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5种元素的方法验证
2020-02-14刘贺
刘贺
摘 要:对《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铜、锌、铅、镍、铬元素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仪;金属元素;方法验证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2-0109-02
Abstract: The "Soil and sediment-Determination of copper, zinc, lead, nickel and chromium-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HJ 491-2019) was valid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copper, zinc, lead, nickel and chromium 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Keyword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metal elements; method verification
引言
隨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日益加快,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危害之一,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严重时会危害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一种准确、快速的方法测定重金属。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及参数
前处理设备为石墨消解仪(上海卡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chemist-560),测定仪器为原子吸收光谱仪(铂金埃尔默公司, AA900),仪器条件见表1。
1.2 试剂
铜、锌、铅、镍、铬元素的标准溶液(100mg/L)生产厂家为AccuStandard公司。
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均为优级纯,硝酸和盐酸的生产厂家为默克公司,氢氟酸和高氯酸的生产厂家为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 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0.2-0.3g(精确至0.0001g)样品于50ml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中,用水润湿后加入5ml盐酸,于通风橱内的石墨消解仪上100℃加热45min。加入10ml硝酸、8ml氢氟酸、3ml高氯酸,加盖后于电热板上200℃加热90min左右,然后开盖,赶酸至内容物呈不流动的液珠状。加入3ml(1+99)硝酸,温热溶解可溶性残渣,全量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1+99)硝酸定容,摇匀,保存于聚乙烯瓶中,静置,取上清液待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
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的规定: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次空白试验,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下列公式计算方法检出限:MDL=t(n-1,0.99)×S,其中:MDL-方法检出限;n-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n-1,0.99)-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n=7时,t(6,0.99)=3.143;S-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由于全程序空白不含铜和铬元素,按照(HJ 168-2010)要求,实验室在空白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作为模拟试样(铜和铬的含量为5mg/kg)进行全程序消解,按土壤和沉积物试样处理方法进行测定,平行测定7次,测定结果见表2。
3.2 测定下限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规定以4倍检出限作为测定下限。实验室各元素的测定下限见表2。
3.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测试数据
选取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6(GSS12)、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423(GSS9)、土壤实际样品(2018年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吉林省土壤样品2018162293352478C120)进行测定,按全程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测试结果见表3。
3.4 加标回收测试数据
在土壤实际样品(2018年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吉林省土壤样品2018162293352478C120)中分别加入铜、锌、铅、镍、铬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按全程序每个加标样品平行测定6次,计算加标回收率。测试结果见表4。
4 结论
本文对土壤和沉积物中铜、锌、铅、镍、铬元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的要求。
参考文献:
[1]HJ 491-2019.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2]叶家瑜,江宝林.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M].地质出版社,2012.
[3]邓勃,何华焜.原子吸收光谱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孙汉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蒋子刚,顾雪梅.分析测试中的数理统计和质量保证[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
[6]魏复盛.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7]王小琳,等.土壤中总铬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2010,42(3):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