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社会的共享出行设计

2020-02-14胡雯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设计发展

胡雯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1 概论

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类的发展历史,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出行的历史。在出行工具的急剧发展现代,出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行为,随着近代出行工具发生着变化,共享出行的方式的出现,隐射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与变化。

1.1 “行”的概念解析

行的概念有多种,在甲骨文中,“行”是会意字,表达十字路口。《说文解字》中提到“xíng 行,人之步趋也”引申出行走、通行、品行、执行、行为等。行有多种读音,各有不同的概念,在本文中,仅探讨xing 读音,意义为行走的这一部分。

在城市规划的书籍中,出行这个概念指车辆行人从出发向目的地的移动的交通行为。在所有有关于交通规划出行的研究中。出行通常指人通过轨道交通或者交通工具在城市道路或者区域范围的移动。在校园、住宅、广场等内部的移动则不被认为是出行。

2 “行”的前世今生

2.1 行的起源

行的起源既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直立行走是是使用工具的基,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形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人类通过直立行走,足迹慢慢遍布亚欧大陆,走向世界各地。

2.2 行的历史意义

对于古代的行,行走的意义就是寻找更适合生存繁衍的地方。史前人类的迁徙就是如此,他们朝着温暖、食物丰富的地带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中世纪欧洲移民迁徙,是为了占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远离战争。进入20 世纪,战争以及国家的兴衰还有政权的更迭使得欧洲大陆上约4500 万人被迫迁徙。这时候的行,是一场逃难的旅途。

2.3 行的现代形式

对于现代的行,以中国为例,人口迁移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城市化带来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浪潮遍及全世界,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0%以上。城市人口钟摆式移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市区范围内流动越来越大,就像钟表的摆一样有节奏地往返摆动。为消费、文化、娱乐、休息目的而引起的人口迁移。现代的迁徙原因往往比以往复杂,这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出行的速度。

2.4 行的宏观意义

行走一直被看作普通的行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然而通过学习行走的历史,我们发现,宏观尺度下的行走带来的意义不那么简单。促进了文化传播,文化融合,出行带来的信息交流往往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成了今天文化多元化的基础,科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改变人口结构,出行导致的人口流动,改变了该区域内的人口结构,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等。回顾现代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会出行老龄化增加,青壮年不足的阶段,美国应对这一阶段,就是移民热潮,新青年涌入美国,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结构,源源不断的创造经济成果。

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有效手段。从这几年农民的收入结构看,外出务工性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农产品出售获得的收入比例则日益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离开居住地到外地进行旅游,休闲,度假,商务及务工,学习等活动越来越频繁,大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出行的历史。

3 “行”的工具发展

对于探究行的微观含义,行的载体既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最早的出行方式,就是双腿行走,这一时期维持时间最长。后来,在人们的智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后,有了马车等畜力交通工具,这也相对的促进了部落间、朝野间的交流,形成小范围内的良性循环。之后不久,水上的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交通工具质的飞跃,出现了蒸汽火车、蒸汽汽车、蒸汽轮船,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在体积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汽车、飞机也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主流,也有了战斗机、战车、战船的概念。火车、地铁、高铁的出现使得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快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3.1 行的工具发展意义

行从单独走路,到发展为有众多交通工具,我们发现,行的方式往往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科学技术的发展。蒸汽技术及电的发现,都大大改变了出行工具和生活方式。

(2)经济形式的改变。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影响出行方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于出行工具的要求越高。

(3)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影响这交通工具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

3.2 现代新型行工具

共享经济的出现,使得行的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一个产物,将物体和网络和人真正联系起来的方式。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激活「闲置」价值。共享物品的出现从用户角度讲,供给端有更丰富的收入形态,需求端有更多的选择。共享经济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领域,优秀的共享经济公司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共享物体层出不穷,包括:雨伞、充电宝、停车位、房间等。在交通方面,则出现了一下几种:

共享单车: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其主要租赁载体为自行车。可以很提升公共道路通过率。

共享汽车: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在美国不足4%。因此延伸出了共享汽车概念,有私家车搭乘、私家车拼车和私家车租车等几类。

共享飞机:私人飞机的共享道路与航路,除了最为常用的乘车与租车,私人飞机领域也完全具备共享经济发挥作用的条件。目前美国市场上有BlackJet、AirPooler、SurfAir 等私人飞机搭乘平台。

而共享出行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意义是远超想象的,解决了城市规划中困扰多年的“一公里”问题,根据网络上对共享单车的分析,集中使用的人就是一公里以内的上班、工作、回家路上的骑行,大大改善了交通,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降低了空气污染。

3.3 共享经济的影响

主要在四个方面:从大众到个人,今天,规模经济正在演变成个人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市场,另一方面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将逐渐让位于场景化、个性化的体验。

从产品到体验,另一层含义是从标准化产品向个性化体验的转变。体验的不同之处在于个性化与场景化。比如共享单车的出现,单车产品就从拥有变成了使用。

从资源集中到资源聚合,重要的不再是占有资源,而是通过有效地连接个体与其他组织,高效地调动更加广泛与丰富的资源。统筹调控,变得更加重要,共享市场除了单车本身,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在以后社会中,数据的使用会变的更加频繁。

从被动消费到主动产消,共享经济的模式打破了生产与消费的被动状态,个体和群体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

3.4 共享经济下设计

个人的崛起之后,设计也会发生改变。在消费升级成为新经济趋势的市场背景下,出现了“共享设计”这一概念,以“洛客”为代表的首个中国专注产品创新的众创平台,通过线上的方式将设计师与用户更高效的连结在一起,让产品设计更加高效、开放、低成本。

对于共享设计的趋势和可能性:①灵活性与模块化:灵活的布局与模块化的单元,可以为每隔一个客户定制她的需求,具有更多可能性和变化性。②多元化与碎片化: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下,同样的物体服务于不同的人,因此物体的功能会更趋向于多元化。体验与交互成为空间的通用主题。③跨界共生:单一的设计体验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了,可能未来设计师不再是单一的设计师,而是多面手。简单的说就是在符合大多数人的基础上,做到更加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4 结语

出行工具的急剧发展发生在最近的几个世纪,本文通过分析,剖析近代史中出行方式的变革带来的城市化、全球化、共享化、区域格局功能改变等一系列变化,深刻解析了“行”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是行走的本意,甚至影响了经济形式。近代共享出行的方式的出现,表达了行的意义重新变得单纯,抛开物质的影响,重新从行的本质需求出发,出现了不拥有物质而租借的方式,提倡了更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这也是现代资本经济市场调控下必然出现的。

就设计艺术与行而言,他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出行交通的变革影响着工业设计,例如火车、飞机、高铁等……信息传达设计、外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各方面,并且支撑设计行业的兴盛。而设计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关注空间与交通的有机融合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最终将设计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猜你喜欢

经济设计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