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读 《红楼梦》
2020-02-11邹自振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三好学生,少先队的小队长、中队长,语文课代表,学习委员,班长,等等。祖父母和父亲也很高兴(我七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认为是可以指望我读书成大器的。虽然是新社会了,老辈人骨子里崇尚的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受到这样的鼓励,我也觉得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读书就是我的一切。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便与书为伴。治家甚严的祖父对我这个长孙期望甚高,曾在张治中将军麾下任职的父亲,更是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训。于是,我从垂髫之年始,便鸡鸣即起,看“池上碧苔三四点”,听“叶底黄鹂一两声”,背“人之初,性本善”,吟“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渐大,读书兴趣亦渐浓,更是“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回忆少时读书生涯,真可谓:可以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书。
我的小学生活的后半段是在榕城名街上杭路度过的。这里自清末民初起商帮会馆云集,其中不乏一些殷實之家,藏书异常丰富,这使我有了一个现成的“流动图书馆”。在这里,我不仅熟读背诵了《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就连《古文观止》《昭明文选》也读了不少。当然,最让人百看不厌的,还是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我最晚读到的便是 《红楼梦》,因为家长和老师都坚持说那是一本爱情小说,初中生是不能阅读的。我从家中的书架上“偷”来了第一册(读完后归还,再“偷”第二册、第三册……就像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偷阅皇帝的医疗志一样)。读着读着,我不知不觉地进入大观园,进入怡红院、潇湘馆……虽然那时似懂非懂:《红楼梦》是哪一类小说?《红楼梦》是写什么的?《红楼梦》中的人和事,与作者曹雪芹及其家庭有何关系?《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为什么故事不连贯……
可以说,完全是十分偶然的原因,使我无意中闯入了神奇而又久慕的“红学”门槛,以至四十年后,自己竟成为研究《红楼梦》的一名学者。
但由于读《红楼梦》“入魔”,我也得到应有的“惩罚”:将近一个学期如醉如痴偷阅《红楼梦》,使我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毛病凸显——期末考试数学仅得了63分,也算是对我一次严厉的警告吧。
邹自振,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闽江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著有《红楼梦发凡》《汤显祖综论》《汤显祖小传》《临川才子论集》等学术专著,获田汉戏剧评论奖等社科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