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淫羊藿、生麻黄治疗肾功能不全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2020-02-13罗金丽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浊毒麻黄附子

罗金丽,顾成娟,王 涵*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仝小林院士工作室,广东 深圳 518000)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病理学异常或血液、尿液、影像学的检查异常,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 .1.73 m2)持续3 个月的肾脏损伤[1]。中医将CKD 归属于“肾风”“肾劳”“关格”“水肿”等范畴。仝小林教授擅长古方新用,其将《伤寒论》中的大黄附子汤化裁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1 温肾泻浊,排毒透邪

仝小林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肾脏病变,病位在肾络,临床常见形寒肢冷、大便秘结、脘腹胀满、夜尿频多等。病至此期,病机错综复杂,本虚标实并见,气血阴阳俱虚,脾肾阳虚,兼有水湿瘀浊等蓄积成毒是本病的核心病机。脾虚水液运化失常,泛溢肌肤则见肿;脾不升清、精微不固则见蛋白尿;肾阳虚气化失司、开阖不利、失于封藏,则会进一步加重水肿和蛋白尿的发展。湿热内蕴、久羁化毒,进而浊毒内蕴,可见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肾络瘀阻则血行滞缓,可见机体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以及肾脏纤维化等。肾为先天之本,主排毒、排水、生血、壮骨,若浊毒不除,则其他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妄添补益反而加重肾的负担。因此,温肾泻浊是治疗基本原则,排泄毒邪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关键,以大黄附子汤通大便、发汗为主,兼利小便,力求速祛病邪。

2 古方新改合临床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荡涤肠胃,通腑降浊,推陈致新,使浊毒之邪从大便而出,为方中君药。但大黄苦寒,久用则有戕伐胃气之弊,终末期肾病的病人,往往脾肾阳虚,用之恐更败脾肾阳气,故原方用附子护阳。仝小林教授认为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纯阳无阴,走而不守,彪悍滑利,以通阳为主,其主要作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而非补肾;现代临床中所见终末期肾病患者,往往脾肾阳衰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投以辛烈之附子,恐病人难以耐受,反误伤元气。仝小林教授认为淫羊藿辛甘温,补益之力柔缓,以助阳为主,能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恰合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机,故以淫羊藿易附子,以温肾补火、培补元阳。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肾衰时排毒、排水障碍,可通过肺来代偿。尿毒症期皮肤上的尿素霜,就是机体从皮肤排毒之明证[2]。因此,药浴对尿毒症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通过药浴另患者发汗,使部分毒邪经皮肤而出,随汗液排出体外。临床上常将生麻黄煎汤药浴,有助排毒。仝小林教授认为生麻黄和细辛都可解表散寒,但细辛以通窍止痛见长,生麻黄以发汗利尿为优,故以生麻黄易细辛,以升发助阳、发汗排毒。仝小林教授通过总结多年经验,优化大黄附子汤,精选大黄、淫羊藿、生麻黄组成三味小方,用于治疗多种肾脏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更佳。

3 现代药理作用

大黄苦寒降泄,排毒泻浊,善于荡涤胃肠浊毒积聚,使之随大便而解。仝小林教授认为大黄为肾脏的引经药,各种肾脏损伤而见肌酐、尿素氮升高者均可酌情使用。有研究证实,大黄能阻止肾小球硬化,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合成、抗肾间质纤维化[3]。大黄可减少肠道氨基酸重吸收、抑制尿素合成、提高游离必需氨基酸浓度及增加尿素和肌酐排泄,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4]。此外,大黄还具有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及高代谢状态、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反应、改善炎症反应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5-6],多途径、多靶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淫羊藿甘温益肾,入下焦肝肾,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仝小林教授认为,年龄增长、病程迁延加上疾病进展,均会加速肾功能减退,故应及早护肾,老年患者尤应注意。现代药理发现在IgA 肾病大鼠和糖尿病肾病大鼠中,均证明淫羊藿苷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减轻大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并抑制肾组织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肾组织的损伤[7-8]。王新斌等[9]在肾病综合征大鼠治疗过程中,发现淫羊藿苷可通过影响RhoA/ROCK 通路,从而保护肾小球内皮和足细胞。

麻黄辛温,主发汗、平喘、利水,生用发汗利尿力量更甚。仝小林教授认为,肾衰时排水排毒功能已受损,若一味利尿则加重肾脏负担。皮肤是人身体最大的器官,发汗是重要的排毒途径之一,通过发汗可降低血液中尿素氮的水平,从而辅助排水排毒。有研究证实,麻黄汤为汗法的代表方剂,在治疗CKD 大鼠时发现,麻黄汤组可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减少肠道黏膜损伤、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并能够改善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抑制纤维化,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10]。麻黄入肺经,治疗上焦水肿,淫羊藿入肾经,治疗下焦水肿兼具治疗肾功能作用,因此,将麻黄与淫羊藿配伍可上下兼治,标本同治。白宛鑫等[11]发现与单用麻黄相比较,麻黄配伍淫羊藿可以缓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水肿状态、改善尿常规与肾功能指标,有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4 合理用量获良效

2015 版《中国药典》记载,大黄临床用量范围为3~15 g,淫羊藿为6~10 g,生麻黄为2~10 g。仝小林教授认为其剂量可根据临床实际进行调整,根据肌酐的范围来确定大黄的用量:肌酐<200 μmol/L 者,大黄6~9 g;肌酐在200~400 μmol/L 者,大黄9~15 g;肌酐>400 μmol/L 者,大黄30 g。临证常选用酒大黄,防其生用泻下之力太过,大黄单包,患者可自行调整用量,保持大便每日1~2 次为度。淫羊藿常用15 g,一可护阳,制约大黄苦寒之性,二可温肾,助肾恢复气化、排水之功。生麻黄用量不宜过大,以微微发汗为宜,因过汗伤阳气,故常用6 g 发汗,起到辅助皮肤排水排毒、降低肌酐的目的。

5 病案举例

陆某,女,68 岁,2018 年8 月6 日初诊,血压:15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5 年,双下肢水肿1 月。现病史:患者15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FBG10 mmol/L 左右,未重视,未予系统治疗,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先后不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因症状表现不明显,未自行监测血糖情况。5 年前至医院检查FBG20 mmol/L 左右后住院治疗,出院后不规律使用胰岛素治疗,自诉血糖控制不佳。后间断医院复诊,2 年前北大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病情控制不佳,现为求进一步综合治疗,故来仝小林教授门诊求诊。刻下症:恶心,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四肢沉重,下肢水肿,皮肤干燥无汗,头晕,腹胀,胃脘部振水声,气短,心下空虚感,视物模糊,怕冷明显,大便难,临厕努责。舌淡,苔中后部微腐,舌底瘀滞,脉弦细略滑。既往史:高血压史1 年余,现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自诉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进行2 次激光手术。生化检查示:Cr474 μmol/L,UA456 mmol/L。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中医诊断:糖尿病络病,关格,水肿。中医辨证:浊毒犯胃,脾肾阳衰证。治法:和胃降逆,泄浊通腑,温健脾肾。处方:大黄附子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四君子汤。方药:清半夏15 g,干姜30 g,茯苓60 g,淡附片(先煎8 h)30 g,酒大黄15 g(单包),生麻黄6 g,淫羊藿15 g,生、炒白术各30 g,白芍30 g,炙甘草9 g,水煎服,1 剂/d,早晚各1 次。2018 年9月2 日二诊。服上方1 月后自觉恶心基本消失,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药后可出汗,大便通畅。但觉胸部憋闷,四肢仍觉沉重乏力,不欲食,腹胀,头晕,夜寐不安。查Cr414 μmol/L,UA440 mmol/L。上方去清半夏,加红参15 g,生黄芪20 g,水蛭9 g。继服1 月,水肿消失,余主症均好转,后持续门诊复诊,肌酐、血糖水平均稳定。

按:患者糖尿病迁延日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加之血压控制不稳,持续加重肾脏损害,进一步加重了肾功能恶化,进展为尿毒症、肾性贫血。浊毒蓄损,弥漫三焦则见肌酐、尿素氮升高;清阳不升则头晕,脾失健运则腹胀;肾阳亏虚,精微泄漏,开阖失司则水肿;水液布散失于常道,不能运化水湿,停聚中焦则见胃脘部振水声、四肢沉重、皮肤干燥等;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则致贫血;浊阴不降,浊毒上泛则见恶心、咽部不适等。治以大黄附子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四君子汤化裁。给邪以出路为当务之急,故用大黄荡涤肠胃,通腑降浊,使浊毒之邪从大便而出。脾肾阳虚为该病之根本,附子大辛大热,淫羊藿甘温益肾,二药温补脾肾,使脾复升清、运化之功,肾复主水藏精、气化固摄之职,使水湿浊毒从二便而去,通阳助阳而不辛散;且附子、淫羊藿可制约大黄苦寒之性,温通泻浊而不伤阳。浊毒内蕴,浊阴上泛,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降逆止呕,重用茯苓、白术利水消肿,且生白术还可健脾通便。患者皮肤干燥,腠理郁闭,故以小剂量生麻黄辛温开郁、发汗排毒,助浊毒从汗而解。二诊时水湿、浊毒已解大半,患者脾肾亏虚之象得以暴露,故以红参、黄芪益气健脾而利水,达到“以通为补、以补为通、通补兼施”之效;肾络瘀阻,毒损肾络,血水互结,胶着难解,故用水蛭搜剔肾络,通利水道,与大黄并用取抵挡汤之意,活血通络、血水同治、导瘀下行,以期延缓和阻止肾纤维化进程。

猜你喜欢

浊毒麻黄附子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饮水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