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

2020-02-11何庆宾

江西农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林间混交林乔木

何庆宾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辽宁新宾 113200)

近年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且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果,但是局部地区林业资源退化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现象仍然存在。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采取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林业资源建设水平,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林业建设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建设过程中种植混交林的优势

1.1 提升林业建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以往林业种植树种单一的问题,增加林业树种种类,提高林木的丰富性。通过栽植不同树种,可以提高对栽植地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不同树种之间合理搭配,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大大提升木材总蓄积量。除此以外,混交林结构具有结构层次分明、树种丰富等特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合开发旅游业。由此可见,林业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业建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2 保持生态平衡 混交林树种丰富,能够为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化,进而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采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树木的合理搭配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为林间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提高林间物种抵御病虫害能力 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给林业建设带来了重大危害,想要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应从源头进行控制。通过营造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林木抵抗灾害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动物抵抗灾害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混交林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混交林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可以抑制病虫害以及病菌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的益鸟益兽,保护林间树木。另外,与其他树种相比,混交林内温度以及湿度较大,大大增加了林木抵抗火灾的能力,尤其是针阔叶树种混交林,不易发生森林火灾[1]。

2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

2.1 明确林间树木混交类型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需要明确林间树木的混交类型,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发挥混交林的优势。对于混交林树种,可以分为3 类,即灌木树种、伴生树种和主要树种,其中主要树种是指常用的树种。一般情况下,主要树种在造林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树种通常选择高大的乔木,可以选择1 种树种作为主要树种,也可以选择2 ~3 种树种作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是次要树种,通常种植在主要树种周围。种植伴生树种可以为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水土条件,对主要树种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一般选择耐阴且生长缓慢的小乔木。灌木树种同样种植在主要树种周围,其作用与伴生树种类似。通常选择叶量丰富、树干大以及分支多的灌木树种。种植灌木树种可以为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水土情况,抑制杂草生长。

2.2 科学合理搭配混交林树种 混交林树种的搭配对混交林种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树种搭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气候合理选择不同的树种,并进行合理搭配,保证树种之间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混交林树种搭配类型主要包括乔木混交类型、综合混交类型、乔灌木混交类型。其中,乔木混交类型是指乔木树种混交,是对两种以上乔木树种进行混交。该类型应用比较广泛,主要被应用在成林建设中。对于乔木混交类型,选择的树种数量要适当,以利于促进林间树木生长,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混交类型主要是多种类型的树种进行混交,具体是指主要树种、次生树种以及灌木混交。在具体种植过程中,需要确定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的位置,使二者保持良好的间距,发挥出不同树种的优势,提高树木的存活率。乔灌木混交类型是以主要树种为主,以灌木树种为辅。在造林初期,乔木可以为主要树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林分郁闭以后,灌木逐渐死亡,死亡的灌木会给乔木树种的生长提供营养[2]。

2.3 采取正确的混交林种植方法 为了保证混交林栽植效果,在整个混交林建设过程中,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混交栽植方法,具体包括块状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3 种。其中块状混交是指在种植树种过程中,将树种栽植为较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且与另一种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混交林栽植。规则块状栽植通常应用在平坦或坡面整齐的造林地,块状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保持在25 ~55 m2。行间混交主要是指隔行种植不同类型的树种,树种种类为两个以上。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乔灌木混交中。带状混交主要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达到3 行以上形成条带,并与其他构成条带的树种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带状混交的优势在于能协调好树种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栽植管理。

2.4 科学、合理设置混交林比例 混交林比例不仅影响混交树种种间关系,同时也影响混交的效果,所以应重视树种混交比例。混交林比例具体是指在混交林中,各树种株数所占比例。对于混交林树种比例的配置,应遵循一定原则,即有利于树种生长。对此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树种的特点、混交类型以及立地条件等。对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树种,种植比例不易过大,否则会对主要树种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可以适当增大竞争力较小的树种种植比例。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种植混交树种,伴生树种株数应大于灌木树种;反之,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混交林,应适当增加灌木的种植比例,对于伴生树种,应少种或者不种。控制好造林初期伴生树种或灌木的株数,一般要占据全林总株数的25% ~50%,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3]。

3 结语

林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行业,对我国生态环保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以及政府的广泛支持下,我国积极展开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目前我国仍存在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此,加强林业建设至关重要。混交林栽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种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在林业建设中,能不断提高林业建设水平。未来还应加强对林业建设中混交林栽植技术的探讨,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林业建设经济效益,实现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林间混交林乔木
《林间风景之一》油画
作 品:风景写生
——林间
林间游戏场
◆ 园林苗木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青松林间革命人——听歌剧《星星之火》有感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