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探析

2020-02-14白树文

建材与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屋顶花园教学楼底层

白树文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

0 引言

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更多的公知提出:人类在交通工具中的时间缩短,但是在移动中花费的时间增加,因此在信息与建筑水平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满足学生对于交流的迫切需求。当前的高校大学生需要交流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要长的多,因此在进行高校教学楼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首先考虑学生沟通的需要再考虑学习的需要,把这个概念当做设计教学楼交往空间的原则。

1 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概念

交往空间是人们进行互相沟通交流与传递信息的场所,人们在社会上需要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契合社会、文化与心理的人性空间。教学楼中也需要进行交往,然而自习室、实验室以及办公室等职能比较强的场所并不适宜大学生进行日常的交往和沟通,因此需要设计公共空间,并把公共空间当做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更需要的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场所往往在自习室、实验室这些场所的外面,所以提出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的概念十分必要,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自由交往的场所。

2 教学楼的整体设计原则

教学楼中的交往空间一些是专门设置的,也有一些是在扩建中将新老建筑连接处的多余空间改造而成,无论如何都应当与教学楼的整体设计布局与风格协调。当前高校的设计风格各自大同小异,大都强调平面布局的形式,但是平面布局的形式往往限制了建筑的功能,一条走廊和两边教室的布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交流,没有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近年来的建筑打破了传统的呆板模式,使得设计更加人性化,比如笔者在山西某大学的教学楼设计中就采用了模数式的设计方法,设计80×80的网格作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式设计,将不同的学院联系起来,形成独立而又一体的形式,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于较差,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外部体型与立面能够反映内部的空间特点,是建筑设计完工后的最后处理,建筑体型与立面的设计应当贯穿整个建筑的始终,除了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功能要求等意外还必须符合建筑造型与构图的一些规律,比如完整均衡、变化统一等等。

3 教学楼交往空间的多样性

3.1 通过交通空间丰富交往空间

交通空间是建筑空间的连接与转换处,它具备成为建筑趣味点的条件,比如走廊能够结合环境、楼梯可以产生上下空间的对话,吸引学生停留与交往,抛开空间的灵活布局和丰富的造型,就交通的空间也可以对高校教学楼的内部交往空间进行扩充。通道除了能够放置各种设施和交通外,还能够积极引导交往活动的发生,比如在走廊内放置书架,提供了老师与学生停留与交往的条件。

3.2 通过共享空间丰富交往空间

建筑的一些中空部分或者能够从顶层一直贯穿到底层的结构都能够当做共享空间来使用。这些空间在教学楼中能够更好地提供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空间并提高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意愿。这些共享空间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焦点,因为无论是空间也好,人流也好都可以满足学生进行活动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作为联系中枢,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室内到室外的过渡空间,它也是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最初认知。共享大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的沟通和联系,也能够满足人们交往和休息的需求。比如一些大学的教学楼中庭的共享空间能够满足开展大型活动的需要,同济大学的建筑学院C馆就是一个很大的案例,它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思想交换和情感交流的场所,也丰富了教学楼的空间形状。

3.3 通过底层架空丰富交往空间

“新建筑五点”概念中的一条就是建筑物的底层架空结构,建筑的底层架空指的是去掉建筑物底层的全部或者部分维护结构,一般没有具体的功能,加入的是绿化和休息的设施,当做人们的公共活动空间,现代建筑业常常使用该形式。这种半公共空间使人精神放松,唯一的缺点是这种结构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天气寒冷的时候往往人们不愿意逗留,因此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浪费。

3.4 通过屋顶花园丰富交往空间

屋顶花园可以美化环境、改善气候,也能够为建筑物的使用人员提供更好的空中户外交往活动场所,在屋顶花园,人们可以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感受。师生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一边欣赏建筑周围的美景,因此充分利用屋顶进行空间交往的扩大,放置一些活动休息设施,使其作为交往的场所,让学生和老师们愿意驻足交往是很有意义的。屋顶花园高度较高,空气清新,光照良好,因此是接近自然的最好场所,当然屋顶空间对于天气的变化也是较为敏感的,因此设计者应当恰当安排。

4 内部交往空间的参与性

高校教学楼的内部交往空间使用主体是在校的大学生,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心理复杂、开放和自主的特点,有很强的参与和创新意识。设计师不能够完全确定交往空间设置的位置和内容等,因此需要对使用者进行调查与分析。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创造不同性质、功能和特色的交往空间,分析与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把握好空间、天气等因素,为师生创造舒适的交往场所。

5 结语

设计师应当根据师生的行为习惯、交往特点与空间、环境等因素对高校教学楼的交往空间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符合大学学生需要的交往空间,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更优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屋顶花园教学楼底层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呼噜猫的屋顶花园
南京最美“网红”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与植物配置探究
屋顶花园在城市中的运用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