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少女用诗歌照亮前路

2020-02-11邢洁

润·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浪录音诗人

邢洁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交通诗歌运动”上,出现了第一首中国现代诗《我学的语文有时没有用》,让人惊讶的是它竟出自十五岁女孩姜馨贺之手:在路过沙漠的/火车上/我加了一个/维吾尔族哥哥的微信/回到深圳互相问候/结果我不懂维文/他不懂汉文/语音也听不懂/就只好发表情……这项有着30年历史的诗歌运动每年发布两次,每次只有四五首从世界各国精心遴选出的诗歌能获展出,此前展出的中国作品只有唐诗和老子的名言。

姜馨贺是近年来国内崭露头角的00后诗人,获得了第25届全国鲁藜诗歌奖,并和妹妹姜二嫚合作出版诗集《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很多人惊叹她是天生的诗人,她则自称是“野生派诗人”,因为她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丰富的经历、广泛的阅读,再加上善于捕捉心灵细微的振动,让姜馨贺笔下的字符散发出了不一样的光芒。

姜馨贺生活在一个尊重天性和自由想象的家庭里,获得了宝贵的诗性启蒙。从小她就是游乐场、海滩、山林和农场里的常客,热衷于和童心未泯的爸爸做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比如自己动手搭建树屋,过一把“原始人”的瘾;徜徉于深夜的动物园,看动物们与白天迥然不同的生活;打着手电去正在拆除的城中村探险,发现一只孤独的猫静静地守在人去楼空的旧居……自由的成长体验,极大支持了馨贺的创作。

3岁半时,馨贺的绘本阅读量已超过1000册,“小时候,爸爸会把一些大部头的经典著作给我朗读、录音,然后我听着录音看书,慢慢就学会了认字。”

姜馨贺把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仅是童言趣语,父母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了下来。第二阶段,知道自己是在创作,并且有意识地捕捉灵感,但需要父母帮忙记录。第三阶段,主动寻找、酝酿灵感,也能够独立书写了。

后来,姜爸爸整理出一本属于女儿的诗集《蟋原》。那时,她才刚上小学一年级,却发现语文课本跟自己看的书相去甚远。有一天,她终于爆发了:“我不想去上学了!”她的父母勇敢地包容了女儿的特立独行,让她回家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写自己想写的诗。

休学后,姜馨贺的文学和写作水平突飞猛进。然而父母却发现,她的数学只自学到小学二年级水平,知识结构很不均衡。大人们争论不休时,馨贺却躲了出来,此时只有诗歌能够排解她的烦恼。

最终,她重返校园,并且认识到,如果总是拘囿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许意味着另一种禁锢。面对新的挑战,她这样抒发自己的情怀:海浪/它們决心离开大海/它们想爬上沙滩/去大地和天空遨游/谁的头昂得最高/谁就冲得最远(《海浪》)。 她开始学会站在世界的另一面冷静观察,而不是用是非善恶做单一的评判。

行有涯,诗无疆。姜馨贺的诗沉静美好,充满哲思悲悯,这个15岁的天才少女诗人,就是这样自由行走于诗的国度,用诗意之光祝福所有的道路。

(聂勇摘自辽宁青年杂志微信号)

猜你喜欢

海浪录音诗人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樊应举
Listen and Color
“诗人”老爸
愤怒
海浪协奏曲(下)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