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P模式的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
2020-02-14李刚
李刚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PPP模式是政府和民营企业以特权协议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关系。主要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运营公共服务设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等内容。通过政府和名营企业之间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双方都能够达成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相较于其他的融资模式,PPP模式主要是通过将政府的部分责任转移给民营企业,不仅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而促进政府和企业双赢合作模式的建成。这也是PPP模式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主要特点之一。其次,PPP模式能够项目前期阶段,充分了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政府也可以借助企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而有效降低项目工程的实施风险。最后是政府和企业的风险分配,在初始阶段解决项目风险分配问题,能够极大的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和建成。因此,只有将PPP模式特点和我国当前的实际市场发展情况相结合,才能够使PPP模式在当前项目投融资中发挥最大作用。但在当前PPP模式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存在投资风险高,资金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下文中,我们通过对PPP模式在项目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以期能够促进PPP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1 当前PPP模式的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问题
1.1 项目审批时间长,项目收益风险高
首先在PPP项目审批过程方面,由于公共建设项目多由政府牵头,规划、建设、土地、发改、财政、审计、国资委、法制办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导致项目在签订合同和确定可行性后,审批时间较长,导致前期社会资本对企业建设的帮助微乎其微,但为了保证项目工程能够按期完成,企业在建设中不得不自行垫付资金。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消耗较大,初期的资金垫付就已经将中小型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企业垫付大量的建设资金,可能会造成企业自身的运营和融资问题。导致后期工程建设出现问题。其次是过长的审批时间使得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热度降低,不仅抑制了市场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不利于不利于盘活存量资本,引入竞争机制。再次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在项目实施中,无法按照合同要求执行相应的义务,甚至部分地区政府凭借权利进行强制谈判,使得社会资本无法发挥真正效益,导致PPP投融资模式的开展受限,从而增加企业投资风险。最后是项目的具体内容。由于企业和政府合作内容多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较强,投资金额较大,同时也意味回报周期的加长和固定资产这就过高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出现亏损情况。综上所述,由于投资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参与热度和参与程度难免会有所下降,导致PPP项目投融资模式发展受到阻碍,无法充分发挥PPP投融资模式的真正作用。
1.2 PPP项目投融资活动风险较高
PPP投融资活动的风险主要是对于竞标企业而言。首先是政策风险。由于PPP模式主要是通过合作建设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因此,项目的投融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于企业而言良性的变化能够为企业赢来较为客观的收入,相反,也会使项目的开展难以为继,不仅降低了项目的盈利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投资的多少。因此,政策变化对PPP项目投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是财务风险,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由于政府对项目审批时间过长,企业不得不选择自行垫付,增加了项目建设风险。另一方面,公路建设项目耗资巨大,施工时间过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最后导致施工项目停工等问题。最后是后期的运营与维护风险。公路建设项目在修建过程和后期维护中,较容易出现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后期维护次数较多,导致政府和企业利益分配不均衡。
1.3 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PPP项目投融资作为当前较为突出的公私合营的经营模式,政府也为其量身制作了引导性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开展。但在当前的应到政策和法规中,较多的偏向于政府立场,对企业利益的维护力度较低,从而导致法律效应低下,在很多具体问题与细节方面,都缺乏可行的操作性。其次,PPP模式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工程耗资较大,并且建设交易成本较高,企业项目缺乏风险承受能力,导致项目风险增加。最后是相关纠纷问题的调节方式缺乏。PPP模式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合作与配合,当前政府在合作中屡次出现毁约,拖欠等行为,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追责,给公路建设项目带来极大的负担。
2 PPP模式的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精简流程,拓宽渠道
促进PPP模式的快速发展,首先要从源头上激发企业活力。因此,精简PPP模式行政审批手续,是完成公私合营,达到双赢目的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政府在与企业合作中,要充分借助企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公路建设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坚持该放的放,该管的管,促进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流通。其次,在合作之初,政府要首先保证企业的最低收益,来提高企业竞标的积极性。最后,在公路建成后的收益方面,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拓宽收益渠道,在不影响政府财政资金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促进PPP模式的投融资发展。
2.2 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针对PPP模式在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风险问题上,首先是在政策风险上,一方面,政府在和企业签订合同时,可以对企业提供最低收益保证。避免因为政策等问题给企业带来收益风险。另一方面,为公路项目建设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法律屏障,使其经营过程更加规范化。其次是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加强对财务会计,和财务风险的控制。通过创新自身的财会管理模式,来达成良好的合作,降低财务风险。最后是在后期的维护和运营中,企业要做好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估,并设立一定的承受范围,当实际风险高过承受范围时,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补贴,来保障公路项目的平稳长久发展。
2.3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
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方面,要充分权衡各方利益,建立平等的法律保护屏障,同时,要加强对于合同规范的约束力,避免政府出现不履行合约的行为。
其次,受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期望加入PPP项目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因此,在企业的准入市场中,要完善市场准则,降低企业的项目建设中的交易成本。同时,在对PPP模式项目参与竞标企业中,甄选出竞争力较强,承受风险能力较高的企业,给予充分的市场准入与法律保障。最后,健全地方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企业利益,降低项目成本和项目风险,从而实现PPP模式下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的圆满完成。
3 结论
PPP模式在公路建设项目中,要坚持以最低的成本建设高质量的公路,达到公私合营的双赢目的。大力推广PPP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协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降低政府的财务负担;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