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0-02-11

江西农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农牧民苜蓿

韩 莹

(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1 呼伦贝尔市发展苜蓿产业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种植业结构性调整 目前,呼伦贝尔市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小麦为主,并且有玉米“一支独大” 的倾向,受国家取消临储价的影响,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广大农民对种什么产生疑惑。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2016 年5 月原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草牧业提升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支撑的高度。从中央释放的信号来看,改变了以往畜牧业的提法,这说明草牧业必将成为今后农牧业发展的重点。随后,2016 年12 月27 日,原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将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陈旗、新左旗和鄂温克旗列为全国苜蓿重点县,这为呼伦贝尔市发展苜蓿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呼伦贝尔市应借助发展苜蓿产业的东风,彻底改变呼伦贝尔市粮经饲结构不平衡、饲草料种植业相对落后的局面,达到调结构、提层次的目的。

1.2 有利于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呼伦贝尔牛羊肉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一些大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也相继落户呼伦贝尔市,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人们所认可的呼伦贝尔羊肉是指散养的羊,而且羊出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舍饲是农畜产品产业化必不可少的环节,舍饲羊的品质就至关重要。苜蓿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也比较高,钙、磷、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VC、VE 等均丰富,用苜蓿干草饲喂肉羊可改善肉羊的育肥效果和经济价值。同时,生产加工企业在收购架子牛之后也需要一段时间集中育肥,苜蓿也是必不可少的饲草料。通过走访发现,一些大型农畜养殖和生产加工企业每年对苜蓿的需求量十分大,这说明苜蓿在呼伦贝尔市有销售的空间,具备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同时,苜蓿能够进一步提高呼伦贝尔市大型牲畜单产和优质品率,对于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意义重大。

1.3 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从生态功能看,苜蓿在水土保持上可以有效疏松土壤,在地力培肥上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植物修复上能有效去除土壤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可有效维护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环境。从生态效益看,高产优质苜蓿人工草地是天然草原生产能力的10 倍,每年可使近30倍面积的天然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呼伦贝尔市发展苜蓿产业,可以大幅降低呼伦贝尔市草原的生态压力,促进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此外,苜蓿具有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可以预防水土流失,减少沙化。呼伦贝尔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3 万km2,占呼伦贝尔市总土地面积的5.2%,通过发展苜蓿产业改善农牧区沙地治理,不失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好选择。

1.4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收入 苜蓿产业是一种高收益产业,依托苜蓿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农村牧区种养结合和一二三产融合,可以促进农牧民在本地就业创业,大幅提高农牧民收入。根据呼伦贝尔市目前市场情况,传统农作物每667 m2纯收入在300 ~500 元,而苜蓿每667 m2产值达800 ~1 000 元,扣除成本后每667 m2纯收入达600 元以上,比种植粮食作物高出近1.5 倍。此外,受国际市场和国内需求急剧增长的影响,预计2020 年我国苜蓿供给缺口将达到180 万 t,苜蓿市场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卖方市场,是发展苜蓿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大好时机。

2 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的发展现状

呼伦贝尔一直以来不断探索苜蓿的种植,经过多年研究,现已培育出呼伦贝尔杂花苜蓿这一地方品种,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虫害、抗风沙、耐瘠薄、产草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解决了其他苜蓿品种不能过冬的问题。目前,呼伦贝尔市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67 万hm2,预计2017 年产量大约在3 万 t。种植的品种以杂花苜蓿为主,主要分布在岭北鄂温克、陈旗、额尔古纳市等地区。总体上看,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和各旗市区对苜蓿产业的不断重视,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1 机械设备的问题 从呼伦贝尔市苜蓿的种植情况来看,品质、营养价值都能够达到标准,但收割时呼伦贝尔市的苜蓿必须先割倒自然晾晒1 d 再进行打捆,在打捆的过程中苜蓿的叶子基本都掉落了,只剩茎秆,这样不但营养价值降低了,而且牲畜也不愿意吃,导致本地苜蓿价格一直上不去。据了解,美国进口苜蓿价格在2 700 元/t 左右,国内其他地区苜蓿价格在1 600 元/t 左右,而本地苜蓿仅1 000 元/t 左右,且养殖企业和大户还不愿意用本地苜蓿,进口苜蓿虽然价格高但从性价比等方面考虑,仍比用本地苜蓿取得的经济效益高。

通过调研发现,苜蓿的收割必须是专用的机械设备,美国的苜蓿在收割时机械设备自带烘干功能,不用再进行自然晾晒,既保证了苜蓿的全部利用,又保证了营养价值。呼伦贝尔市苜蓿种植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专用机械设备缺乏,且苜蓿机械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都在百万元左右,普通的农牧民很难承担。目前,针对苜蓿种植的项目补助,主要还是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田建设项目,要求必须是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在67 hm2以上,国家对草田每667 m2补助600 元,对种子田每667 m2补助1 200 元,个体农牧户很难申请到项目补助。

2.2 用地问题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已经有一些企业做得比较好。例如,鄂温克的阳波畜牧业公司现有苜蓿种植基地0.33 万hm2,其中种子田0.10 万hm2,杂花苜蓿种子主要由该公司供应,该公司除自己种植外,与种植户签订订单收购苜蓿,种植过程中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收割时出动机械设备统一收割,并且该公司可以将苜蓿加工成苜蓿颗粒,便于储存和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全产业发展的雏形。但目前制约该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土地问题。种植户手中的土地大多面积小、零散分散,通过流转的方式很难形成集中连片的土地。

2.3 产业布局的问题 从呼伦贝尔市目前情况来看,苜蓿的种植主要还是集中在岭北地区,岭南农区种植比较少,扎兰屯仅剩约0.13 万hm2的种植面积,阿荣旗基本没有种植苜蓿的农民,只有一些项目基地在种植。一方面,应该是受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种植苜蓿的效益低;另一方面,应该是受以往种植习惯的影响,从心里对苜蓿的种植不认可。

3 相关建议

3.1 加强统筹规划 建议由农牧业部门牵头,按照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呼伦贝尔市自然禀赋情况,统筹各方力量,科学谋划苜蓿产业布局。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陈旗、新左旗、鄂温克旗被列为全国苜蓿重点县,要按照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要求,就地就近转化苜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则应结合粮改饲工作推进,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尝试草田轮作,推动苜蓿产业发展。此外,要利用好坡耕地、低产田以及牧区周边的退耕还草地发展苜蓿产业,恢复破坏的草原生态环境。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统筹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生态建设和惠农惠牧政策,如国家和自治区的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田建设”项目、退牧还草二期工程、牧区节水灌溉项目等,提高苜蓿产业发展速度。考虑苜蓿种植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的特点,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长期有效、符合实际的苜蓿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出更有利于农牧民发展苜蓿种植的补助补贴、贴息无息贷款等政策,特别是针对机械设备方面,争取将其列入农机具补贴范围之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3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要支持现有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采取政府出面引导农牧民和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或者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股份制合作,流转土地和入股的农牧民优先在企业进行务工,这样农牧民既有流转土地或入股的收入,又有工资收入,可以保证农牧民的增收。同时可以利用退耕还草的土地,帮助企业解决种植地分散、难以集中连片的问题。企业做大做强以后,依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把控能力,逐步形成紧密的 “企业+ 合作社+ 农牧民” 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苜蓿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农牧民苜蓿
复兴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苜蓿:天马的食粮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要造就一片草原……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