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供给侧改革主线 推动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0-02-15张佰恒
张佰恒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会长
玻璃行业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是正相关关系。在房地产领域与投资是滞后8~18个月的重叠关系。过去20年,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玻璃产业的发展轨迹与动力与我国经济紧密相关。反映在数量上就是对玻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最主要的是房地产、交通运输及出口等产业的拉动。玻璃以及与玻璃相关的产业,都经历过规模快速增长的过程。但从一个较长时期考察效益指标,玻璃行业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玻璃的价值和产业地位不相符。
一、近三年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 )运行情况
以国办发〔2016〕34号政策发布为节点,玻璃行业以“玻璃行业三个攻坚战”为抓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以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为纽带推动行业团结协作和共赢发展,维持了三年行业运行的较好态势,总体上实现“稳增长、增效益”阶段目标。特别是2018年平板玻璃行业利润116亿元,创造了近年来的历史最好水平,对于打破周期性波动具有标志性意义。
1.产量持续保持增长。2016年至2018年平板玻璃产量逐年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拉动、消费及新兴市场的转型带来的需求增长。光伏超白压延玻璃、低辐射玻璃原片、加工玻璃等产品产量均保持了稳定增长。
2.产品价格波动性上升。2015年是前一个周期的低位,2016年开始回升,期间虽有波动但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2018年,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从58.3元/重量箱上升到82.5元/重量箱。
3.经济效益有所改善。2016年~2018年,平板玻璃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经营指标逐步好转,其中2018年平板玻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7.2%;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9.1%,创近年来最大增幅。一方面得益于行业企业抓住了市场机遇,拓展市场应用领域以及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得益于行业管理部门强化监管,严把新增产能关口,行业协会主动调控产能释放,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4.出口基本稳定。玻璃出口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近几年虽然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时有波动,但出口量始终保持450万吨左右的规模,总计消化了我国玻璃产量的10%。从基本情况看有两个特点,出口产品中加工玻璃略大于原片玻璃,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
5.新增产能增速降低。相对于”十二五”期间年均20条左右的新增产能,2015年以来平板玻璃产能增量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家〔2016〕34号文件等政策的约束,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环保督查的遏制,加之对复产产能的调控,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为稳定价格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僵尸产能的存在,总体产能利用率仍然处于70%左右的低水平。
(二 )主要问题
供给侧结构矛盾是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关键因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绝对过剩加之新增产能还在继续,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产品却严重短缺;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进度缓慢,严重制约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三是把握与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的能力不足,只会重复不会创新,导致无序竞争、价值与价格严重脱离,使应该获得的经济效益白白流失。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度缓慢。玻璃行业去产能远未完成,玻璃行业去产能仍落后于其他产业。
2.产能严重过剩。一是从发展过程看,每一次周期性波动的恢复期都会刺激产能的扩张,长期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就是规模不断增大,而落后产能又不能及时淘汰退出,投资不能产生效益,导致资源浪费。产能利用率始终在70%左右,距离合理的范围(85%~90%)有较大差距。加工设备虽然不受连续性特点的约束,但有效利用率也普遍在70%左右,有的不足50%。二是人均玻璃占有量47.5公斤,远超国际一般水平,超过市场需求。从全球八大区域浮法玻璃生产线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对应情况看,中国每千万人口拥有1.7条,远超其他地区。三是从产品结构看,一般建筑用浮法玻璃严重过剩,优质浮法玻璃比例不足40%,非标产品占比5%,满足高档加工需要保证能力较差。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材领域的产品比例不足20%,而一些电子玻璃、特种玻璃还需进口。四是从产业集中度看,企业数量多、规模分散,平板玻璃前十家的集中度仅为59%,远未达到政策提出的结构调整要求。同时行业自我管理存在明显“短板”。
3.产能严重过剩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效益水平低。近年来行业科技不断进步,能耗水平、管理能力、生产工艺、用工效率等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本应成本降低、利润拉升,但数据显示,成本与价格并未成正比变化,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成本控制基本被上游产业挤压殆尽,产品价值与价格存在明显脱节,行业效益水平难以提高,利润率10%以下。价格的变化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长时间供大于求,价格自然扭曲。二是行业研发投入资金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不足,难以促成行业总体的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滞后,商业模式、销售模式相对落后、受制于人,还没有形成有序的发展环境,恶性竞争已形成行业的常态。四是行业集中度低,真正形成为行业负责任的大企业少。
二、宏观经济趋向及市场发展趋势
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玻璃行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产业本身的地位作用看,玻璃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并且具有无可替代性,但是发展的环境一定会发生变化,必须未雨绸缪。
(一 )宏观经济环境趋势分析
近年GDP增速保持在6.0%~6.5%之间,国家的政策趋向不会变,产业政策导向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产业政策仍将会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破: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二是立: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三是降: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二 )市场趋势分析
1.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曾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存量规模。一是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正在放缓。二是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短期看投资,因为人口对应着对住房的需求。预计2027年左右是房地产进入衰退期的时间节点。基本可以判断,建筑市场高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虽然新建建筑对安全节能有较高要求,能够增加单位面积玻璃用量,但总体需求下降是趋势。未来市场潜力主要来源于存量市场升级优化,包括政策鼓励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棚户区改造、既有建筑节能升级、被动房建设等。对玻璃的需求,三年内应该波动不大,但五年后下降是趋势。初步判断,五年后房地产下降幅度有可能超过20%,随之而来的玻璃需求将减少20%。
2.汽车市场。未来市场的增长因素:一是保有量增加;二是单车玻璃用量提升。
3.光伏玻璃景气度回升,超白压延玻璃需求增长。中国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均在全球占90%以上。基本可以判定,未来对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增长将超过新增装机增速。一是双玻组件性能优越,有望逐步替代单玻组件。二是双玻组件将大幅增加对光伏玻璃的需求。
4.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拉动对超薄玻璃的需求。超薄电子玻璃作为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显示面板原材料之一,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OLED显示、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手机盖板、车载显示、智能玻璃幕墙、室内外装饰等应用扩张,给电子玻璃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5.家电行业稳定增长。玻璃在家电行业主要用于面板、隔板等,随着白色家电的发展,每年需要的玻璃产品超过1.4亿平方米。可以预计,随着消费升级、更新换代加快,家电玻璃、家居玻璃将保持较大的增长。
(三 )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约束和成本压力
一是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构成平板玻璃生产成本主体的石英砂、纯碱以及燃料价格,自2016年以来持续上涨,而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加上环保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二是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2011年之前平板玻璃没有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才颁布了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后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开展,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未来标准将继续从严、所有制造业实现超低排放;玻璃、玻纤、日用玻璃等熔窑将执行一个标准,不同环境区域执行统一的标准。将不搞一刀切,但实施分级管控模式,倒逼产业技术升级。
三、发展措施建议
2016年以来,玻璃行业稳增长增效益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房地产等产业发展为玻璃行业带来的需求增长;得益于产业政策创造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在工信部和建材联合会的领导下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之环保的倒逼机制抑制了产能的过快增长,为提质增效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也是与协会的主动作为和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 )继续深入贯彻政策要求,加快去产能淘汰落后进程
要将坚决遏制新增产能作为当前去产能的首要任务。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严格落实国发41号、国办发34号文件和《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等政策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违规新增产能,确保产能增速不超过5%。二是提升标准,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防止借机扩大产能、严防僵尸产能死灰复燃。
要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做好《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落地和细化与实化工作,及时发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明确淘汰的对象、品种和目标,确保2亿重量箱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目标的实现,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要在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减产量”。开展去“非标”活动,通过明确界定标准、开展产品质量督查等手段,去除5%左右的产能,缓解市场矛盾。加强行业协调,控制产能释放,通过减少产量和供应量,将需求关系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二 )深入开展“三个攻坚”,推动玻璃行业提质增效
创新工作方式,发挥协会的组织作用、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将技术创新提升攻坚战、经营模式创新攻坚战、组织结构调整攻坚战推向深入,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1.做好行业自律与自治。以限产、对标、稳运行为重点,积极推进经营模式创新研究实践,探索总结符合玻璃行业生产运行特点的营销模式,构建产供销、科技与市场开发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引导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组合方式创新,降低采购成本、运行成本,以抵挡外部生产资料涨价。
2.引导调整产业结构。从以传统产业为主转向新兴建材、绿色建材方向发展,通过创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补短板能力;着力解决原板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满足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节能建筑领域、新型环保领域、新型汽车产业领域等各种高品质玻璃需求,提高玻璃行业效益水平。
3.强化对关键性全局性问题的分析研判。加强对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引领,加强行业去产能、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和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及走出去发展等方面情况的动态分析研究,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符合行业实际的政策建议,有效引导行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实现稳增长增效益。
(三 )以浮法二代创新为牵引,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1.要加快“二代浮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采用创新成果改造提升现有生产线,攻克污染治理装备技术瓶颈,解决钢化玻璃自爆、平板玻璃非标等质量问题。
2.创新标准引导产业提升。一是推动提升能耗、排放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研究修订玻璃熔窑能耗限额,制定平板玻璃“特别排放限制”。二是围绕行业结构调整开展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发挥社团标准的特点,加快亟需的绿色产品质量标准、非标产品界定标准”、“僵尸企业”判定标准的研究制定。
3.开展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玻璃协会与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19年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引导行业积极采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等国家鼓励的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应用玻璃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预热发电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组织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广排污许可证制度,鼓励开展能效“领跑者”制度、绿色工厂建设,开展行业企业能管中心建设等,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生产线全面达标排放。针对窑炉技术水平和燃料构成,制定出更高标准的节能减排达标要求。提请并配合环保部制定“特别排放限值”,逐步向高标准、执行统一的标准方面迈进。
(四 )加强创新驱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浴火重生。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彻底从追求规模数量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从中低端转向高端,从传统产业转向生产服务业和绿色发展。二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动能转换。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做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把重点落实在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拓展与延伸服务业,加快“走出去”。三要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要创新政策研究,不仅要在宏观层面研究制定方向性原则性政策,而且要在微观层面制定具体环保、能耗指标、产品质量、安全等细化的可操作规定。要创新标准,重视发挥标准在去产能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制定与执行标准作为推动淘汰落后产能、补短板、调结构的主要手段。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市场机制去产能,加强行业自律自治,构建政府统领与指挥、协会组织与推进、大企业带头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鼓励去产能和调控产能释放,在去产能的同时稳定市场供需关系。
(五 )推动行业自律自治,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行业自治是行业自律的升级版,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要更加注重共性和关键问题的解决,不断丰富和发展行业自治体系,充分发挥自律与自治效力。一要共同培育形成勇于担当的行业文化,建立为行业发展为企业负责的行业文化。二要建立平板玻璃产业调整基金,用市场化手段调控产能产量,做到减产减量不减价,实现效益增长,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三要创新营销模式,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加行业利润。要通过物联网模式实现期现货互联互通,减少销售成本和运输成本。四要加强监督检查,维护行业发展秩序,增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