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2-13王洪艳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师卫生基地

李 环,曲 莉,张 晶,王洪艳 (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2016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未来社会对预防医学学生需求首先要求是应用型[1],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2]。因此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不但存在着古老的尘、毒、物理因素的危害,而且诸如IT行业、职业紧张、职业转嫁新的职业卫生问题不断涌现,这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我校预防医学的师资、设备等发展,提高预防医学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业实验室的组成无法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直接接轨;教师的理论专业与实践工作脱轨;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等等,这些都影响着预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培养预防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研究表明在本科阶段,采用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等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亲身参与公共卫生实际工作,将校内课堂、教材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现场实际,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4]。所以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外联合,弥补校内教学不足,提高预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 传统教学模式与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的对比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校内教师或者学生实习期间由基地教师单独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多年来,通过学生基地老师的反馈、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评价、公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目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样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①校内教师大多数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操作技能和实践示范能力方面能力欠佳。另外,校内老师没有疾控中心或职业病防治的实际工作经历,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自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应急能力。②实习基地老师实践能力较高,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基地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欠佳,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涣散,这也影响了整个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

2 “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中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校内教师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存在,导致学生缺乏现场的实践能力。另外在现场调研过程中需要和相关人员沟通协调,但由于校内老师在传统教学中无法给予学生切身实践的与人打交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因此,有专家建议医学类高校对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应加强和卫生防疫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由疾控单位经验丰富、工作资质高的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与到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过程,并指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和相关人员的沟通,利用自身所学知识积极、认真地对待工作,从而使学生通过实训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5]。“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即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来完成教学工作。校内老师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组织管理,基地老师老师负责实践技能的操作和指导以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有效地弥补了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的不足,发挥其长处,提高教学质量和公卫实践操作能力。

3 “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构建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既要与理论课程相适应,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我们为了充分体现“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在编写2018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实验大纲时,及时与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探讨,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一些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内容由学校老师来完成,而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要求、实施环节由校内老师和实习基地老师共同来组织。比如我们设计了综合性实验项目“某粉尘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由校内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提出主要的知识点:此环境中存在的几种主要职业有害因素,各种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方法,职业危害,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习基地的老师在参与这个项目中,要提供作业场所的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环境检测数据如粉尘浓度、噪声强度,作业人员的健康资料如历年矽肺的检出率等材料,完成对这个试验项目的编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由校内老师利用4学时的时间带领学生复习有关粉尘、噪声、工效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关于粉尘、噪声采样的布局原则,仪器的使用等基本操作技能。之后由基地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现场(编写项目时初步拟定吉林市的热电厂、碳素厂为采样现场)进行样品的采集,并查阅了工人的健康监护档案,完成了现场的实践工作内容(此为4学时)。采集样品后,再由校内老师和基地老师共同带领学生进行样品的分析测定,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尘肺病例、噪声聋病例的分析,完成了对该实验项目的综合分析评价。

4 “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考核方面的构建

实验教学目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考核也是学生成绩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模式的成绩一般在校内,老师仅凭学生实验课的出勤、实验结果或是实验报告质量来确定最终成绩。而实习期间,基地老师也仅凭学生的日常表现给出成绩,不能突显某个学生或者某个操作的能力。“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由于校内外老师共同参与整个实验项目,对一些具体的实验知识点如样品采集和处理,仪器调试和使用方法,试剂配制、实验结果分析等都能明确要求,也就能系统地按照项目、按照知识点给予学生评价。而且运用“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置身于身于企业现场的实际环境中,亲自进行现场实践、环境监测、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学生与现场调查人员的沟通,所以在考核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团结、沟通、协调等岗位胜任能力的考核。这一方面的考核也符合预防医学的专业性、社会性和群体性能力培养要求[6]。总之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感性认识并积累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实习基地加强协作,采用“校内外双师制”教学模式,不仅使校内教师的知识体系紧跟职业卫生工作实践,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而且使学生的理论课堂学习与职业环境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职业卫生及其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育教学与公共卫生实践需求密切结合,符合了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要求,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双师卫生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