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2-11潘焱
潘 焱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国有林场,湖南永州 425100)
林业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生态平衡、环境治理以及保护等方面具有实质性意义。为了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力度,同时还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但是,结合分析现阶段我国林业管理现状时发现,林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普遍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受到严重阻碍,同时现有的森林资源使用不合理、过度消耗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将生态文明作为出发点,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先进的林业管理理念 林业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对现有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林业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保证保护措施的实施,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保证。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行创新、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趋势转变[1]。由于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追求利益,无论是在林业资源的开发或者是林业产品的深入挖掘等方面,都将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种形势下,很容易导致林业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林业管理较为粗放,大数据、机械化还末普及,林业各项数据还依靠人工录入,数据与实际仍有较大出入和偏差;造林、抚育等林业生产活动基本上还是最原始的方式。资源增长不明显、林种结构没有真正实现多样化,生态效益没有真正体现。商业性采伐过多导致林业资源越来越少,部分地区资源已经严重匮乏,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恢复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1.2 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以及实施,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现有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林业资源并不是源源不断可以获取的,现有的林业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如今,在林业管理过程中,需要立即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保证现有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尽可能避免林业资源出现一系列不合理应用现象,避免出现严重浪费等诸多问题。但是在与我国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以及管理的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并不是很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不合理,补偿资金落实监管不严,补偿比例不科学,内容太过于单一,甚至存在非常严重的区域差异性问题,对林业的整体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阻碍。
1.3 科学技术水平偏低 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手段的引进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林业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但是在与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我国当前的林业生态资源在构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科技资本投入在整体投入占比非常少,经过统计计算发现,占比还不足3%。林业科技投入少,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各大学院校与林业相关的专业较少,林业基层单位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待遇差,导致林业基层管理部门常年无法吸收 “新鲜血液”。所以,我国林业生态资源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整体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技术竞争力方面异常薄弱,同时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2]。现有的科学技术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利用,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人才数量非常少,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是很高。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科技运行技术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够保证生产与科技发展水平之间相辅相成,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推动。
2 生态文明视角下针对林业管理现存问题提出的可持续策略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相互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而取得的精神成果、物质成果。这也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生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和核心[3]。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林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和优化 林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林业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结合现状,对现有的林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及时转变、更新。只有保证经营管理理念及时转变,才能够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经营目标多重实现,为林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效率提升提供保证。首先,林业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引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还要认可现代林业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林业管理的意义、价值和作用[4]。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大众参与林业种植等各项活动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而且还可以为林业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其次,林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和实施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宣传方式,加大对于林业管理的宣传力度,比如开展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等,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突出林业资源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有效宣传[5]。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大众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打破传统林业资源管理在理念以及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局限性、单一性,为林业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证。
2.2 林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 林业生态资源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想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保证相关部门在其中的监督管理作用落在实处,提高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对当前我国林业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林业资源在开发、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林业资源过度消耗。首先,各个地方在林业管理工作开展时,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管理制度,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落实。在保证现有林业资源配置能够得到优化和完善的同时,可以为林业生态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可以提供符合实际要求的法律法规支持,按照法律法规实现合理开发、经营,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在管理制度的编制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成立符合实际要求的专门监督管理小组[6]。在整个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林区进行分区域划分、管理,保证个人责任制度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这种形势下,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有效性、针对性,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问题,避免森林资源严重浪费和损失。
2.3 现代化技术以及人才的引进和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林业管理过程中,不应当局限在传统的体力劳动方面,而是要实现科技创新。林业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林业工程项目在建设时的育苗技术。首先,通过应用天气预报系统,对最佳的播种时间进行预测和分析,等到时间确定之后,利用直升机进行播种,这样可以实现大范围林区的播种育苗。与传统人工育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直升机播种育苗的整个效率普遍比较高,同时成本也相对比较低。所以,当前的林业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引进和利用。除此之外,在林业的生态资源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有效提升,这样不仅可以为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还能将现代化技术、高科技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如今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进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保证林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林业资源各种不同类型病虫害的发病率,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结语
经济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的支持。但是我国林业资源的消耗量普遍比较大,浪费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保证林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在保证林业资源有效开发的基础上,提高现有林业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