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阴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2020-02-14张利萍
张利萍
自然流产属于妇产科常见临床疾病,是指因某种原因导致胎儿在20周以前停止发育进而排出体外的孕妇[1]。中医学认为,导致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为脏器亏损,进而导致孕妇胎元不固,其中以脾虚亏虚证型最为常见。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出现自然流产征兆,但是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挽救,可以有效降低自然流产事件的发生[2]。导致患者出现先兆流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含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遗传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多种因素。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探索,免疫学研究得到非常大的突破,许多不明原因流产是由免疫因素导致的。针对该疾病,西医临床主要采用补充黄体酮、维生素以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用药期间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发生,不能达到保障母婴结局的目的[3]。近几年,中医治疗先兆流产逐渐得到临床认可,本研究采用中药育阴汤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4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3~35例,平均年龄(27.3±1.3)岁;孕龄38~80 d,平均孕龄(43.4±1.2)d;孕次1~3次,平均孕次(2.3±1.1)次。研究组年龄23~34例,平均年龄(27.2±1.3)岁;孕龄37~79 d,平均孕龄(42.5±1.3)d;孕次1~3次,平均孕次(2.3±0.9)次,2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孕次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西医临床诊断,入组患者确诊为先兆流产;②患者确定为宫内妊娠,且均为单胎;③患者年龄在20~40岁;④患者孕龄在30~80 d;⑤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经临床检查患者或(和)配偶存在染色体异常情况;②患者存在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情况;③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或严重心血管疾病等;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反应;⑤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接受黄体酮治疗,具体如下:口服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1902,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50 mg/次,2次/d,连续服用3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治疗周期调整。
1.3.2 研究组患者接受育阴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具体如下:黄体酮使用剂量以及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患者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育阴汤治疗,主方:熟地黄20 g,白芍15 g,川续断20 g,山药20 g,阿胶15 g,桑寄生20 g,山萸肉20 g,海螵蛸15 g,龟甲15 g,菟丝子20 g,牡蛎15 g。以水煎服,每日1剂,浓缩至400 ml,每次200 ml,分早晚服用。10 d为1个治疗周期,在完成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对于存在腹痛患者可以再加白芍10 g;对于阴道流血较多患者可以加地榆炭30 g;对于储血较少患者可以加墨旱莲15 g;对于存在恶心、呕吐情况患者可以加芦根15 g、竹茹15 g;对于存在腹泻症状的患者可以加白术15 g、山药15 g。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并且注意不要登高持重或情绪紧张。
1.4 观察指标①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保胎情况进行疗效划分,显效:在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继续妊娠至孕3个月,经B超检查显示为活胎,且胎儿发育情况与孕周相符;有效:在患者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继续妊娠至孕3个月,经B超检查显示为活胎,且胎儿发育情况与孕周相符;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转为必然流产,或胎儿死亡需进行人工流产。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有效率计算。②对2组患者孕酮、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检测,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上肢静脉血,采用离心机对所取样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设置为35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孕酮、β-HCG水平进行检测。③对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本次研究主要包含口干、恶心、便秘以及纳差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孕酮以及HCG水平对比研究组孕酮、β-HCG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孕酮以及β-HCG水平对比 (例,
2.3 2组患者安全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3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口干,便秘1例,纳差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7%(7/42);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2例出现恶心,3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14.3%(6/4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自然流产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先兆流产的因素比较多,生殖器异常、母体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内分泌异常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先兆流产[4]。先兆流产属于自然流产的早期症状,若此时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可以达到改善母婴结局的目的[5]。西医临床主要依靠雌孕激素进行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6]。近几年,中医治疗先兆流产逐渐得到认可。中医学称自然流产为胎动不安、胎漏、小产以及滑胎等,多数医家认为脾肾二脏虚亏是导致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7]。若孕妇肾气不足,导致坐胎不稳,而当孕妇出现脾虚时,血气供应不足导致胎儿失养,2种原因均可导致孕妇因胎元不固而出现滑胎情况[8]。因此中医学认为,导致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的关键是肾不系胎、脾失摄养。因此,中医临床在治疗先兆流产时常采用补肾健脾的方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固胎的目的。
本研究所采用的育阴汤为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经验方,方中含有龟甲、山萸肉、白芍以及熟地黄等均可以起到滋阴养血的效果,从而发挥养血和血的功效;桑寄生、续断以及杜仲可以起到补肝益肾安胎的功效;牡蛎可以起到补肾益精的功效,起到调通血脉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起到养血安胎、补肾益精的功效[9]。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指出,先兆流产与母体免疫系统存在密切联系,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育阴汤可以纠正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育阴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孕酮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在用药期间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现代药理证实,该方有促进黄体分泌的作用,从而对母体免疫能力起到改善作用,改善子宫、盆腔血液循环,从而使子宫对于胚胎的容受性提高,起到预防流产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育阴汤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孕酮、HCG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