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心”养人

2020-02-14郭华悦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粗心干饭种稻

郭华悦

前阵子,肠胃病犯了,去看医生。

经过一番折腾,得出的结论是,吃得太好了,得降低“标准”。比如,一道菜经过好几道程序,味道是好了,营养却流失了大部分;还有米,越是精米,壳剥得越干净,营养也就越少。这样高标准、低营养的生活,过久了,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出了医院,听医生的嘱咐,四处去找粗米。可再贵的米都有地方找,唯独粗米却无处寻。跑了大半个城,人家都说,这年头,哪儿去找粗米?也是,以前常去的粮站,如今都收得差不多了,哪儿还有卖粗米的?

最后,还是母亲得知后,从乡下种稻的人家里,直接买来好几大袋。母亲说,那些种稻的人家呀,每年收成后,一车车的稻谷运到城里,做成了精米。可这些人家里,永远留的都是粗米。他们知道,粗米养胃,这是城里人难以体会的。

越是“高大上”,越容易出问题。身体上是如此,心理上何尝不是?

我还记得年轻时,那会儿生活苦,一日三餐,除了稀粥,还是稀粥。干一会活儿,人饿得直冒冷汗。要能吃一碗干饭,足够让人幸福好几天的。那会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儿。脑子里,根本也没心思,去想其他的事儿。

反倒是如今,生活好了,種种稀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就好像抑郁症,成了都市里的常见病。可在过去,真要有了这样的病,一碗热乎乎的干饭,就能治好。

说到底,日子好过难过,全在一颗心。平凡日子里,锻炼出来的,大多是心眼大的人。除了吃喝拉撒,顶多整点兴趣爱好,其余的一概不去想,想了也没用。有这么一颗心,那就是福气,胜过金山银山。

而日子过不好的人,物质上大多不见得差到哪里去!其实,有时恰恰相反,日子太好了,于是心也变得更敏感。终日想的净都是自个儿没有的。于是,由敏感而入郁闷,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心病。

照这么看来,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所谓的“优等”,真不是啥好事儿。反之,有一颗“劣等”的心,把诸事看淡,看轻,这样才更养人,也更养心。

(常朔摘自《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粗心干饭种稻
干饭人,干饭魂
边走边吃,打球人的干饭魂
李家平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卷首语
“干饭人”,接我一“膘”
浅析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德商界大腕因“粗心”访华被拒
晚育晚插栽培技术是节水种稻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