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2-13龙巡
龙 巡
(天等县进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天等 352812)
板蓝根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又叫大青根、北板蓝等,主要产于我国陕西、河北、江苏等地[1]。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已用于治疗很多疾病。但是由于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板蓝根的药用价值以及产量,因此很多种植人员会滥用农药,不仅会影响药材的品质,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基于此,为了防止农药污染,实现无公害种植的目标,文本主要探讨了板蓝根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 板蓝根的栽培管理
1.1 选地整地 种植板蓝根的土壤要是沙质土壤,并且要在地势平坦的土地上种植,并且土壤要具有肥沃、质地疏松、排灌良好等特征。整地时要将土壤深翻40 ~50 cm,并结合整地施入23 000 ~25 000 kg/hm2的农家肥以及1 500 kg的草木灰和400 kg 的复混肥,在施肥完成后再浅翻一次土壤,并耙细整平,做成高15 ~20 cm、长130 ~150 cm 的平畦。
板蓝根播种的最佳时间:春季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也就是在清明节前后,最晚也要在谷雨前播种;夏季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也就是芒种前后;秋季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种的最佳方法:在播种前用35 ℃左右的温水将种子浸泡3 h,随后捞出晾干备用。在备好的畦内,按照行距25 cm、开沟2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后轻轻镇压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穴播的行距为30 cm×30 cm,播种量为25 kg/hm2左右,7 ~10 d 出苗。
1.2 田间管理 在板蓝根苗长到6 cm 左右时要进行间苗,在长到10 cm 时要进行定苗,根据板蓝根苗的生长情况留长势较好的幼苗,定苗后不能浇太多水,多雨季节还要注意排水,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板蓝根苗的正常生长。在苗出齐后要进行一次松土除草,并每隔10 d 进行一次除草,要保持田间无杂草。在5-6 月进行1 次追肥,按照200 kg/hm2的尿素或者10 000 kg/hm2的人粪尿标准进行施肥,并施加180 kg的磷肥。在采叶后追肥一次,标准为30 000 kg/hm2的人粪尿以及100 kg/hm2的硫酸铵[2]。
2 板蓝根病害的防治技术
2.1 霉霜病
2.1.1 症状 主要为板蓝根的叶片,也可侵染花梗、茎以及角果。发病初期,板蓝根的叶面边缘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颜色为淡黄色至褐色,叶面背部出现病斑的地方会出现灰白色的霉霜。病菌感染严重时,板蓝根的叶片会枯萎,花瓣、花梗等部位也会变成褐色,并有白色的霉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该病害一般与栽培条件、温度和湿度有关,在春季低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4-6 月为病发的高峰期,而夏天高温干旱季节该病的发病率较低,到冬天时,由于气温较低,且湿度较大,该病的病发率又会上升。
2.1.2 防治措施 在入冬前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减少越冬的病菌,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避免板蓝根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植物进行轮作,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并适当调整播种时间,适量浇水。在发病初期,喷洒800 倍液的58%代森锰锌、800 倍液的70%百菌清以及600 倍液的28%甲霜灵等,间隔10 d 左右再喷洒1 次。在病发的高峰期喷洒200 ~300 倍液的霜液灵和200 ~300 倍液的波尔多液。
2.2 根腐病
2.2.1 症状 根腐病会造成发病植株的根部逐渐腐烂,最终死亡,一般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病。发病时下部侧根或者细根首先被感染,然后再蔓延至主根,有时是主根尖部感染然后再蔓延至全部主根。发病植株的根部为黑褐色,然后向上蔓延,叶柄以及茎都有可能全部变为黑褐色。随后根部会逐渐的腐烂,主根部分变成黑褐色的表皮壳。
2.2.2 防治措施 首先要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肥沃的沙质土壤进行种植,并合理进行轮作,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及遗留的病残株,合理施肥,主要以施氮肥、钾肥、磷肥为主,能提高植株的抗菌能力。在发病初期对板蓝根的根部淋撒1 000 倍液的50%多灵菌或者1 000 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2.3 黑斑病
2.3.1 症状 板蓝根的叶片上会产生圆形的病斑,颜色为黑褐色,病斑有轮纹,周围有渐退的绿晕圈,直径在3 ~10 mm,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的叶片会逐渐掉落。病斑的正面有黑褐色的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在雨露、缺肥的植株中发病,7-8 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
2.3.2 防治措施 在收获后,集中清除和烧毁田间的病株残体,防止病菌遗留,并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板蓝根的抵抗力。在发病初期喷撒600 倍液的代森锰锌和100 倍液的波尔多液,比例为1 ∶1。每隔15 d 喷洒2 ~3 次,用量为75 kg/hm2。
2.4 灰斑病
2.4.1 症状 该病症主要为害板蓝根的叶面,发病叶面产生小圆形的病斑,直径在2~6 mm,略凹陷,病斑的边缘呈褐色,后期病斑会变薄发脆,穿孔或龟裂,叶面上有褐色的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实体。一般是老叶先发病,然后自下向上蔓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愈合,造成叶片掉落。每年的7-8 月,且温度在23℃~25℃时为发病的高峰期。
2.4.2 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清理田园、合理轮作,集中烧毁病株残叶,在雨季要开沟排水,降低田间的湿度。发病初期对板蓝根喷洒1 ∶1 100 波尔多液、500 倍液的50%万霉灵或者600 倍液的安泰生,间隔15 d 后再喷洒1 次。
2.5 白锈病
2.5.1 症状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叶面的背部会出现一个隆起的、光泽的白色脓泡斑点,直径在2 ~3 mm,成熟后脓泡破裂散出白色粉末。患病的叶片呈畸形状,后期叶片枯死。6-7 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2.5.2 防治措施 禁止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的植株残体,较少病原,雨季及时开沟排水,田间土壤保持合理的湿度。发病初期喷洒1 ∶1 120 的波尔多液,间隔7 d喷洒1 次,连续喷洒3 次。
3 板蓝根虫害的防治技术
3.1 菜粉蝶
3.1.1 症状 菜粉蝶又名菜青虫,其主要为害叶片,会将叶片咬成空洞,严重时会吃掉整个叶片,只留下叶柄和叶脉,对板蓝根的品质和产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南方地区一年一般发生7 ~9 代,北方地区偏少,一般发生3 ~4 代。其蛹会在附近的枯枝、落叶上越冬,具有滞育特性。成虫一般在白天活动,卵一般散产于十字花科作物以及板蓝根上。
3.1.2 防治措施 ①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田地进行种植,并清除田地遗留的残叶、残枝,减少虫源。②适时喷洒农药,一般在幼虫时期进行防治,在该阶段其抗药性较弱,但由于幼虫发育不整齐,一般要连续用药2 ~3 次。③选择低残留、高效果的农药,一般喷洒2 000 倍液的20%氰戊菊酯乳油或3 000 倍液的2.5%溴氰菊酯或2 000 倍液的蔬丹[3]。
3.2 蚜虫
3.2.1 症状 蚜虫又称蜜虫,是板蓝根的常发性虫害,其主要发生在干旱期间,所以说蚜虫的发生主要受田间气候的影响。被蚜虫为害的板蓝根,植株会严重失水、变黄、卷缩,严重影响板蓝根的药用价值以及产量。蚜虫一般在3 月开始活动,春秋季节是病发的高峰期,如果遇到秋旱则会提高病发率。
3.2.2 防治措施 应合理规划种植板蓝根,尽量选择远离十字花科作物以及种植桃果园和李果园的田地进行栽种,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要清理田地,清除残株残叶,并及时处理病虫苗,以减少虫源。蚜虫一般寄生在心叶以及叶背的背皱缩处,因此在喷洒农药时一定要细致周到,选择具有熏蒸、内吸、触杀功效的农药,同时还要低毒,保证实现无公害栽培的目标。一般选用6 000 倍液的40%氰戊菊酯或者1 000倍的液赛特生,不能使用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
4 结语
板蓝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成药,因此,在种植板蓝根的过程中,种植户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以及土壤条件,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种植,并对板蓝根的病虫害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低毒、高效的防治措施,在提高板蓝根产量的基础上,保证板蓝根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