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诗歌,美在教学
2020-02-12张薇王博辉
张薇 王博辉
审美教育一直是新 《课程标准》特意强调的重点,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堂上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课堂下培养观察美、感受美、书写美的技能。诗歌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书写美,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美
诗歌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文学,它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独特情感,表现自己审美。教师应把握诗歌的基本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善于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分析诗歌标题,营造审美氛围;讲解内容必须了解作品写作背景;用详尽的语言介绍作者生平;比较作者和其他作家的作品,或比较诗人在同一主题上的作品,进而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欣赏。
教学时学生会有许多独特感受,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机会,就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学曹操《观沧海》时,教师对于文章不提一字,而是讲曹操煮酒论英雄和大败袁绍的故事,学生们早已熟悉这写《三国》故事了,老师慷慨激昂讲故事,学生们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当学生们在对英雄浮想翩翩时,音乐响起,老师的背诵了大气磅礴的《观沧海》,学生在崇敬曹操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程学习。如果教学前做审美铺垫,会触发学生的审美期待,感受到了文章的内在美。
二、品读体悟、联想想象——欣赏美
诗歌教学本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己内化的过程,环节中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更不能 “越俎代庖”。然而,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并没有感受到美,学习到美。要想学会审美,学生必须有丰富知识积淀,还要有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浓厚文化积淀,必不可少的生活经验。
1.想象——意境美。诗歌情感的抒发借助意象。好的诗歌把景色、叙事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写实和想象抒发作者感情,意境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优美环境的描写,典型事例的叙述,学生学习的同时想象意境美,品评画面美。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句。如“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等,让学生联想想象,描述诗词中一幅萧瑟晚秋图:晚秋的傍晚,一个满身灰尘的游子,身骑瘦马,迎面是瑟瑟寒风,冷飕飕的西风拂过游子的脸颊。他抬眼望天,举目望树,枯藤缠绕的老树,倦累归巢的乌鸦,横跨溪流小桥,溪边的其乐融融的村落人家。夕阳缓缓落山,词人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又要面对一个漫漫的不眠夜。在教学过程中,感知曲中意象美,体会景中画面美,欣赏字中意境美。
2.情感——哲思美。 “言志”是诗歌的抒发情感之一,不同的诗歌表达思想和情感都会有所不同。如何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解读:寻找意象,理解意境,体会情感,感受哲思。教学时把那些深深浅浅的词句品悟体会,让学生随时与作者产生共鸣,不断荡涤学生的心灵,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如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作背景,感知情感美,欣赏意境美。课堂上将苏轼的一生,他的贬谪遭遇,他的诗作诗情,他的旷达和乐观,一一展现给学生,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道出了词人对人世的哲思。课堂上学生感受词人境遇的坎坷、精神的崇高、思想的伟大,潜移默化间荡涤灵魂,,给学生人生的鼓舞和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诗歌是所有风格中最具哲理性的。诗歌中的哲思,教学时要注意品读。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哲理诗人们总是可以从中看到自己、产生共鸣。我们善于发现诗歌智慧的哲思,提升精神修养。
3.形式——音乐美。古诗词历来讲究平仄协调、韵脚相同、对仗工整、语调相谐。读起来就会感到抑扬有节,具有回味不绝的回环美。每每读诗,散落在诗词中对称美和节奏美总会充溢于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如《蒹葭》中大量运用重复、咏叹、复沓等方式,使平淡的故事富有了起伏,枯燥的音节富有了动感,平缓的节奏蕴含了韵律。本就是一首诗现在是一首曲,本就是一个故事,现在是一首歌曲。这样的诗词本就要多读、勤思。教学中要强调多种形式读,,如范读、齐读、领读等,让学生读出节奏美、音乐美。
三、体悟生活、思考写作——创造美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才可以增强审美能力。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知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教学诗词鉴赏时,教师一定要拓展诗歌的讲解,让学生充分想象,描绘富有创造力的画面,不断丰富诗歌的关于美内涵,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美的理解。一首诗学完之后不妨让学生写一写。春花烂漫、夏雨磅礴、秋菊灿灿、冬雪茫茫,眼望身边景物,手绘壮丽山川,感受万物之美。一个小小意象同样富含情感。一小撮黃土,可以勾起思乡的情思;一枝杨柳,可以想到友谊的珍贵;一朵春花,可以遐想青春的华丽;一缕晨光,可以象征祖国的昌盛。如教学《我爱这土地》后让学生饱含热情的去找自己小意象,去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总之,生活中学会观察,书本中学会思考,脑海中学会想象,用自己的眼观察自然之美,体会社会美,探求艺术之美,学生感受和探索,欣赏和评价美的同时,萌生出创意的美感。
审美素养的积累,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启发,在诗词中训练,在想象中培养,在诗情中陶冶,在写诗中积淀,在语文中成长。诗歌教学定会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课标指导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注: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号:191053)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