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科学防控策略

2020-02-14勾友明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养殖业疫病防疫

勾友明

(秦皇岛市抚宁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66300)

农村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直接的关系着基层地区畜牧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和畜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 就目前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现状而言,在防疫理念、防疫技术以及防疫机制等不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以及不足之处。 应当深入分析各种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提升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1 农村动物疫病的防控现状

1.1 动物养殖环境较差

就目前我国农村动物养殖的现状而言,养殖的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以散养为主,基层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落后,依然选择传统的养殖方式开展动物养殖。 动物的饲养环境较差,传统养殖模式当中,动物养殖的密度较大,没有及时清理污染物,进而使得大量的病原体产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几率。 与此同时,部分基层养殖户为了能够减少养殖的投入成本,选择存在质量问题的饲料,不仅无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还会严重地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发展,降低动物的抗病能力,影响动物制品的产量以及品质。

1.2 防疫措施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动物防疫机制不够健全,整体水平普遍较低,相比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落后性, 使得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与理念很难得到有效地传播, 这便导致大部分基层地区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时候依旧选择传统的防治措施,但是,传统防治措施早已无法有效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现代化动物养殖的标准与要求。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所建设的基层疾病防疫站依旧不够健全,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防疫手段比较落后,防疫工作的相关人员整体工作水平较低, 进而直接影响到基层动物疾病的防疫效果。

2 科学的防控策略

2.1 转变养殖理念,创新养殖模式

农村地区为了能够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促进养殖业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应当重视基层养殖人员养殖思想与观念的转变, 相关部门以及单位应当重视以及落实培训以及宣传工作,针对现代化的防疫知识以及手段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等方式提升基层养殖人员对现代化防疫工作理念的了解以及掌握, 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开展疾病防疫工作,提升防疫工作的整体效果。 同时,基层的养殖人员还应当通过电视、广播以及宣传层等途径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防疫部门开展有效地防疫工作, 不仅应当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与洁净,同时还应当重视以及落实饲料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为动物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提升养殖水平,推动畜牧养殖业的长效发展。

2.2 建立健全疫情的有效防控机制

疫情防控机制的健全性直接关系到疫病防疫工作的治疗与效率,农村地区应当按照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防治体系,增强监测管理力度,健全基层的疫情防疫站,优化防疫站内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定期针对相关防疫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应当定期开展科学的考核,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视性。 按照疫情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防治措施, 提升疫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性,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 明令禁止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疫苗,严格控制疫苗的生产与流通过程。 制定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免疫工作流程, 定期进行农村动物的检测与摸查工作, 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找出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解决,定期反馈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2.3 加大生态养殖的发展力度

推动生态养殖的发展,合理利用养殖业的粪污,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物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同时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其不会受到破坏,与环境能够相辅相成。 其次,应当将养殖业和种植业充分地结合起来, 种植出的农作物能够作为动物养殖中所用的食物,而动物养殖中所产生的排泄物则能够用于农作物的浇灌,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 最后,应当建立示范性养殖基地,科学地处理动物排泄物,不仅提升饲养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还应当强化疾病防疫工作的水平,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 结语

基层地区的养殖业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基层养殖人员应当提升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实施科学化的防疫措施,提升基层动物养殖防疫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基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业疫病防疫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