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老年终末期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0-02-11黄明珍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终末期高通量性反应

黄明珍

(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2)

终末期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是其维持生命的有效方式,虽然目前临床上透析技术相对较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进程,但每年透析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依然高达20%[1]。有研究表明[2],以往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并不能有效清除体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容易导致毒素蓄积,加重微炎性反应状态,加大患者死亡风险,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则增大透析膜孔径,不但能够有效清除体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性反应状态,避免心血管病变的发生。为进一步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47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与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病例来自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9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预计存活期在6个月以上;行血液透析治疗;遵医行为较佳;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既往肾移植手术史;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急性感染者;滥用药物者;精神障碍类疾病;研究依从性较差。将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低通量组与高通量组,低通量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2~81岁,平均(69.5±2.3)岁;病程1~9年,平均(5.7±1.1)年。高通量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62~80岁,平均(68.2±2.6)岁;病程1~10年,平均(5.5±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低通量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德国贝朗710200t血液透析机进行治疗,每星期透析3次,每次透析4 h,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溶液,透析器为FX8聚砜膜透析器,透析超滤系数为12 ml/(mm Hg·h)(1 mm Hg=0.133 3 kPa),膜面积1.0 m2。高通量组采用德国贝朗710207t血滤机进行治疗,每星期3次,每次4 h,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溶液,透析器为FX80聚砜膜透析器,透析超滤系数为46 ml/(mm Hg·h),膜面积1.8 m2。两组患者均持续透析治疗半年。

1.3评价指标:①微炎性反应状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性反应状态,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80 ℃保存备用,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②肾功能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变化,包含血肌酐值(SCr)、血尿素氮值(BUN)、血清白蛋白(ALB)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微炎性反应指标与营养指标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性反应指标比较:治疗后,高通量组的Hs-CRP、IL-6、TNF-α微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及低通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流量组的各项微炎性反应指标有所上升,其中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高通量组的SCr、BUN及UAER等肾功能指标皆明显下降,ALB指标明显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及低通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Hs-CRP(mg/L)治疗前治疗后IL-6(pg/ml)治疗前治疗后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低通量组478.5±0.99.5±0.6①5.6±1.66.4±1.250.5±10.156.4±9.7高通量组478.5±0.86.5±0.5①②5.5±1.24.1±15.4①②50.4±10.542.2±8.8①②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低通量组治疗后相比,②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UAER(μg/min)治疗前治疗后SCR值(mmol/L)治疗前治疗后BUN值(mmol/L)治疗前治疗后ALB(g/L)治疗前治疗后低通量组4760.2±12.957.5±13.5①97.6±5.690.1±5.4①7.5±10.36.3± 9.7①24.2±2.434.2±3.7①高通量组4760.5±12.950.4±11.2①②97.5±5.280.0±5.4①②7.4±1.55.2±1.8①②24.2±2.038.1±3.5①②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低通量组治疗后相比,②P<0.05

3 讨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因肾脏功能逐渐下降,体液内溶质及多余水分很难排出体外,大多患者会产生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不适、四肢水肿、营养不良等情况,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将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或肾衰竭,进而危及患者生命[3]。有研究表明[4],血液透析质量与血液透析方式的选择具有密切关系,临床中常用的低流量血液透析方式对体液中毒性物质并不能彻底清除,容易使各种毒素堆积在体内,导致机体长期处于慢性微炎性反应状态,影响透析质量。最新研究表明[2],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毒性物质,抑制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改善机体的微炎性反应状态,对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这与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对高通量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高通量组的Hs-CRP、IL-6、TNF-α、SCr、BUN及UAER等微炎性反应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低通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的ALB指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相对于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来讲,疗效更确切,值得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终末期高通量性反应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