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家风家训
2020-02-12刘玉玲
刘玉玲
江浙出才子,齐鲁出名师,燕赵多慷慨豪壮之士。不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的水土给予人肌肉筋骨,人文的风气赋予人风韵气度。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中国人的家,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更是孔鲤过庭的声声教诲、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
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家风,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渊源与根基。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为了贯彻落实指导纲要和语文新课标精神,基于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家风家训家文化对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有利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审美与鉴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接收。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引入家风家训文化,有助于中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家风家训文化学习,可以为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的教育内涵提供条件,能够在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中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家风可以是每个小家庭的家庭风气,它反映出了每个家庭的价值观、审美观、思想作风和生活的方式;家风也指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所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关注家風传承对于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积极影响,从而通过家风的传承培养起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3.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学生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学生的行为发展发挥导向的作用。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到学生语文学科教学中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基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力量、促进国家壮大的基础工程,要向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就要注重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发扬和继承,还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带动作用。家风家训文化的深远意义得以展现,通过学生对家风家训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在对人生有正确追求的基础上培养国家情怀,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利用家风家训文化推进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
分类搜集家风家训中具有家国情怀的古诗文,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分类搜集家风家训中具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情怀的古诗文,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分类搜集家风家训中具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情怀的古诗文,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家风家训教育,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独特作用。结合语文教材中具有家国情怀的课文,如《木兰诗》中木兰这一巾帼英雄身上体现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感人情怀,以及《土地的誓言》、《最后一课》,都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熏陶。
开展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在全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教育暨征集评选活动,以推崇既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好家风、好家训”,进一步倡导弘扬良好家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开展家风家训征文比赛。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家风,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渊源与根基。我们的家风在一个共性家风文化的影响下,每个家族又有其鲜明的家风特征。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学校开展此类活动,既能承载起全社会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又有利于优化家庭和学校教育氛围。
三、结论
家风家训文化能够为社会培育出文明知礼的高素质人才。在中学生语文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家风家训文化的吸收,能够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