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奎臂痹思想与李东垣影响探析
2020-02-15王睿淏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08
★ 王睿淏(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08)
臂痹是肩以下腕以上的臂部疼痛、麻木、肿胀甚则萎缩,无力抬举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多因外邪侵袭,痰饮留滞,血不荣筋所致。臂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也是最早的名称[2]。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李东垣(1180―1251),字明之,河北正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首创“脾胃学说”,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安徽休宁人,明代著名中医学家。著成《赤水玄珠》30 卷、《医旨绪余》2卷以及《孙氏医案》5 卷,论述各科疾病70 余门,并收验案398 案,学验俱丰。《赤水玄珠》中多引东垣之言,在其“臂痛”篇中,主张从外感内伤和六经理论来辨治臂痹,且理法较为清晰,故从李东垣对孙一奎辨治臂痹的影响方面作一探析。
1 三阴三阳,分论臂痹
1.1 三阴三阳,源自经典 三阴三阳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即:“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作为理论之源,各个学派或医家对于三阴三阳辨证的认识必然不尽相同,大致可体现在脏腑说、标本中气说及经络说之中[3]。经络三阴三阳辨证与臂痹相合,《素问·离合真邪篇》载:“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数,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即以六经和脏腑说为基础,使经络与脏腑密切联系起来,对于经脉所过之处产生的不良反应,可根据三阴走诸内,三阳走诸外,即可经脉论治,这对人体疾病的分部论治提供了指导,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1.2 东垣论臂痹,寓三阴三阳 李东垣将经络说运用在论治臂痛之时,正像孙一奎在《赤水玄珠·臂痛》中所云:“东垣治臂痛,分六道经络,看痛在何处经络之间,以行本经药通其气血,则愈矣。”风寒侵袭所致六经损伤或经气壅遏,李东垣亦有较多见解,李东垣虽重视从内伤脾角度治病,但对外感内伤兼顾,在臂痛的辨证论治上法多方备,其对臂部经络的分类,孙一奎《赤水玄珠·臂痛》记李东垣云臂痛经络定位:“以两手伸直,其臂贴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后而定之。则其臂臑之前廉痛者,属阳明经……后廉痛者属太阳经……外廉痛者属少阳……内廉痛者属厥阴……内前廉痛者属太阴……内后廉痛者属少阴。”上述对臂部六经的位置描述有了准确的界定,对孙一奎认识臂痛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1.3 孙一奎从三阴三阳辨治臂痹
1.3.1 从三阳经辨治 三阳经多行于外,所以治疗臂痹时,若太阳经循行处之臂痛,多在外侧后缘,孙一奎常以藁本、羌活治之,羌活在《汤液本草》记载其可入“足太阳、厥阴经”,二者对足太阳经病症均具有针对性疗效;对于阳明经循行处之臂痛,多在外侧前缘,常治之以升麻、白芷和葛根,《症因脉治》认为升麻可治阳明经痛,如清震汤,《珍珠囊》认为白芷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三药对阳明经证皆入药得道;少阳经循行处之臂痛,部于外侧中间区域,孙一奎主用柴胡,即尊仲景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意。现代临证辨治臂痛,多先辨病因,根据寒、湿、热、瘀之不同,分别施以散寒、除湿、清热或化瘀之品。在临床实践之时,用孙氏三阳理论辨证臂痹,依据病位之不同分别加用引经药,疗效必会更为显著。
1.3.2 从三阴经辨治 治疗三阴经臂痹时,太阴经循行处之臂痛,以内侧前缘为主,孙氏常用升麻、白芷和葱白治之。升麻可作为足太阴经之升提药,若补中益气汤,白芷者,《珍珠囊》指其既可入阳明,亦可入太阴,三者的配伍使用因而更为有效;少阴经循行处之臂痛,内侧后缘为其分布,治疗用细辛、独活,《汤液本草》认为细辛为“手少阴引经药”,《珍珠囊》认为独活入“足少阴肾,手少阴心经”,在少阴病的治疗上常作为引经之配伍;厥阴经循行处之臂痛,以内侧中间区域为痛,孙一奎用柴胡和青皮治之,《珍珠囊》认为柴胡“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经”,《汤液本草》认为青皮为“足厥阴经引经药,又入手少阳经”,因而柴胡与青皮的使用兼治少阳及厥阴,药物兼有多用。
2 外感内伤,分论臂痹
2.1 李氏“内外伤辨惑”论臂痹 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理论,是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的核心内容,认为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所致疾患即为内伤病,从而将其与外感六淫相区分[4]。其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言:“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之证,认作外感风寒,有余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即主张辨病之时要注意区分外感与内伤,故而常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语[5-6]。在《内外伤辨惑论·十三辨·辨寒热》中,便对外感内伤之“寒”作出区分,外感寒邪之寒,“虽厚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而内伤脾胃之寒,“但避风寒及温暖外,或添衣盖,温其皮肤,所恶风寒便不见也”。此外,其言“形体劳役则脾病”“饮食失节则胃病”,因此内伤病多注重脾胃的调理。进而在区分外感内伤、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内伤病两个方面,形成独到理论。
2.2 孙氏辨外感内伤治臂痹 孙一奎受李东垣的影响,在论治臂痛不囿外感,兼顾内伤。其在《赤水玄珠·臂痛》中即言:“臂为风、寒、湿所搏,或痰流气流,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7]其外感者包括风、寒、湿邪的侵袭,内伤者可有痰湿阻滞、气滞,大抵因脾为饮食、酒品所伤而失其健运,加之食积化热,常炼津或炼湿为痰。其气滞者,既可因外感风、寒、湿痹阻经脉,阻碍气血运行而成,也可因痰浊阻滞而成,因其常生瘀血于内,故而可列为内伤,而“提挈重物”者属劳损,亦可归于内伤的范畴。但不论外感或是内伤,内外之邪客于机体日久,皆可导致气血的耗损,因此又当以补益气血津液为要。孙氏藉此确立了从外感和内伤角度分治臂痛的观点。
2.3 外感侵袭,祛邪治臂
2.3.1 祛风散寒除湿法 此法为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臂痛的治法,而外感臂痛与外感所致痹症实有相通之处,风、寒、湿三者论痹自古皆有,若《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孙氏在《赤水玄珠》言:“有人坐卧为风湿所袭,但遇外有寒邪所侵即痛。”若天气寒冷,或早晚寒热更替,或正气亏虚而受风,皆可导致风、寒、湿痹的发生,而风、寒、湿邪客于肌肤,常致经气不利,寒性收引,湿性黏滞,故而常致疼痛,且感筋脉拘挛。孙氏认为可以羌活散,治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臂痛,以羌活、天麻、川芎之属,共奏祛风、胜湿、止痛及散寒之效。而单纯因风寒而见臂痛者,其以五积散加羌活,解表散寒去湿,兼以行气活血;单纯因湿所致臂痛者,又以蠲痹汤加苍术,健脾燥湿以解湿遏。孙氏所述风、寒、湿之臂痛,既有兼祛三邪之方,又有独邪为病之剂,临床据证化裁,皆有理法支持,指导意义尤大。
2.3.2 清热利湿法 清热利湿法是针对湿热之邪所致臂痛的治法,其形成的原因与湿热痹症相似,李东垣曾于《脾胃论》述:“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夏日天气炎炎,暑热之邪易犯平人,更因夏季多雨水,湿性较盛,故湿热合而发病,此即外感湿热邪气。另有外感寒湿,郁而化热者,常兼外感之症,亦可导致湿热。孙一奎没有直接对湿热所致臂痛的治疗方药进行论述,但其在《赤水玄珠·肩背痛》中言:“有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者,当归拈痛汤。”肩背疼痛因湿热者,可以当归拈痛汤主之,同样可以应用到湿热所致臂痛之中。其又言:“有因汗出,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脾,脾气郁而肩背痛也。当泻风热则愈,宜升麻柴胡汤。”即为外感湿热入里,以致湿热伤脾而脾气郁遏者,故以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邪,并加升麻透表理气,方简而效验,理法充备。
2.4 内伤虚劳,补泻治臂
2.4.1 健脾清热化痰法 此为内生湿热、困遏脾胃而致热邪炼津为痰,进而引发臂痛之治法。孙一奎认为湿热内生的原因主要为“饮食失节”,其在《赤水玄珠·臂痛》中言:“有饮酒太过,湿痰流注者,用二陈汤加南星、苍术、桔梗、枳壳、桂枝、酒芩。”若人过食肥甘炙煿或酒品,食积不化而壅滞于脾胃,其影响脾胃运化者,常致水湿聚集,而食积化热者,常煎灼水湿而成痰,如此则先成湿热,再成痰热,衍变迅速,其在治疗上使用二陈汤加化痰及健脾之药,配伍黄芩以去热邪,即兼顾诸邪及病机衍变。尤其酒品,《素问·厥论篇四十五》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临证若见热盛者,孙氏所举当归拈痛汤亦可加之,适证化裁,不囿一方。
2.4.2 行气祛瘀通络法 此法用治气滞血瘀所致臂痛。气滞及血瘀的形成原因较多,既可因外感风、寒、湿热客于脉络所致,亦可内生湿热阻碍经络而成,或其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或脾气郁滞,皆可阻碍气的运行。而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壅,故成气滞血瘀之候。《赤水玄珠·臂痛》言:“有气血凝滞经络不行所致者,舒筋汤。”舒筋汤一方,药味不多,由片姜黄、甘草、羌活、赤芍药、海桐皮、白术及当归组成,孙氏言:“有人常左臂痛,或以为饮,以为风,以为湿,诸药悉试,继以艾灸俱不效,得此方服之而愈。盖是气血凝滞,经络不行所致。”孙氏此言即表明了气滞血瘀型臂痛的隐匿性,但孙氏根据临证经验,结合血瘀及气滞的表现,对其确立了治法和方药,是对临证辨治臂痛的一大拓展。叶天士有“久病入络”之说,凡病情日久者,不论虚实皆可致瘀,因此在疾病后期可考虑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更有甚者,如张锡纯在《医论·论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中认为噎膈日久,贲门处易成瘀,故在用药七八剂后常加桃仁、红花及三棱之属,即在初期用药时便同时施以行气化瘀之法。
2.4.3 补益虚损,养血舒筋法 《素问·评热病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举痛论》认为“劳则气耗”,不论是外感日久,或是内伤虚损,皆可耗伤气血,孙一奎言:“因提重伤筋,用劫劳散,或和气饮加姜黄。”提重者可致筋伤,一者外力拉持而损伤筋脉,二者负重久行而耗伤气血津液,导致血不荣筋,不荣则痛,其所用劫劳散,用白芍、黄芪、甘草、人参、当归、半夏、白茯苓、熟地黄、五味子和阿胶,滋补心肾之阴而助筋恢复其“束骨而利关节”之功。又用“四物汤加姜黄、秦艽、羌活”,补养气血以养筋脉,孙氏善用姜黄,言其可以“入臂”,从而舒筋活络以解臂痛,对临床辨病和用药皆有启发。
3 总结
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是传统医学领域中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明显的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于北宋渐兴,继发“医博”黄孝通等诸位医家,至明清时期,学派著书不知凡几。孙一奎为汪机再传弟子,其深研内经,求索诸家,理论功底磅礴,以此著《赤水玄珠》。孙一奎辨治臂痛受李东垣“内外伤辨惑”理论及分经分部论治思想的影响,主张从外感内伤及三阴三阳两大角度,对臂痹进行病因及病位的“辨”和“治”,而不论是李东垣还是孙一奎,其理论皆以《内经》及《伤寒论》的相关论述为依据,理法方药的确立皆有经典支持。
在外感内伤角度上,孙一奎将风、寒、湿侵袭,湿热侵袭作为外感之病因,分别施以“祛风散寒除湿法”和“清热利湿法”,将内生痰湿热、气滞血瘀、气血虚损列为内伤范畴,分别予以“健脾清热利湿法”“行气祛瘀通络法”及“补益虚损,养血舒筋法”治疗;在三阴三阳角度上,主张以引经药治疗相应经络臂痹,系列效法效方对臂痹的临证论治开拓了思路及方法,具备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