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策略

2020-02-14梅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五法陈老师自然段

梅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任务和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当中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和习惯,才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进行语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探究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关键字   语文    培养    思考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导出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是对学和思的关系所做的极为精辟的论述。就学习过程而言,学生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重在理解,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无法很好的消化所学知识,所以,学生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都要求小学教学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入手。以下是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策略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想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要使儿童喜欢语文,对语文感兴趣,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权威,关心和爱护学生,亲近学生,先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而后对语文感兴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悬念法、游戏竞赛法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趋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觉得学语文很有意思。然后,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感到我能行,学语文并不难,对学好语文有信心,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想思考。

二、针对教学文本有效设计课堂问题,精准、适时地提问,助推学生思考习惯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思考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如在教学《蝙蝠》一课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是?读一、二自然段思考:‘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默读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为了弄清楚这个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这些问提的设置以及教师的及时应用,即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

课堂提问可分为新授前的复习提问、过渡提问、讲授中的突出重点提问、化解难点提问,小结中的知识总结提问,还有为激发兴趣而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等,通过提问即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反馈教学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注意力。

三 、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

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彻底与“满堂灌”、“满堂问”的传统教学方法决裂。这样,课堂上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有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机会。

曾经我听过一位姓陈的老师的一节课《给予是快乐的》,其中我对她在教学中提出的“读书五法”感触颇深,她教给学生的“读书五法”独辟蹊径的落实了“教思考”的环节。 她的“读书五法”即:“读、思、圈、注、问”这五个环节。首先是读:读是指获取他人已准备好的符号、文字,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鉴赏、记忆等行为。如:她在板书课题时就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学生要完整的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加以思考,也就是说理解、分析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陈老师的教学中重点强调了“思”,她让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完成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必须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是“圈”,(陈老师的要求是: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圈起来,联系上下文思考思考),这就直截了当的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陈老师在教学这个环节时,她是以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为载体,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羡慕”一词,她让学生反复读这个片段,并且把其中的“走来走去,轻轻地摸”等词语凸显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羡慕”的意思是:看见别人有某种好处、长处或有利的条件希望自己也有。以读促悟、以读促思。接下来是“注”,注即是读课文时,对作者的遣词造句、对作品语言的精彩和独特,读者都会暗暗赞赏,而将这一赞赏从内容和情感表达出来并形成文字,必须进行深入思考。最后是“问”,陈老师设置的要求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动笔勾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和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并提出细致、深层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过思考才能解决这一环节。总之,这位老师的“读书五法”自始至终都体现了“思考”二字。如果学生们养成了“读书五法”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需要教師的激发引导,培养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时空条件和学习气氛。只要这样,学生才会乐于疑、乐于思,其思考的良好习惯才会逐步养成。

猜你喜欢

五法陈老师自然段
秋天
我的科学老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美丽的秋天
五法解一道高考选做题
概率问题计算五法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