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2-12邹锦
邹锦
摘 要:在当今时代,小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多次尝试不同的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发散思维、多感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学会分析和把握语文中的情感,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一、充分利用教材,活化课本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大一部分都与阅读直接相关。虽然阅读的材料主要是语文教材,但若能利用好每一篇课文,培养创新思维就不是问题。为此,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教师都应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生感兴趣、有话说的“触发点”,从一点发散,利用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图像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创新。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诗人当时生活的环境和表达的情感,教师就可以根据诗中的意象,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想象出一幅幅图画:巍峨的高山、蜿蜒的小路、缭绕在山顶的白云、隐隐约约的农家小院、袅袅炊烟……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诗文的线索,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独立想象,创新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想象,综合运用各种外部手段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学生却更倾向于具体可视的形象思维,二者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这就需要给学生一个自我独立转化的环节。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讲到一处非常优美的描写,就可以在讲解的同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精神,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展开想象,然后结合图片给学生以启发,最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绘出自己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话写下来,作为对学生的综合锻炼。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現在的教育理念不同以往,现在的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着引导和点拨的方向发展。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样离不开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全面展示自己。比如在教学中发现极具讨论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随机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在同学和朋友面前更能畅所欲言,讨论的结果必然会五花八门,有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答案,但那依然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此时不应该追究正确与否,而要让每个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之后都能加深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因此,这种学生之间独立的合作与探究方式,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散思维。如果要达到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范畴,我们平时提到的逆向思维、模块化思维、联想性思维等都属于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全面、灵活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敢于打破传统,天马行空。要教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需要让学生体会并掌握思考问题的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从中不断体会创新思维的规律。在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诸如比较、联想等常用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正确的思维方法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学校和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不同思维方法的共性与个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不断探究和钻研的精神,让他们敢于不断进取和创新。
五、勇于质疑,发现问题的关键
在有了知识的基础之后,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的目光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习惯上。质疑权威,是学生逐渐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必须要走的第一步。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主要的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所以教师所讲的知识不可能出现错误,教材中的知识全部都是真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失去了质疑的能力,接受了自己所学到的一切。当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习到的所有知识都很完美的时候,自然就不会产生想要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在现在的新式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所改变。明确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一点。例如,在学习窃读记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对作者文中想法产生怀疑,认为在不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窃读”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在发现学生的这种问题和质疑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知道在学习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好的习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求证,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不需要给出所谓的肯定答案,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限制。通过对学生提问和质疑的习惯的培养,教师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逐步地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思维与数学等依靠公式和计算的学科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数学等理科的思维要求精确、唯一,而语文对于学生思维的要求则是要感性、新颖。这是因为语文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个性。语文的创新思维形成之后,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可以明白语文上的创新思维不是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地读读书、写写作文就能获得的,它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处处都充满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种种机遇,只要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就一定能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孔凡兵.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
[2]徐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3]刘艳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