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2020-02-11喻翠云

江西农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林业文明

喻翠云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二龙潭公园,湖北武汉 430300)

随着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开始高度重要林业发展。林业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定要格外强调林业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强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有机渗透。从当前林业管理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大不足,亟待完善改进,深入研究林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3]。

1 生态林业概述

1.1 生态林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林业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既要充分发挥林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林业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生态林业从深层次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追求林业与人类、林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构建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和多层次的林业生态体系。现代林业发展更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现代文明的有机传承,强调形象的有效提升。生态林业通过充分发挥现有自然资源的作用,严格遵守生态发展规律,能够形成林业体系。生态林业本身具备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强调因地制宜,需要结合不同的林木种植情况选择对应的发展战略,推动现代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林业的基本功能

1.2.1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是生态林业的首要功能。森林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库,也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木材、生物质能源,也是丰富生态产品的提供者。

1.2.2 就业增收功能 我国幅员辽阔,林地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借助生态林业实现了农民增收。在我国很多地区,单一的林业资源就可以发展成很大的产业,一些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是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2.3 生态保护功能 林业是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发挥生态林业的巨大优势。

1.2.4 观光休闲功能 人们对于大自然充满向往,希望回归自然,在闲暇之余愿意走进自然、拥抱自然。生态林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让人们有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1.2.5 文化传承功能 生态林业也具备文化传承功能,林业是记录传统农耕文化的基本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现代林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林业文化传承功能愈发凸显。

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现状

2.1 管理技术落后 生态文明视角下现代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管理技术落后。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现代林业管理中。然而我国的林业管理工作始终缺乏完善的创新技术体系,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管理技术手段,同时也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整体管理工作相对粗放落后。管理技术落后已成为阻碍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生态补偿机制管理不合理 林业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要想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持续有能量补充进来,才能够保证生态林业具有发展空间。目前,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生态补偿机制管理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很多林业地区存在滥砍滥伐的现象,对我国的林业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而目前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来补充林业资源,很难保证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由于缺乏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管理,使得我国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浪费巨大,林业资源消耗过大,会给生态林业体系带来巨大的破坏。

2.3 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下,很多人不顾生态环境,肆意破坏林业资源。这是由于林业管理意识不强造成的。一方面,我国林业管理只注重经济发展。很多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都会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但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地方缺乏林业资源管理意识。很多地区对当地的林业种植和开发利用没有进行科学管理,导致出现盲目种植、盲目开发等问题。

3 生态文明视角下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不断改善林业管理弊端,强化林业管理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林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第一,改善林业管理弊端。我国林业管理人员要深入林业生产一线,了解我国林业生产的现状,分析目前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第二,强化林业管理优势。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有效的作用,其中有很多林业管理优势值得赞扬。我国林业管理人员要积极将优势发扬光大,继续做强林业产业,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林业资源监督管理 为了保障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让政府积极地参与林业管理,成为约束和管理林业开发利用行为的主要责任人。第一,政府要增强林业管理意识。我国各地政府要深刻地认识到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政策上支持林业发展,从管理上约束林业开发利用。第二,我国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监督管理的有效保障,我国政府要根据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既要保障林业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又要约束林农和企业的林业经营行为,增强企业方的责任意识,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林业的健康全面发展,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让人们从意识上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不顾生态环境,过度开发林业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环境保护协会及社会各界要积极利用自媒体等渠道扩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督促人们做好森林保护工作,提升绿化水平,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3.4 创新思路,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类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与自然难以融合。因此,必须要创新思路,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促进林业生态、林业产业、林业文化多元化发展,实现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增长。

3.5 创新科技,实现技术转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创新为林业管理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林业管理过程中更要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将科技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要坚持林业科研和生产的强化整合,重视培育林业新品种,推进林业生产标准化发展,完善林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4 结语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纽带,必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林业文明
环境保护
请文明演绎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漫说文明
land produces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