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0-02-14王芳龙叶姗虹刘家兴刘兮兮
王芳龙 叶姗虹 刘家兴 刘兮兮
(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省 连云港市 222002)
2017 年12 月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结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农村美的有效途径,是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有效的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农民富,促进农业强。连岛作为连云港重要的旅游景点,滨海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唯一性,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何留住乡愁,如何协调旅游开发与乡村景观资源保护的问题是课题重要的研究点。
1 连岛滨海景观资源现状
连岛形状狭长,位于江苏沿海地带北段,黄海海域苏鲁交界处,连岛呈东南,西北走向,东西直线距离5.5km,南北直线距离0.9km,海岸线长17.66km,面积7.6km2,最高海拔357.8m。2007 年之前,连岛人口居住地主要分布在西山、东山、大路口、白沙、水岛、东连岛六个自然村。2001 年,西山与东山合并,称“西连岛村”,白沙与水岛合并,称“沙湾村”,大路口改称居委会,东连岛建制不变,人口分布区域不变。目前连岛村庄分布以西连岛村、沙湾村为主,西连岛村为美丽乡村示范点,未来将建设成为民俗文化村。西连岛建筑特色相对明显能够反映乡村景观资源特色。
连岛目前区域规划东连岛为自然生态保育、观光、休闲度假为主,林业资源较好,西连岛为渔家风情、商业服务、运动休闲为主,滨海观光景观资源独特,环岛视线较好,环岛交通欠佳,交通拥堵现象较严重。现主要自然村集中在西连岛,西连岛景观资源独特,视线较佳,个体经营较多,对现有景观资源及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影响。
2 连岛滨海景观资源问题分析
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乡村重大建设目标的确定,重大项目的资源配置,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等。受规划、资金等多重问题限制,连岛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保护与利用需基于现有景观资源进行问题分析,辩证看待保护与利用的相互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经实地调研分析,现将连岛滨海景观资源问题总结如下:
2.1 乡村景观资源规划与管理问题
经调研,目前对连岛乡村景观资源无量化整体分析,对其理论研究尚处于认知阶段,对景观资源的专项保护与管理不是很明晰,规划设计以旅游导向为主,缺乏对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性规划。管理上更多偏向景区及行政区划管理,对景观资源保护及修复无专项管理,整体受商业氛围导向较重。整体规划缺乏对景观的整体格局和规模发展的思考,对集约利用乡村资源体现不足。
连岛整体规划及设计更加侧重局部的滨海景观旅游区设计,连岛的整体性把控及整体设计思考缺乏科学技术支撑,2013 年的连岛发展策划暨城市设计中,连岛空间规划结构为:“一心、两翼、四片”核心区的主题突出性较明显,但对两翼内容的呈现及具体设计上应进一步加强。整体性的规划应与整体性的空间管理统筹,整体管理应统筹兼顾商业、产业、旅游、交通、现有居民区等,不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商业,应是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此与景观资源的保护是同步且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连岛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是渔业发展、居住区用地、商业用地对景观资源的影响,其次是先前规划设计对土地敏感度分析不充分,对修复性景观较弱的土地思考欠缺。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统一性不足,导致连岛整体开发风格及地域风情乱象百出,连岛欧式建筑、木屋建筑、中式建筑等不同风格及业态均有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缺乏系统性的土地资源利用评估,土地规划及利用更多受人为导向,而非基于客观数据科学分析基础之上。
2.3 文化特色缺失的问题
乡村建设不仅应体现出景观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更要展现乡村的乡村文化、历史背景,并在景观的建设上进行有机结合,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乡土文化的流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乡建过程中应全面统筹综合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使乡建有序进行的同时保留乡土文化。
连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突显,但整体空间物态体现欠佳,对文化的宣传及体现不够,连岛建筑及景观资源空间山海文化物态体现相对较弱,整体文化气息彰显不足,尚没有形成整体的文化提质。居住区及旅游开发区整体呈现相对现代,对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够突显。近些年虽有资金投入及修复,但资金更多集中用在基础设施及旅游开发区的修复上,对连岛文化专项建设上应用体现相对不足。
2.4 滨海生态敏感问题
滨海乡村处于海陆交织地带,生态环境相对敏感且较容易被破坏,目前东连岛景观资源相对较好,西连岛居住区相对较多,各自为营的个体商业对滨海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开发的深入及投资的加大,景观大量人工化,生态环境会遭受更大破坏,西连岛人为导向景观较明显,对其驳岸的整体保护与控制迫在眉睫。
近海域范围紫菜养殖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对海水及水质的影响。滨海驳岸应为生态敏感区域,目前尚存在滨海驳岸新建建筑及滨海商业影响,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中滨海驳岸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影响整体乡村景观资源现状。
2.5 紫菜养殖问题
连岛自然资源不仅包含可见的林业资源,水产资源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连岛紫菜养殖泛滥,紫菜养殖对海洋生物环境及海洋观光破坏严重,连岛海滨浴场紫菜漂浮物泛滥,严重影响水质及旅游质量。优化紫菜养殖技术及紫菜养殖范围控制,对滨海水质及滨海观光具有积极作用。合理范围的控制对所属区域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具有间接帮助作用,对优化整体空间环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6 相关理论研究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对景观规划理论研究更多偏向于城市,对于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滨海旅游区内乡村景观资源研究非常欠缺,导致乡村景观的规划陷入不科学、不合理的局面,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缺乏较完善的理论指导,往往陷入商业导向的局面,景区内乡村景观资源随旅游区的建设开发而开发,失去本身独有的特色。连岛现有乡村景观资源受个体经济影响较严重,未来将会受到整体旅游开发影响现有资源现状,针对此需基于环境调研制定详细资源保护方法及策略。
3 连岛滨海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
3.1 理论层面
3.1.1 政策及规范制度的确立
保护需有约束性指导文件,应制定适宜于连岛乡村景观资源保护的专属规章制度,为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性开发提供政策性指导。政策制定应分类分条,连岛乡村景观类型及保护内容较多,针对连岛这样一个特殊空间,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观为现有的可见林业资源及滨海水浴的保护利用;人文景观包含商业、乡村公共用地、农业用地等不同组成部分,基于每一组成部分应详细制定措施方法,为后期规划设计奠定基础文件。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基于规范制度定期监督并针对现状提出适宜性研究分析报告,为连岛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积累第一手技术性资料,让保护有据可依。严格落实相关职能部门技术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动态观察与保护现有景观资源,并形成相关分类保护及监督规范。适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可为连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更为自由空间。
3.1.2 保护控制线的划定
保护控制线是对区域范围内资源保护的约束线,确定属于连岛区域范围的专属控制线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通过对生态及保护控制线的划定为详细规划做指引,避免人为导向及商业导向过分严重对现有资源的有效保护失去合理控制。控制线不仅包含优势景观资源控制线,还包含开发区域滨海保护控制线、历史文化建筑控制线、渔业用地控制线、商业用地控制线等,以此为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提供明确范围及指引,为规划设计做出约束性条件。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需基于控制线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化及优化,为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3.1.3 历史文化名村打造及申报
通过历史文化名村打造及申报为连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典范,打造示范性乡村景观资源保护点。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对增强区域文化名片,提升地域文化,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及区域经济具有积极作用。清末年间连岛开始有人居住,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应基于连岛乡村发展脉络,梳理连岛乡村文化,塑造连岛民俗特色文化村,为连岛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提供载体。历史文化名村不是重新塑造空间环境,也不是乡村的整体翻新,而是基于现有资源环境进行整体的文化提质,体现出连岛自身应体现的文化内涵。
3.1.4 土地利用
连岛乡村景观资源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先前规划设计及现有土地利用问题应基于土地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之上,土地利用及规划应科学有效,科学分析现有土地景观资源敏感度,确定不同分级,旅游景点的开发及建筑的营造应建立在景观资源相对较弱,可再生及发展空间较小的土地之上,对现有相对景观资源并不是很好但具有较强修复性的土地应建立修复计划,修复应统筹考虑可观、可享、可用。其次土地资源修复及利用不仅包含可见土地,还应考虑环岛浅海水域不可见土地修复及利用,由表及里统筹科学利用土地。
连岛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目前开发建设中对于土地及土壤情况的分析尚不够完善,开发利用更多的是基于所需,所需也以商业为整体导向,缺乏系统性的评估体系。未来连岛土地开发与利用可进行整体土地及土壤分析基础之上进行系统规划,让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更加明晰。
3.1.5 统筹个体商业经营
连岛个体经营是乡村业态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连岛旅游区拉客现象较严重,进入连岛便有摩托车、私家车、路边商贩开始进行潜意识的商业引导,进而出现宰客现象严重,外地及本地游客对此生厌又无法改变现状。旅游旺季时常因拉客、宰客现象导致连岛旅游区形象下滑,个体商贩统一化管理迫在眉睫。个体经济利益导向相对较严重,忽视对连岛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意识,因为个体对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意识相对不足,间接或直接对乡村景观资源造成破坏。个体经营的统筹对净化市场安全、市场公平、乡村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2 规划层面
3.2.1 景观资源保护规划与连岛整体规划并行
连岛控制性规划应与乡村景观资源保护规划并行,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整体控制性规划引领景观资源保护规划,景观资源保护规划补充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景观资源保护提前介入规划阶段,为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现有规划不应以旅游规划为导向,因资源保护受益性较弱,往往被边缘化。
规划并行的同时应基于区域划定的控制线,控制线为具体规划做明确指引。规划应做可研分析,规划未来十年至三十年连岛环境容量,基于环境容量及生态环境可承载力分析制定可控措施及方法。确保连岛景观资源免受动态发展过程中不可预见性问题的出现。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规划
生物多样性对区域环境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区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越复杂,生态环境越稳定,应实时观察与检查范围内生物物种情况,避免物种天敌出现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及环境破坏。连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集中在农业景观资源、林业景观资源、渔业景观资源和沿海动物资源,其中林业及渔业景观资源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连岛南侧主要为森林片区,一方面要保护现状,保护林地景观,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林业景观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业。当下紫菜养殖泛滥,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紫菜养殖应基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之上进行,确保海洋资源免受影响。
3.2.3 规划原则及目标
(1)资源保护优先。
在前期总体规划之前应先进行现有资源评估分析,基于资源评估的基础之上进行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思考不同资源环境价值现状,最优配置乡村景观资源,确保新建与原有空间资源的有机融合,达到修复及优化资源的目的。对现有景观资源应建立保护机制,从资源保护优先的视角进行开发与利用。
(2)动态保护。
乡村景观资源作为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应基于动态发展的视角,空间环境随着时间动态发展而变化,对其保护应与时俱进更新保护理念与方法。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现有资源现状,制定动态监督方案及动态保护措施。
(3)因地制宜。
连岛乡村景观资源具有地域性特征明显,开发与利用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统一,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条件出发,据区域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整体布局和开发,以达到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在乡村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
(4)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各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内涵型、质量型的发展。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在存在、发展、原生态三个层面上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乡村景观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存的特点,对其保护与利用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乡村发展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是建立新型景观格局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更新的挑战,课题基于连岛这样一个特色旅游区,专项分析连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对其特殊性、唯一性做了详细分析。课题组通过对连岛乡村景观资源调研分析,了解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预见乡村景观资源未来趋势,总结连岛目前乡村景观资源现状问题,建立对连岛景观资源现状的基本认知,并针对性提出适宜性措施与方法。从理论层面及规划层面两个宏观视角分类分点详细提出相应措施及策略,望对连岛后期规划及整体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可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