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响应
2020-02-14李珊
李珊
(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当前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这也让城市空间研究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从以往运用的统计年鉴、社会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方式转变为获取网络数据和空间定位技术,数据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包括样本量巨大、实时动态、微观详细等,更重视提出研究对象的地理位置。
1 大数据时代下城市规划现状
大数据时代具有显著的特点,基于运用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用,能够让数据实现共享以及服务。现阶段各个行业中的数据分析都是源自数据源,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变成生产因素的其中一个要素[1]。现阶段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对大量数据能够有效的发掘和运用,大数据获得了各个领域的认可,也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研究类型有很多种,且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时代发展而动态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学者就提出了构建智慧型城市,这引导着规划者们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坚持探索中实现智慧型城市。基于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发展,而智慧型构想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图有积极促进作用。
2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
2.1 城市功能趋向智能化
大数据时代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运用的资源变得更加集中优化,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建设成本,促进城市系统的完善统一,在城市功能设计方面变得智能化以及人性化,这就给城市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也让城市功能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提升[2]。
2.2 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以往对于数据的处理是人工方式,无法有效的处理以及计算得到的大数据,不能够精准的处理分析大数据资源,限制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处理方式的出现和运用,能够精准高效的处理数据,促进城市规划发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也能够促进评价指标的优化和完善,让规划评价能够实现多样化。
3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编制的响应
3.1 信息滞后化朝着实时化响应转变
以往因为技术限制,在城市规划编制中运用的数据信息存在不足,通常编制一个城市规划方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是几年,才能够收集完相关的数据,这就使得在规划中不能满足城市实际发展情况,这就无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以及可操作性。但是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对于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就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量的信息数据能够做到城市规划的直接、实时化,这能够对城市规划提供规范,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响应以及处理[3]。
3.2 小样本分析朝着海量资源转变
在交通规划中布局公交网络,要是就市域方面,运用传统的布局方式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收集数据,之后再运用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演算以及预测。而运用大量的公交刷卡的数据分析法,就能够把流量数据直接的呈献给相关人员,且基于分析交通拥堵时有关信息,能够对公交线路安排进行科学的调整。就区域方面而言,过去在布局上运用电话数据对城镇间联系强弱进行分析,但是当前运用大量的航空数据以及铁路班次数据,就能够对手机用户移动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直接体现出城市间管理强度。
3.3 分散化编制策略向协同化编制策略转变
大数据具有其显著的优势以及特点,这就给协同化策略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运用技术手段能够得到各个方面的数据,还能够和其他方面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传统规划、社会经济等等。给城市、土地以及社会经济规划提供了平面和数据实施衔接,这样就能够协调数据统一的渠道,促进相关方面的建设,比如,信息共享、加强不同主体协作以及空间融合等等,做到统一化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项目审批业务协同机制,进而科学的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情况,更好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4 专家领衔向公众参与转变
现阶段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方向,即公众参与,以往的公众参与一般会采取宣传、讲座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在效果上并不理想,信息的回馈速度较慢,这些限制了工作的开展[4]。而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分析、传播以及处理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基于分析各种社交媒体数据,能够将城市规划成果以及方案公布出来,让民众参与讨论,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反馈公众的意愿,对他们的意愿进行分析,也为专家与公众间沟通提供了便利,专家决策也在朝着向城市规划、高效公众参与转变,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变得更加简单,这就能够方便公众参与进来,进而整合各种社交网络,运用网络的作用,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中,集思广益,提升城市规划的效果。
4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响应
4.1 以空间为主朝着以人为本转变
大数据时代下,出现了大量基于居民个体的多源数据,这能够体现出城市与居民之间的活动情况。运用大数据研究城市,能够对每个居民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获得整体图景,这是运用传统方法无法达成的。即在城市规划中,通过运用各种数据,结合城市人们的基本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可以对城市规划情况进行量化,这些都能够看得到,更好的对城市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把握。在详细信息规划控制上,基于手机数据就能够体现出居民活动密度,直接规划指标体系。例如,对实时人口密度、容积率指标、功能混合度运用就能够实施对应的核对以及调整,在城市设计以及规划时,能够运用GPS 追踪、分析兴趣点等方式获得增加精准的数据,全面的对居民的活动进行思考,分析空间的时空特征,还能够评价最后的设计水平。
4.2 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就让城市也从静态朝着动态转变,为这一转变奠定技术支持,大量数据以及时空大数据的产生能够让城市规划编制精确度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城市规划中的有关信息以及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规划编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实现集各个环节为一体的良性循环,这就能够在城市规划中做到各子系统的弹性互动。
4.3 从粗放到精细的评价力度转化
以往城市规划工作内容比较粗放,在落实工作中会由于一些因素的改变,而让城市建设需求受到影响,在收集以及整合信息方面会存在问题。而大数据时代下,城市规划评价有效性得到提升,这就为工作内容的粗放向精细评价模式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整合各种工作数据信息,确保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内容都能够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城市规划响应要加强运用新的大数据,让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应有的效用。随着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技术的深入研发,以后城市规划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提升城市规划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