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花田”“谷地”
2020-02-14王继颖
王继颖
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四合院,是老舍生前最后一处居所。正房内,客厅最宽敞,其次是老舍夫人的卧室兼画室;东西厢房是厨房餐厅和女儿们的卧室;正房和西厢房间窄小阴暗的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如今,这些房间是老舍生平创作经历和室内生活原状展厅。循着墙上的文字和图片,不知不觉,就能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人生。
清末的北京,胡同杂院小平房里,瘦弱的母亲,压抑着丈夫阵亡的痛苦,用血汗灌养小儿舒庆春冻饿失怙的童年。得世交刘寿绵资助,庆春入了私塾。后来,他考上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从北京到天津,历任小学校长、劝学员、中学教员,饱经生活和社会的历练。
1921年,怀着文艺报国的念头,庆春在《海外新声》杂志发表《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篇白话小小说,仅有700字,是老舍最早的一篇作品。
1924年,庆春赴伦敦做华语讲师。忙碌工作之余,阅读的大量优秀西方文学作品,润养了他创作的笔力。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陆续在《小说月报》发表,署名“老舍”。流畅的白话文、幽默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刻画,让文坛开始注目“老舍”。
1929年回国途中因旅费不足到新加坡做中学教师的短暂时日,1930年开始到济南、青岛任大学教授的七年,老舍都没停下创作的笔。描述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悲惨命运的长篇杰作,小说《骆驼祥子》,就诞生于他任教青岛时。“到处,我老拿着我的笔……”抗日时期,老舍只身南下,以笔为枪,转战川鄂,冒着敌人的炮火,写下300多篇抗战作品,进行抗战宣传,推动抗战文艺发展。
1946年3月应邀赴美,1949年12月归国,1950年初买下这座小四合院。老舍從小体弱,几十年伤病不断,搬进四合院,兼任中国文联、北京市文联主席等数职,工作繁杂,坐骨神经痛缠身。腿病不能久坐,他养花调节,“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不仅“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将小院侍弄得花色缤纷、花香四溢,更将文学花田侍弄得好花常开、四时果鲜,写下《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话剧和长篇小说名作,以及《养花》《猫》《草原》等优秀散文。
“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夜夜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从1921年发表处女作到1966年沉入太平湖,40多年的时光,老舍的笔,一直在忙碌的缝隙里勤苦创作。笔是枪,更是犁铧。老舍每到一处,便用笔辟一片田园。多么贫瘠的土地,他笔下的文字,都能葱茏生长,蔚然花开,累累挂果。老舍的笔,始终沿着民族和民众的命脉耕耘,触动着读者赤诚的心跳。
他笔下的繁花,如小院曾经的繁花,飘散着深沉的爱的香气。于国,于民,甚至于花草猫鱼,他都倾注了真挚的关切。创作时,猫跃上书桌,弄脏稿纸,他不恼;小憩时,他抱猫入怀,像慈和的父亲爱抚着孩子。细心的关爱、细致的观察、细腻的描写,让《猫》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
他笔下的硕果,凝聚了勤苦不息的努力、质朴谦逊的气质、温良敦厚的品格,让人联想到大寨梯田成熟的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弯向土地。金黄的谷粒,是粮食,是良种。散文《宗月大师》便是寻常一穗。平实的文字,娓娓回忆了刘寿绵大叔资助他入学读书,一生行善惠及众人的经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与乐善好施的刘大叔相辉映,老舍从善的细节、感恩的情怀,何尝不是一粒粒饱满的谷子?静静读来,既可得精神饱暖,又可得灵魂向上的种子。
为观览之便,老舍侍弄的花草,早已移出四合院。老舍笔耕的“花田”“谷地”,却永远有花香谷香,绵延四溢。老舍先生并未离去,他仍坐在窄小的书房内,握一支笔,日日夜夜,耕耘不息。凝神聆听笔尖触及稿纸的沙沙轻响,默然与他进行一番心灵对话,可以带走一缕精神的花香,或者一穗灵魂的谷种。
(编辑余从/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