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发展及历史意义

2020-02-14李小旭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要]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围绕“建什么国”,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和提出符合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特征的建国方案,有力地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国家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胜利在国体、政体、国家局面实现了历史跨越,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伟大梦想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复兴

[作者简介]李小旭(1991-),男,汉族,宁夏固原人,吕梁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1-0004-03

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形成的关于国体、政体、国家制度等的具体设计、主张。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所处的现实环境,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建国方案,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为民族复兴筑牢了根基。

一、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发展历程

自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围绕国家出路、前途,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统一,提出的建国方案为:中华联邦共和国方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方案、人民共和国方案、民主共和国方案、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民主联合政府方案、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建国方案的指导下,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使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国家向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的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更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初创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深刻认识到十月革命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带来的希望火种,坚决摒弃了资产阶级倡导的救国方案,选择了全新的建国方案。中共一大上将“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纲领并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中共二大召开前,共产国际远东会议指出:中国首要任务是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打倒军阀,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二大”上,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指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指出在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打倒军阀,制定了“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①的奋斗目标和建国方案。但是由于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期,对国情认识不深刻,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没有学懂弄通,理论上不成熟,致使建党初期的建国方案具有概念化、理想化、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等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1927年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探索期。

1927年到1940年是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下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探索阶段。在中国革命由大革命转换为土地革命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经验,汲取教训,在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阶级关系变动及阶级力量重新组合的具体情况下,提出了“工农民主专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方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发展史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方案,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华北事变的发生和日本侵华的扩大,国内主要矛盾转向民族矛盾,革命形势由土地革命转向民族革命。中国共产党顺应形势,站在历史发展的新关头,为了建立、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各阶级共纾国难,决定调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方案,逐步探索提出了“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等新的建国方案。人民共和国的任务在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求得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与独立,争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②。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来保障中国领土完整和预防中国人民遭受亡国灭种的惨祸的最好办法,也是从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产生出来的最适当的统一战线的口号”③。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向“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探索及转变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更加体现人民性,彰显民族性,突出统一战线性。

第三阶段:1940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成熟及实现胜利期。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实际上国民党并未接受,同时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推进的抗日政权建设取得了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中国共产党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总结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后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抗战胜利后,建立新中国成为摆在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广大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上的大溃败、欧洲一些国家建立联合政府的实践、国民党说共产党讲民主不着边际”④以及美蒋之间的矛盾和舆论对蒋介石政权的抨击,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⑤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鼓吹“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以宗法制度加强专制独裁统治否定了政协会议制定的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制等民主原则,撕毁政协协议和发动内战,致使联合政府的建国主张在初提时遭受挫折。

“在中国,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格局的变动,都是以武力的对比及消长作为最终依据。”⑥随着解放战争的持续推进,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1948年,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发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討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⑦“五一口号”的发出以及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和对国民党政权的反抗,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方案创造了条件。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方案得到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支持和拥护,并于时机成熟后召开新的政协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迎来了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取得伟大胜利

(一)国体上: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到“人民民主”的历史跨越

国家政权性质问题是建立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辛亥革命的爆发,成功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国体推翻。在资本主义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资产阶级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民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分化,“国体上开始倒退,国民党右派实行乡村豪绅阶级和城市买办阶级联合专政,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家”⑧。资产阶级民主的国体名存实亡。

在新的政治形势和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方案深刻分析各阶级关系的变化、对国家政权的态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民大众建立的新中国的国体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⑨,并不断发展完善,在《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即“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国体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到人民民主的历史跨越。

(二)政体上:实现了从“三权分立制”到“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历史进步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孙中山主张移植西方政体,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孙中山在权衡三权分立思想的利弊下,结合中国自身特点,认为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并相互监督和制衡。实践证明,三权分立制并没有改变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毛泽东指出:政体应该“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议会制,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臭了。在中国采用民主集中制是很合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设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两院制、三权分立制,而是把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充分保证人民实行民主,又能方便对反动派实行有效的专政,在一定程度上比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更优越和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了国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各级组织正常运作。

(三)国家结构上:实现了从“四分五裂”向“团结统一”的历史发展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致使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革,国内政治由军阀交替控制,形成了武装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根据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民族分布特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行符合中华民族要求和特色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彻底抛弃了多民族联邦制。周恩来指出,我们主张民主自治,“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唆。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同时“马克思主义者是决不会主张实行任何联邦制原则,也不会主张实行任何分权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单一制基础上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结构形式,实现了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

三、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否定了中國近代以来不合中国国情的建国方案

在中国近代以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面对着多种以供人民选择的建国方案和出路,但主要是三种建国方案的相互博弈: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人民共和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的胜利,意味着近代以来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君主立宪方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不是仅凭政治意志就能构建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是对“建什么国”的回答,顺应时代之潮流,合乎民众之需要,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方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各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共同改造旧中国建立崭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扬弃了以往各种建国方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权建设和政治发展道路。

(二)改变了中国的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在经历初创、探索后实现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转变。邓小平指出:“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政府、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旧形象,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改变了一个多世纪被侵略、遭压迫、受屈辱的状态,改变了中国“东亚病夫”、不文明、卑下的形象,将长期以来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推翻,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之团结、自信重新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舞台上,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迎来了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习近平指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之一,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而为随之而来的新中国的建设和政权的巩固奠定了政治前提,为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根基,“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注釋]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5-116.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2.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5.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01.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34.

⑥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9年间国共政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导论006.

⑦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46.

⑧徐成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7.

⑨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5.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一卷)(1949-1956)[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22.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6.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0.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9-60.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47479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 摘自《求是》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掠影
目 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人文信仰的建构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篆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