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2020-02-14孙明勇
孙明勇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1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搅拌技术
混凝土依据一定比例标准进行配比以后,应当对其做好相应的搅拌工作,其搅拌速度与均匀程度都会对土木工程的可靠性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技术:①对混凝土水灰比是否满足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在开始施工的前期阶段,利用专业设备对混凝土的砂石、石灰等相关材料的使用量做好检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检查好混凝土拌合料和料的坍落度,以此来降低混凝土坍落情况出现的概率。②混凝土如需运输车的输送,搅拌时间一定要不少于30s,假如混凝土的级别大于C50级,那么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应当掺合膨胀剂等相关试剂,以此来增加搅拌的时间,为混凝土搅拌技术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创造有利条件。
1.2 运输技术
①在装混凝土材料之前,应当提前把罐内积水清理干净,减少积水与混凝土材料混合在一起,以免对混凝原有配料比例带来不利影响。②在开始卸料的前期阶段,运输车应当事先对罐体进行快速搅拌,时间应当不少于25s,然后才能卸料。倘若混凝土存在较大的坍落度,那么这个时候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试验工作,详细记录结果,直到充分搅拌以后才能进行泵送操作。③当混凝土材料被输送到指定地点时,相关人员应当把罐体车停放在光滑的路面上,倘若有临时的坡道,那么一定要做好牢固处理工作,为增强混凝土运输期间的有效性提供应有的保障。
1.3 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①人工浇筑;②依赖于机械进行浇筑。
如果想要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那么建设单位一定要利用机械进行浇筑,如使用混凝土泵等。浇筑期间一定不能发生中断的情况,同时还要对浇筑层次予以高度重视。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模板标高加以明确。在进行浇筑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刚度、和易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检查,同时还要对四周是否存在影响浇筑的因素进行确定,如杂物、淤泥等。假如有,那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干净。除此之外,相关人员使用混凝土泵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混凝土表面很容易衍生出凹凸不平的纹路。所以,一定要灵活运用振动捣实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渗漏现象发生的概率,为增强混净土的密实性提供应有的保障。倘若因为浇筑期间发生中断而致使混凝土没有较强的连续性,那么应当结合具体状况预留施工缝,为浇筑作业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建设时,如果施工技术出现失误,则会使其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大大提升,混凝土施工作业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在进行具体施工操作时需要必须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有序完成施工作业。在具体施工作业时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运输人员在进行混凝土运输作业时花费过多时间,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蒸发大量水分,使其坍落度降低,进而损坏混凝土表面导致质量问题产生。②现场施工人员在具体浇筑混凝土时工作速度过快,同时,在振捣混凝土时均匀度存在不足,进而影响混凝土密实度,使其在后期施工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③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施工时,模板刚度和强度存在不足,会使其模板变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使结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
2.2 外界环境
大多数公路工程都需要在室外完成施工作业,而室外温度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自然环境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公路施工手段和施工材料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果公路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则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甚至延误工期。在此过程中,温度差异会使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混凝土受到季节温差或昼夜温差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效应,进而产生质量问题。
2.3 塑性收缩质量问题
这一类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在混凝土塑料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的。塑性质量问题常为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特点,呈龟裂状,一般来说深度较浅,不超过50mm并且多出现在混凝土表面。塑性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三四个小时内没有使用相应的材料进行表面覆盖,尤其是平板结构,受高温天气、大风天气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模板吸热过快、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热高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强度过低,难以抵御这种变形应力,从而导致塑性质量问题产生。
3 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控制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而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能够工对程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首先,在采购混凝土材料时,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基于施工现场具体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材料采购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建设需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产品质量,如果发现违规材料,需要立即退回,对材料合格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部门的合理构建,有效核查采购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其材料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在制备混凝土时,必须严格基于材料配比标准展开具体作业,保障水。水泥和石子等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混凝土能够实现最佳状态,严格基于现场具体情况科学调整材料配比。
3.2 科学改进施工技术
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科学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荷载问题导致公路物出现次应力质量问题。为了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更为有效地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明确,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干扰因素,构造特点及其具体位置,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钢筋下沉也会使其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进行该部分作业时,需要确保分散放置,有效减少混凝土负荷。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保证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定期组织现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现其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合理丰富,保障其综合素质,确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有效避免产生工程质量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这期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完善,对现场工作人员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规范要求,从而实现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3 强化成品养护工作
在进行房屋工程建设过程中具体应用混凝土施工时,不同环境因素会对其成品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导致出现各种问题。基于此,施工单位在具体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时,必须对其混凝土成品进行科学养护。养护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铺满草带或塑料薄膜,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定期进行湿润程度检测,保证混凝土水分。在日常进行养护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其表面薄膜的完整性,在发现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或薄膜没有实现完全覆盖时需要立即补充水分,需要保证薄膜覆盖时间达到两个月以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成型混凝土实施科学有效地保温养护,避免温差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出现降雨天气时,需要合理遮盖成型混凝土,同时还需要保障排水作业,避免基坑内部进入雨水,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如果外界温度升高,还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办法对其混凝土进行降温作业,避免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