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2020-02-13李玲玲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3000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303
周 岩,李玲玲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3000;.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303)
近年来,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已走上正规发展之路。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影像诊断在临床实践诊疗中已不可或缺、密不可分。影像科住培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及影像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必经途径,科学规范的培训制度将使受培训者终身受益。影像科特点是学科专业多,专科诊断病种庞杂,设备及技术更新快,应用PACS网工作等特点。结合专科细化发展实际及多年带教经验,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联合导师制全程负责学员的培训和管理的教学模式与培训管理方式,得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1 加强医学人文培养及应急突发情况处理能力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将住院医师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病患照顾能力、医学知识、临床工作中学习与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职业精神和在医疗系统中的执行能力。在参与医院统一岗前医德培训后,再并结合医学影像中心具体情况,对造影剂过敏反应处理及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心肺复苏及危重症患者抢救等进行专人培训,要求每位学员实际操作与演练,并打分考核。通过以上培训加强学员医德素养及职业道德建设,同时提高应急突发情况处理能力,为以后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制定科学轮转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深入推进。基于医院在本地区学术地位,规陪人员较多,有单位职工、外单位人员以及应届医学毕业生,不同来源学学员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培训成效,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于医学影像专业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需要在各专业组按照培训手册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实践。除了日常报告书写外,还要求学习X线、CT、MRI操作和成像原理及放射防护,并根据学科特点特安排以器官、系统的CT三维重建技术,包括骨关节系统CT图像三维后处理、肺小结节三维重建、结肠低张造影、冠状动脉等大血管成像等。带教导师根据学员在技能操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出一对一指导,并基于部分外单位学员学习重点,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轮转安排。
3 基于专科细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医学影像本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优势在于对临床影像理论进行充分整合,并能对同一类疾病提供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分析病变及总结特征性影像征象,便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并能为临床提供最合理检查方式。2012年吉林市中心医院为适应国际化大趋势,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将影像中心分为头颈脊柱五官组、胸部骨肌肉组、腹部专业组、冠脉血管组,并以此将住陪学员按照各专业组进行专业、系统地培训。通过各亚专科横向联合、纵向深入梳理与完善,使之建立起整体、科学、综合的理论体系,提高岗位胜任力。
3.1 各专科导师定期进行三基培训
刚进入规范化培训的影像专业学员,往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脱轨,给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有必要细化培训方案,做到针对临床实践应用的授课模式。基地影像中心设有专职规培秘书进行排班管理,每周一安排一名带教导师轮流讲课1 h。按照本科室五个亚专业组进行循环讲授,对常见疾病从病因、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及特征性影像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进行全面讲解,帮助学员短期内有的放矢地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完成影像诊断实践。
3.2 基于PACS系统,将三基培训理论与专科细化实际病例联合应用
按基地轮转计划,对于学员均有在PACS网进行临床病例书写要求。并细化地体现到规培轮转手册里,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需要多少例报告书写,均有数目上的具体要求。由代教导师进行审核,由专人负责定期抽查每位学员书写诊断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员及导师,作为年终优秀导师、优秀学员评比的重要参考。通过规范日常影像诊断报告书写与督促机制的建立,使学员从理论了解到熟悉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病史、影像主要表现及典型征象、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有效提高了住院医师诊断水平与临床思维能力。
3.3 参与早读片疑难、典型病例学习讨论
每周二至周五早晨8—9点进行1~2种疾病早读片病例汇报,由科室秘书对规培学员进行统一排班管理。要求学员选取当前所在专业组典型或疑难病例进行病例汇报,并提前1天通知汇报病例住院号或检查号,便于其余学员与带教导师提前预习与查阅资料。第2天汇报人员对所选病例采用PACS网进行现场解读和分析,其余住院医师轮流发言,针对病例提出自己分析思路、诊断意见与鉴别诊断等,再由带教导师通过现场进行解读与分析。通过学员回答与反馈,导师进行针对性提问,并理论联病例实际,分析与解读影像诊断中存在诸多“同影异病”和“同病异影”病理征象。同时学员提出疑难困惑问题,导师进行一一解答,最后汇报人用PPT形式集中展示已查阅的资料,早读片参与人员共同学习、探讨。通过病例汇报使日常教学过程中较难理解或抽象的问题客观化、具体化,学员提问-导师解答,导师提问-学员解答,双向交流模式,明显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学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导师在答疑解惑中要不断查阅资料与病例总结,对导师业务素养提出较高要求,也是一种激励导师学习进取的机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 导师制应用于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教学实践
导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第一责任人,全面掌握着学员工作规范、业务素养、人格完善等各个环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导师制能更加深入了解学员理论基础水平、性格品行与学习重点,做到因材施教,按需培养,以提高学员人文素养、业务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员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员精神生活状态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整体发展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时效性原则,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全面培养。建立以导师制为中心的全面负责制,建立规范的导师制度,指导方式灵活,使学员业务技能、文化理念、价值传播得到有效分享与传承,重视时效性。学员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培育出优秀的医学储备人才,这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提升,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多年来,基地采用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并结合导师制的教学方法,使常规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学员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学用结合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高素质医学队伍,符合医学人才发展规律,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