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慎防体位性低血压

2020-02-14上海安达医院王仁忠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7期
关键词:卧位低血压体位

●上海安达医院 王仁忠

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最初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或卧位收缩压≥160mmHg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对于那些血压基线较底患者,在站立位时收缩压<90mmHg时均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明显下降,而引起头晕、疲劳、视力模糊、认知障碍、头痛和晕厥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年龄大是发病主因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可能与年龄增长,机体衰老导致各种反射机制钝化、周围血管硬化、迷走神经功能不全有关。同时,年龄的增加会使得老年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但心肌细胞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并没有增加,老年人容易在体位改变的初期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除了年龄因素,疾病和药物也与体位性高血压有关。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氏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严重颈动脉狭窄、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梗阻性心肌病、严重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能够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吩噻嗪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中也可见高血压患者卧位血压偏高,但立位血压明显偏低,甚至起床即晕厥的情况。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选择,应注意选用不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

治疗首选非药物,祛除致病因素很重要

对于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更换或停用相应药物;治疗原发病,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只有当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选择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包括:

1.血管收缩剂,如米多君,为直接或间接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通过促进远端肾小管钠的吸收,增强血管对循环内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3.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可降低前列腺素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增加钠重吸收,导致体内钠潴留,改变血管壁张力,直接激活交感神经。

由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具有升高卧位血压的不良反应,所以应避免下午或长期使用。

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中药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等。

体位性低血压的保健措施

1.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穿弹力棉、采取物理对抗动作如腿交叉、弯腰、下蹲、抬高床头10~20度;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高盐饮食、避免和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3.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4.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

5.应平衡膳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猜你喜欢

卧位低血压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