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材是必须深入挖掘的教学资源

2020-02-12宋国丽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挖掘教学资源小学数学

宋国丽

摘 要:教材是可别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教材隐含的教学资源,让教材充分为教学服务。本文作者从如何把握教材的结构形式启发教学和如何明确主题图的作用这两大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为教师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应用;教学资源;挖掘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呈现的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根据课标内容编定逻辑系统性很强的教学用书。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能领会小教材中直接呈现的显性知识,也能深入理解知识中隐含的内容。

一、要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形式

1.展现知识间的联系。

任何一节数学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知识的一个节点。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识到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在本单元及教材中所处的地位,要这部分内容放到宏观角度去分析、把握。给予这种思考设计出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才更完整,这节课词更具有活力。在编排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各部分知识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识的编排来看是新知识与旧知识间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对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了解这节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及在堂课教学中的表现,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更深远、焕发新的活力。

2.围绕教材内容作用。

设计一堂好课,教师要把握这部分知识在单元中的地位。每单元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这些知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认识、掌握、积累。了解这节课种的知识在单元的作用,把握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开始探究,学习新知。教师有时可以把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适当调整知识点的前后顺序。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而有所选择,应突出其在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合理的使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利用”,使教材更符合学生。

3.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部分知识点后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后习题,这就搭建起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间联系的桥梁。设计这一系列的课后练习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处理信息、思维发展等水平。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练习内容“做一做”是巩固基础知识,是对教材例题强化练习;练习部分旨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还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问题意识等。

二、教师应明确主题图的在教材中的作用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主题图,给单调的数学知识赋予一丝活力。主题图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情境中探究数学知识,感受知识的真正含义。

1.拓展延伸知识。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以情境展现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空间更大。由于教材篇幅及教学内容的限制,教材中的一情境图含有若干个数学元素,有些素材显示的数学知识明显,还有一些隐藏性的数学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洞察秋毫、仔细研读教材,才能挖掘其中隐含的的数学信息,进行再加工,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教材中的情境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构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领悟情境图。

2.挖掘隐藏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具有一定的情景,主题图中包含着例题的一些信息,它涵盖了一些数学元素: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难点,还掺杂有疑问。但有些主题图提供的材料不一定完美,主题图中不可能包含本节课内容的中所有知识点,教师如不深入分析、研究,没有把隐含在主题图内的知识点挖掘出来,课堂教学就会有缺憾。

3.旁注、留白。

教材在许多知识点的教学上,都设计了呼之欲出却欲言又止,仅用一句话提醒暗示的“旁注”或“留白”。带有启发性的语言:“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文中的泡泡图:“你发现了什么?”教材中的省略号等。它既是帮助教师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同时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归纳与总结数学方法、规律,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教师只有深挖教材中的“旁注”,课堂教学中才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具体理解程度决定教学补空的内容及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读懂教材中的“留白”才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深入体会,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旁注”给数学教材增添新的活力,“留白”给数学教材增加“养料”,使学生个性化的得到展现。教师一定要挖掘好教材中的“旁注”和“留白”,让它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有深度、有厚度,数学教学研究、探索永无止境。认真分析、品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知识,教师利用教材这个无尽的资源,分析、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开展积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实现“精彩课堂”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付豹.新课改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精彩[J].中国教师,2018(S2):24.

[2]苏晨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18(02):72-73.

猜你喜欢

挖掘教学资源小学数学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