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细微,文章出彩

2020-02-11朱秀兰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鸣条理过招

朱秀兰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鸡狗这个字眼儿同时出现,人们都会想到“鸡狗不到头”,而我家却出现了鸡狗特别友好的现象。它们形成了“鸡狗帮”,我亲眼所见了它们团结后的力量。

今天,我发现我家的鸡和狗都有点儿神经兮兮的,小狗一见到我,竟然一反常态,理都不理我;那只大公鸡呢,我走过去,它就跟没看见似的,动都不动。真是新鲜。不一会儿,公鸡站起来了,“喔”地叫了一声,那小狗连忙跑到它后头,和它到处转悠。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只大花猫,向大公鸡做出龇牙咧嘴的动作,大公鸡“喔”地长鸣一声,小狗勇猛地冲过去,与大花猫开始过招儿——结果可想而知,小狗赢了。

第二天,我想去打探公鸡和小狗的关系,就假装去踢公鸡,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狗的午餐,见此状,小狗竟然大叫一声,向我吼了起来。真是令我恼羞成怒:你们这是想造反啊!随即转身去踢狗,可随即,那只公鸡却向我啄来,我闪!

好一个“鸡狗帮”啊!

开头段,除了个别语句的使用出现瑕疵外,整体上写得很好——引用俗语很精彩,所写之事有较大的转折来吸引人,既点题又总领了全文。

但从第二段开始,问题就凸显出来了。首先,在时间表述上“今天”就属于误用。看下一段便可知,既然有“第二天”,文中所写的事情就绝非“今天”发生的。其次,狗和公鸡对“我”的态度变化,也不可能是“一反常态”,应该是逐渐显现出来的。这些本该成为主题的内容,却受到了有意无意的压缩,所以显得缺乏条理,趣味也不浓,更显得不够真实了。

另外,“我”家养了多少只鸡?应该明确,这样才更具真实感。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鸡”“狗”这两个字眼同时出现,人们都会想到“鸡狗满天飞”“鸡狗不到头”等含有不和谐因素的意思。而我家却出现了鸡狗特别友好的现象,它们形成了“鸡狗帮”。我亲自体验、感悟到了它们团结后的力量。

我家这只公鸡“家庭观念”很强,也是领导者,保护着那十来只母鸡。正因为如此,它常常与邻居家的鸡、鸭发生矛盾,更是常常与我家的那条小狗“冰火不同炉”。可说不上什么时候,这只公鸡和小狗忽然好得像一家人似的。一起吃,一起玩耍,对我却变得视而不见,简直是“目中无人”了。

那天,我见到它们又在一起玩耍,就招呼小狗过来一下。没想到,它理都不理我;我随后朝公鸡走过去,想抱抱它,它却拍着翅膀跑开了,还“喔喔”地叫了几声,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一次,我在门口看着鸡犬们的快乐生活。突然,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只大花猫,向公雞做出龇牙咧嘴的动作。大公鸡沉稳不退缩,扬起脖子“喔——”地长鸣一声,不远处的小狗瞬间冲了过来。猫哪里敢与狗“过招”,结果可想而知,猫扭身就跑了。

就是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写完作业,又跑出来逗这群吃晚餐的母鸡,假装去踢它们。一旁的小狗见状,竟然向我大叫起来,这还了得,你想造反啊!我转身去踢这胆大妄为的小狗,没想到,公鸡竟然钻了出来,对着我啄来,我的天,你们可真是“心连心”呢!

好一个“鸡帮狗”啊!

“康复出院”后作文条理清晰,故事更具趣味性,也显得真实可信了。所以,要用真实的材料写出好作文,细微之处一定要把握好,认真“琢磨”。只要把故事细微之处“琢磨”好,才不至于条理混乱,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的现象。

猜你喜欢

长鸣条理过招
深山埋历史 警钟须长鸣
警钟须长鸣
清明国祭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爸爸回来了》囧爸萌童大过招
按顺序写话条理清
与帆帆『过招儿』
樱花雨
和小权过招
金鸡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