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奇人从世界各地捡漏三千余件
2020-02-14
栩栩如生的玻璃内画十八罗汉图鼻烟壶、巧夺天工的紫檀龙纹三进跋步床……近日,位于武汉华中智谷的云英艺术馆试运营,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首届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等文化名人参观后,对展品赞叹不已。
这些珍宝的主人,是收藏圈鼎鼎大名的文化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李寿昆。他是著名国画家徐松安的关门弟子,后师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40多年来,李寿昆致力于文物收藏,藏品3000余件,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金银器、竹器、木器等。因藏品价值高、擅长“捡漏”等,李寿昆成为章开沅、冯天瑜等大家眼中的“湖北民间收藏奇人”。
2005年9月,在诚铭首届拍卖会宫廷遗珍专场上,一件海外回流的乾隆皇帝牌位,以462万元成交。该牌位高32.5厘米,造型庄严,九龙环绕,中部刻着“高宗纯皇帝”(乾隆皇帝庙号)的满文。它原本供奉于皇宫,因清末战乱,流失海外。
而发现乾隆牌位的,正是李寿昆。他曾在德国讲学,与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人士发布广告,愿意帮助收藏者鉴定文物,同时希望收购各种中国文物。德国人迪亚克看到广告后,称自家地窖藏有保存多年的中国佛像、器皿、书画等,还有一个牌位和半幅寿帐。经过一番商讨,迪亚克愿意将牌位和寿帐转卖给李寿昆。
“我的藏品中,一些最为珍贵的精品,是从国外发现并带回来的。”李寿昆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出国游历经商,走遍50多个国家,发现许多中国的珍贵艺术品流落国外,痛心不已,于是尽可能出资收购或促成珍贵艺术品回国。
在云英艺术馆,李寿昆如数家珍,一一讲解。他指着一组布胎漆器十八罗汉像说,上面的“大明宣德年敬造”几个字,出自明代著名书法家沈度之手。“这组罗汉,是上世纪90年代我在湖北与江西交界山区的一座庙里发现的。”李寿昆回忆。等身罗汉像重量很轻,他经过研究,发现其材质是布胎漆器。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泥塑成胎,再用漆将麻布粘贴在泥胎表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即成。发现一尊罗汉像后,李寿昆又在当地四处走访,终于收齐十八尊罗汉像,雇了4辆大卡车小心翼翼运回武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云英艺术馆运用明清家具、书画、佛造像等特点,与山水巧妙结合,营造出参禅悟道的修行空间。他希望借助藏品,和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一起,传播、发扬中华文明的精髓。
“收藏分两种,一种是向过去收藏,一种是向未来收藏。艺术品传承三代,就是全社会的财富;国宝传承三百年,就是全人类的财富。”李寿昆说。他收藏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保护、传承,从艺术品中发现文化的价值和審美的意义。目前,他的藏品已达3000余件。藏品多了,他萌生创办艺术馆的想法,于是有了云英艺术馆。
(摘自《楚天都市报》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