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2020-02-14柏林
柏 林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可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高效监控要求。此外,该系统的应用,还能节约很多的人资资源,减少资金和时间的支出,在对工作效率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对建筑设备的运行期限也给予了保障,使其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该系统还能有效调控好内部温度以及外部温度,符合恒压力供水的要求。对于环境因素的调节,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迎合了使用者提出的全面性需求。
1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构成
智能建筑当中对于该系统的应用,是科技发展,信息整合的必然趋势,由系统集成中心、自动化系统以及系统化系统等共同构成,内部的部件非常繁杂。其中,需要重要提出的便是,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很多以往自动化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1]。PLC控制技术满足自动化控制系统调控的需求中,可保障每一项电力设备的运行及执行装置依照要求有序操作。另外的计算机控制装置,在对数据进行采集,决策信息,控制系统控制的过程中,可实现系统最佳的控制性能,并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2 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
2.1 电源要求分析
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构成部分便是电源的配置。因为在建筑当中,会应用非常多的大功能电器,如电动机以及变频器等。所以,对于电源的设计,需要对系统的整个用电负荷给予确保。一般I类电源设计,在满足UPS设备的条件中,可应用树干式,或者借助放射式,保障电源的供电需求[2]。针对II类电源设计,可应用临近电源的形式。在满足CPU控制设备的电源设计条件中,要维持好大于72h的运行时间,这样才可对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
2.2 控制器要求
系统的核心部分便是控制器,被称之为系统的大脑。在系统中,应用控制器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基于电源可以对用电负荷的基础要求给予支撑的前提下,需要使现场的控制器符合相应的系统设计指标。其一,现场控制器,不能靠近线路、管道和强电磁干扰的环境,只有保持好距离,才可保障现场控制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其二,现场控制器,例如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输入以及输出,要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提出的设计要求给予满足,预留的余量要大于20%。其三,设计控制器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管理方式不可忽视,其中有调试功能,安装设备以及之后的维护工作等,有益于更好有效的实施自动化管理。
2.3 布线要求
在电源布线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与基本的布线需求相符合。网络通信,可满足布线灵活性的需求,布设信号线需要对应用的电缆严格控制,从而对分槽式信号传输线路完成,以便对系统的运行的整体可靠性给予保障。
3 能建筑中不同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
3.1 给排水系统
智能建筑当中应用的给排水系统分为两种,其一为排水系统、其二为给水系统。对于这两部分的应用,要满足传感器以及水泵的要求才可实施相应的作业。给水系统当中,有三种形式:1)气压罐方式。2)高位水箱方式。3)水泵给水方式。统排水当中,排水工作需要借助重力完成。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对实施监测参数,需要在水泵当中安装好传感器,可实现进一步控制水泵的需求。同时,水泵的最低水位,溢流及气泵液位的操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需要安装在水泵中的传感器中。
3.2 通风和空调系统
针对建筑室内当中的通风系统,最要注意的工作内容便是,对室内的CO,CO2的浓度进行监控。无论哪种气体浓度超标,自动排风系统都会自动开启。应用动风机排除被污染空气,可对空气产生非常强的净化作用。不但这样,还可吸收室外的气体,之后将其在室内排放, 可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在当前的建筑当中,空调系统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应用,其中包括:1)局部式,2)集中式,3)半集中式。在对水温进行冷却控制及控制启停设备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制冷功能控制。但是控制风速,电动闸门,风机盘管,也同样需要注意,要做好系统的控制工作[3]。
3.3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需要提供的电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非常严苛。在设计中,要安装相应备用电源,以免有突发事件产生时,可保障供电系统的有序实施。此外,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是比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工作人员要确保变配电监控系统起到良好的监视效果,明确掌握好相关参数。此外,还要监视好电量的准确量,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可对自动化系统的顺利开展给予保障。
3.4 照明以及动力系统
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及电梯动力设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注重节能化。但在当前的建筑中,并没有做好节能工作,照明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是整个系统的用电量的35%。所以,相关的设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 结 语
总之,智能建筑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普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一系统的设计要求,因为应用的广泛性,所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为了使人们的生产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还需要针对设计要求和理念给予完善,以便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