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牛结节性皮肤病

2020-02-14李梅香刘烈发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李梅香,刘烈发

(1.南昌县广福镇农业农村办,江西南昌330205;2.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2019年8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病研究中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确诊我国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1 病原与危害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除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外,该属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羊痘病毒属成员间的亲缘关系很近,三者间存在交叉免疫保护。

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在55℃2h 或65℃30min可灭活,在坏死的皮肤结节可存活33d 以上,皮肤结节中的病毒在-80℃可保存10年。病毒对酸、碱及氯仿和乙醚敏感,对苯酚(2%)、次氯酸钠(2%~3%)、卫可(2%)等敏感。

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在5%~45%之间,病死率最高可达10%[1]。牛发病可导致机体消瘦、公牛不育、母牛流产、泌乳牛产奶量显着下降、皮张无法利用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

2 流行现状与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1929年首次在赞比亚被发现,此后逐渐向北扩散,主要流向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1988年传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埃及,逐渐遍布非洲的多数国家。1989年从非洲大陆传入中东的以色列,并不断蔓延至该地区的科威特、巴林等10 多个国家,2013年传入土耳其,2015年传入欧洲的希腊和俄罗斯,2016年在欧洲继续蔓延,先后传入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2],2019年传入我国新疆地区。

病牛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牛唾液、眼鼻分泌物、精液、皮肤结节痂皮等都含有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该病能感染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牛;主要通过蚊、蝇、蠓、虻、蜱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多发生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可通过相互舔舐或舔舐发病牛的结痂发生传播,也可通过舔舐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污染的饲草、垫料、饮水等传播,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该病直接接触传播能力有限。

3 主要症状与诊断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跟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感染的病毒量有关。体温升高,可达41℃,可持续1 周。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奶牛产奶量下降。精神消沉,不愿活动。眼结膜炎,流鼻涕,流涎。发热48h 后皮肤上会出现直径10~50mm 的结节,以头、颈、肩部、乳房、外阴、阴囊等部位居多。结节可能破溃,吸引蝇蛆,反复结痂,迁延数月不愈。口腔黏膜出现水泡,继而溃破和糜烂。牛的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导致动物不愿活动。公牛可能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发情延迟可达数月。解剖病变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有结节病变[3]。

该病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与牛疱疹病毒病、伪牛痘、疥螨病等临床症状相似,需开展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4 防控政策与措施

4.1 国外防控措施

欧洲各发病国家及欧盟高度重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采取了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希腊发生疫情后立即在南部和岛屿地区实施紧急免疫,建立缓冲区并逐渐扩大免疫范围,同时采取全面扑杀政策,限制动物移动,控制媒介,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开展宣传培训。除采取上述措施外,保加利亚还强化了临床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并用同源疫苗在北部和东部进行了预防性免疫。阿尔巴尼亚禁止了活牛及其产品进口,实施全面免疫政策。俄罗斯则采取改良扑杀政策,即仅对发病动物进行扑杀。非洲和中东等老疫区多数国家采取改良扑杀,甚至不采取扑杀政策,导致疫情持续流行,成为地方流行性疾病,使得短期内难以根除[4]。

4.2 国内防控措施

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暂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对于该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保障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2.1 开展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经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 倍剂量的免疫措施,与曾发生和正在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相邻的地方,可对牛群进行免疫,建立免疫带。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受威胁地区,可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

4.2.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牛的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提高场所生物安全水平,采取措施避免吸血虫媒叮咬。

4.2.3 加强日常监测排查。加强对牛群进行的监测排查,对高风险牛只全面排查,排查中发现典型临床症状的,要立即隔离发病牛并限制移动,开展临床鉴别诊断,并及时采集病牛皮肤结痴、抗凝血、唾液或鼻拭子等样品送检。

4.2.4 妥善处理疫情点。扑杀并销毁疫点内的所有病牛及其产品,并对所有病死牛、被扑杀病牛就地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杀灭疫点内的吸血虫媒;对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禁止易感动物出入。

4.2.5 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对各级畜牧兽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对牛只养殖、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提高从业人员防治意识。

猜你喜欢

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