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观念
2020-02-14张宇航
张宇航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1)
自人类开始不再受生存压力之时,美学观念开始慢慢发展,从对人自身的装饰开始,首饰,外部衣物的设计等等。再到后来人类对于建筑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保护环境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建造设计,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建筑,再到中国的宫殿建筑无不体现着美学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再到如今的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人类对于美学的追求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建筑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杆,如何在新的时代对美学与建筑设计进行创新,是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
1 建筑设计中美学的意义
1.1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能够体现不同时代,文化经济的特点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更是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地方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表现上,而在建筑的表现上更是明显与突出。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所表现的是对于神,宗教的推崇,在建筑表达上通常都是集中穹顶,几何形体以表达对于神的崇拜。而在同一时期的东方中国古代则是表现的是宫殿建筑,推崇对于统治者的崇拜与臣服。因此,建筑拥有十分强烈的时代色彩,文化气息,它是随着时代变化,文化变化的。有时一个建筑就能表达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特征,可以说建筑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1.2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能够体现时代的审美取向与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建筑作为其中的受益者,对于科技发展与施工技术的的提升更是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建筑的美学分析可以分析出那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驱使审美取向发展的动力之一。所以我们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的分析可以对时代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有一定了解。
1.3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能够体现建筑的使用特征与价值
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分析我们也可以对一个建筑的使用特征进行探索,比如对建筑的材质,形式,装饰,构造等进行分析来对它的功能进行定位。但是同时建筑作为对人类进行服务的工具之一,其功能的实用性是评判一直建筑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美学集中分析,体现着建筑实用性与建筑设计美学两者相互关联影响的关系。
2 建筑设计中美学的原则
2.1 建筑设计美学中的规律性
一个建筑设计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看这个建筑在城市中所占有的资源环境与周围人能否更好结合形成良好的统一协调关系,它不仅要提高城市的形象品质和体现文化特质,更重要的则是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每个人对美学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不管实在建筑上,而在生活上对于衣服,人的审美更是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在建筑中的美学使用原则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遵循这样一定的美学规律才能体现出建筑所能表现的美学特征:①对于建筑形体的规律性最明显所能表现的则是几何的特征。几何作为建筑形式最明显的特征,从古希腊时期的圆柱,拱门,再到帕特农神庙中的黄金比例的体现都是几何形式的体现。而在古埃及时期的金字塔单体建筑和整体空间布局更是几何形式最完美的体现。②美学中有着明显的主次关系,需要对一个建筑中的不同部位有着轻重关系的表现,才能突出重点表现建筑美的点。③形状与尺寸。形状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尺寸之间相互咬合能让建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让每个部分都表现得恰到好处与自然。④色彩作为建筑外部表现美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建筑中色彩的运用与色彩的规律,才能更好的让建筑与色彩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风格表现。⑤材质的选择与使用规律也会让建筑产生不同的美的感受。统一的材质加强建筑的统一性,细部材质的表达则可以用在一些建筑细部或者建筑设计中亮点的表达。但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材质与色彩的关系,处理好色彩与材质的搭配才能更好的表达其效果与设计。
2.2 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均衡性
任何事物不管是建筑还是人都强调一个均衡与协调。中国古代有阴阳调和,强调一切东西都应适当不应过多或过少。建筑设计中要强调材质,高矮体积,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的变化等等,在建筑外观上则是要强调内外的统一与和谐从而达到一个均衡,让均衡体现在建筑的中心,达到均衡之美。例如:中国传统皇家建筑追求在平面布局上的对称体现,在材质,色彩,建筑形式的统一形成皇家建筑群体的均衡威严之势。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则需要寻求不同设计要点的主次关系,寻求主次均衡表达的设计重点以引导使用者。
3 结语
现代建筑设计的教学中虽然已经开设了美学的课程,但是深度还需要加强,除了在理论上的美学探讨,在与社会的接轨中具有很深的潜力,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设计中美学体现。同时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传播和宣扬美学文化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全民的美学素质,养成全民的美学概念形成基本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