护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区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还要,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产业链条积极整合,延伸种养产业上下游,加快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居民俗、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发展订单式现代农业,运用网上营销,提高农产品的效益,更好地让农民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收益。
昌图县大兴镇卡楼村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卡楼村资源禀赋,依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特则特的原则,建设“一村一品”主导产业。
(1)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加工工业、特色瓜菜、经济作物种植业。
(2)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商贸、乡村旅游业。
(3)创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发展标准化养殖业。
3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拓宽资金渠道——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县、镇各级政府建设规划部门对规划的组织实施要重视,定期开展规划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落地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因素,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联系沟通机制,开展集中培训,并且派专人直接负责村庄的各项规划建设工作,落实项目管理建设及规划实施。
(2)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探索政府帮扶、企业支持、农民出工模式,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的办法,帮助村企共建。抓住“土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契机,发挥资源配置在市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庄“造血”功能,帮扶农民增产增收,让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村庄的产业和环境发展建设得以永续发展。
(3)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召开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鼓励村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使村民享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护村民的各项权益。让村民了解村庄规划的内容,使得村民作为主人翁积极参与进来,让村庄规划编制更有意。规划批准后在村庄文化广场广告栏宣传。
(4)鼓励“公众参与”,加强村庄规划管控。根据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制定规划实施的细则,引导村民参与村庄各项建设活动,把村庄规划所确定的内容,更好的落实到村庄各个建设项目中,并将更多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从而使改善人居环境项目建设更能够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依靠村民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乡村。
(5)扶贫先扶智,加强职业教育培训:①改变村民的保守固化思想,广泛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②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农业技术;再有,选择各个行业的技术能人,重点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最后,重视引进技术,加强与各大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线上和线下联系,建立长期的农业技术指导,促进村庄快速脱贫全面实现小康。
4 结语
新时代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破除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减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破解城乡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就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构建好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新的经营主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让我国的乡村得到真正的振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统筹发展,共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