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2020-02-14周庆龙

建材与装饰 2020年6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周庆龙

(南京普兰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0 前言

安全工作是任何一个行业生产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性等特点导致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管理的好坏是建筑施工单位信誉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施工质量的最终体现。虽然目前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但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之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技术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法律法规都是为了约束各方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各自的生产活动,各项规章制度的健立健全能够很好地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施工作业流程等进行约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安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标准有所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地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有一定的缺失,而一些建筑企业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也仅仅停留在整体框架之内,并没有全面的解析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程度不够,实际的工程施工也不能对安全管理制度完美执行,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业的整体发展也存在阻碍。

1.2 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思想认识上也麻痹大意,再加之操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比如在脚手架工程中,架子工嫌麻烦不正确佩戴安全带;吊篮内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或未将安全带锁扣正确挂在独立设置的安全绳上等,在未采取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未到位的情况下就违章施工,这都是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的体现。

1.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缺乏

部分施工单位为压缩工程成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采取减少对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投入,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舍不得投入人工、费用,抱有侥幸心理、拒不整改。在施工中为降低成本,租赁或采购一些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且不能定期进行检测、保养、维护,不能给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等都会给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1.4 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为未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包代管,向施工项目部派驻不具备执业资格要求的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未对特殊工种及分包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查,未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的安全检查、整改流于形式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安全监管不到位

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监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并未发挥自身的职责,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大都只是表面功夫,未能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改进,或者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常常顾及建设、施工单位的意见、情绪,犹豫不决,不能快速下达“工程暂停令”和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监理报告”,任由事态发展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对于监理所下达的整改通知并未重视,一些小毛病也为进行改正,而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整改结果缺乏关注,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文明生产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设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此,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依据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会议,加深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并引入一些安全事故案例,使施工人员明白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的道理,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如此才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在过程中要强化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验收工作,加大安全管理资金、设施的投入,坚持长效管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

2.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整个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进而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首先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充分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全预防方案,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的进行改进。最后,要深入的贯彻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事,并根据整个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进而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2.3 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有相应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对整个工程流程加以管理。然而无论是对于安全设备的更新,还是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建筑工程的承包商,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力度,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从根本上做好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4 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力度及内部绩效考核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是必可不少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配备专业的安全员,不定时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还可以进行随机的抽查,从而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例如,安全员可以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对脚手架等的搭建进行安全检查,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带,施工现场是否禁明火等等,这都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同时,内部考核、激励制度同样至关重要,要将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打人情分,发挥考核的真正作用;对一些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勤恳、务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奖励,而对于那些在工作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自由散漫、玩忽职守的施工人员,要对他们予以严格的通报批评、教育,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能有效的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为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2.5 积极创新安全生产技术

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质量,还要积极地运用创新的安全生产技术,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入到施工中,从而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对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有针对性的进行事故的规避、预防。例如: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坍塌、机具伤害这五类事故是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占安全事故总数的90%以上,施工单位要有针对的制定预防方案,从而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6 强化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要严格审查施工、监理单位的人员资质、资格与到岗情况,要依法办理各项建设施工许可手续,自觉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独立、自主的处理监理工作有关事项,在施工前审查总分包单位(含劳务分包)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分包合同、主要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情况,完善相关手续。施工过程中应巡视、检查关键构造节点是否按专项方案施工、验收,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打击和整治建筑施工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在建工程存在严重隐患的施工项目,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制止。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各部门要多举措、齐抓共管将项目安全平稳推进。作为相应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为建筑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应对探讨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