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古盐道上的聚落与建筑研究
2020-02-14肖东升
肖东升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4)
0 引言
在中古代社会,制盐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两浙盐区产盐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越绝书》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曰:“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其中文献记载的朱余有人考证即是今绍兴北12km 的朱储村。如今浙江东部仍有许多古代地名带着“余”字,如余姚、余暨、余杭等,而这些地方在明清时期都是重要的盐运所在地。明清时期的两浙地区是东部海盐的重要产区,其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带,将海盐由海运或水运、陆运运至住地,其运盐线路经济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沟通着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五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沿线的聚落和建筑产生了一定深远的影响。
1 盐业线路上的盐业聚落
1.1 清代两浙运盐线路
两浙行盐地区辽阔,涉及4 省、17 府、126 个县,盐场大都滨海,江河交错。两浙的盐场明、清两代,两浙盐区基本稳定,北接松江,东至舟山群岛,南至苍南沿浦,盐场连绵全省海岸带。两浙食盐因濒海煮海为盐,淋卤煎烧,工力不易,浙盐灰多味苦。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有盐场35处,其中隶都转运盐使司2 处:许村、仁和;隶宁绍分司15 处:西兴、钱清、三江、曹娥、龙头、石堰、鸣鹤、清泉、长山、穿山、玉泉、大嵩、芦花、岱山、昌国正场;隶嘉兴分司5 处:西路、鲍郎、芦沥、海沙、横浦;隶松江分司5 处:下砂、青村、袁浦、浦东、天赐;隶温台分司8 处:永嘉、双穗、长林、黄岩、杜渎、长亭、天富南、天富北。后经并析,至明末共有32 场。
清代两浙盐业运输,主要以盐仓批验所为核也展开,据《两浙盐法志》分别为杭州盐仓批验所、绍兴盐仓批验所、温台盐仓批验所、松江盐仓批验所及嘉兴盐仓批验所。在批验所设置大使与副史,主司批验所盐仓进出正盐之管理。运盐有有场到所再由所到县,烦商盐运输出场赴掣都有固定线路,不可以舍远走近,经过掣验后再运卖往各地。亦不可超越规定时限。
1.2 产盐区聚落与建筑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南部的新场古镇,是一座随盐业兴衰的产盐古镇,上海东面靠海,是海盐的重要产区,盐场的主管区设在下沙,上海是冲积成陆之地,收到海洋潮汐的作用,海岸线不断向东推进,宋时另选靠海更近的地方建立盐场——新场,盐场的建立促使了新场的繁华和新场镇的出现。鼎盛时期,盐灶和盐产量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整个古镇被四条河巷划分为“井”字形空间格局,为保证船只的通行多设环龙桥。到了明朝末年,整个上海煮盐业衰落,新场也开始衰落。
位于上海奉贤区的青村镇,早在宋及宋代以前,这里是青墩盐场的主管机构所在地,上海东濒大海,东流的河流泄入大海时,受潮汐的影响,水的流速发生变化,江水中夹杂着泥沙沉淀下来,海岸线不断向东推进,现代考古证明,今天上海南部的奉贤、金山地区主要是钱塘江出海的杭州湾向东推进形成的陆地,公元4 世纪晋代,这里的南北海岸线刚刚推到青村一带,青村近海才成为盐场,当海岸线继续向东推进时,青村远离海岸,青村的煮盐业也逐渐衰落。
大团镇地处黄浦江东,濒临东海之滨。是由长江携带的淤泥冲积而成。是宋以后时期重要的产盐场所随着大批的灶户在盐场定居,“团和灶的这些生产单位也用作历史地名沿用下来,如大团镇在今上海浦东地区,其中清代盐商汪兰培,侨居上海业盐以富,富后乐善好施,雍正七年捐百金修护塘港坝。
历史上盐官的产盐业已经十分发达,自秦汉时期发端至唐代中期,已经形成4 座具有一定规模的盐场有。宋代前期迅速翻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盐官境内盐场8 座,年产盐额达133970 余石(担)。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盐业成为朝廷课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时“民之业盐者,十四五”。在海宁区域沿江至今有旧仓、新仓、老盐仓、大荆场、黄湾等与盐有关的地名,可见历史上盐官盐业发展盛极一时。直至清代中期海宁江岸线被基本固定,沙涂的坍涨被约束在塘外,盐场由于“海失故道”而消失。
两浙盐区沿海的这些古镇源源不断地将海盐运输至内陆及周边五省,这些因产盐而兴的古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多分布于沿海或钱塘江入海口等运盐河的河口附近,以便运输,便利的水运条件使人流汇聚于此;外地盐商的大量涌入,使这些地区都曾建造过大量供外地人祭拜的祠堂庙宇和供聚会用的会馆。大部分都是因为海岸线的变迁而造成产盐古镇的没落。
1.3 清代两浙运盐古镇
两浙盐的运销,有引盐和票盐两种形式。引盐课稍重,这些地区离两浙的盐场较远,运盐需水路兼济;票盐课稍轻,行于东部沿海盐场周边。这些地区多靠近沿海场灶坐落的州县,运盐以肩引为主。票盐运销尚分商运与民运:商运票盐,由专商领票纳课,承运包销;民运票盐由百姓自行领票销售就地住卖。
清代浙引盐的盐路主要是以水运为主,盐场生产的盐运往批验所掣验防止夹带私盐,每个批验所都有专门的盐场引盐,批验所掣验后再沿着京杭运河、钱清江、富春江、瓯江、椒江、黄浦江的水系运往各县,其中路途还要经过杭关、桐庐关、富阳关、严州关、苏湖二府、仙居盘验台、诸暨关等关隘盘验。
位于浙江杭州市萧山南部的所前镇。相传南宋时期,各路盐商聚集于此,成为盐业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据《绍兴县志资料》载:所前以设盐务批验所而得名。明朝在此设绍兴批验所衙门,掌管盐政,镇上设盐号48家,杭、徽、绍各地盐商均集与此,至民国22 年(1933)撤销。所前老街现存200 余米,门牌号上的名字叫“所市街”。老街依西小江而建,有一个弯弯的弧度。街上房子早先集店面、作坊、住宅为一体,有的建筑壁上还留着黑色楷体字写的商铺名字。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南浔靠近京杭运河,南浔成为京杭运河的一条重要的运盐场地。南浔古镇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张石铭本人在江、浙、沪经营盐业,沿着京杭运河段的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都有张家的盐公堂。张石铭的旧居是一个非常大的宅院,前面是中式,后面是西式。风格奇特,结构恢弘,尤其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进口的玻璃雕花,它的精华在于晚清百多年来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式徽派建筑相结合别具一格的特点。
衢州江山县廿八都古镇地处浙闽交界处仙霞岭山脉的浮盖山下,当时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海货、食盐、荔枝等因道路阻隔无法往江浙行销,江浙一带的布匹、绸缎、陶瓷也无法进入福建沿海,自从有了仙霞古道,商贾云集,出现了许多古代集市村镇。独特的移民现象,带来了独特的建筑风貌:湘西的木构、徽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楼檐。
安徽黟县宏村的乐叙堂是汪氏的宗祠,位于月沼北畔的正中,是村中唯一的明代建筑。承志堂建于清末,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它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砖木结构,内部有房屋60 余间,围着九个天井分别布置。
这些因运盐而兴的古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分布于水运交通极为发达的河流交汇口或水陆转运的节点上,大多数以商业老街沿着河流展开为轴呈带状布局,古镇中至今仍有盐运司、盐商民居的遗址及与盐店相关的街道。
2 盐业线路上的多元建筑文化交流与发展
2.1 盐业活动促进建筑文化的交流
清代两浙引、票盐行销地区各有界限,“不得掺越”,运盐线路也是被官府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运盐期限。盐商来往于运盐古道之上,并在沿线城镇长期居住和经营,促进了处于一条运输线路上的城镇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由此,从两浙盐业线路的分区能发现与浙江古代民居的分布关系。如浙西地区的民居受徽州民居的影响较多,风格多与徽州民一致。浙南地区因有仙霞古道等陆运古道的影响,与周边省份地区的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如廿八都形成了以湘西的木构、徽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楼檐的独特风格。
2.2 盐业活动促进建造技艺的传播
明清时期,两浙地区活跃这大量的商帮,包括徽商、浙商、龙游帮、宁波帮等等,这些商人在运盐的路途中,建造大量的民居住宅、会馆、祠堂等,加速了建造技艺的传播,东阳木雕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最初是用于古代宗教佛像雕刻,之后便在建筑装饰用品和家具领域盛行。东阳木雕已融入到了民众日常生活,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与其生产生活相伴生的一种古代建筑艺术品。在南浔古镇的大盐商张氏住宅中就发现了大量的东阳木雕。
3 小结
虽然影响聚落形态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浙盐盐业在我国东部持久不断的经济贸易活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必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浙盐古道对我国东部的传统聚落的形成、建造技术的传承、地域文化传播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