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自信:现状、成因与培育路径*
——基于山东、安徽等地的调查

2020-02-11杨吉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信心家乡

杨吉华

(阳光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 马尾 350015)

乡村文化自信是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心理基础,是乡村居民自觉行动起来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前提条件。只有乡村主体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没有乡村文化自信的确立,乡村民众对于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缺乏认同,对自己前途缺乏信心甚至悲观失望,即使国家政策再好,外部援助的力量再大,也难以乡村振兴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为了了解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的状况,为提升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课题组在安徽、山东等地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之所以选择安徽、山东两省,是因为这两个省都是农业大省,所调查地区在全国农村处于中等发展水平,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够反映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带有共性的问题。其他省份还包括福建、江苏、海南等发达地区的农村。第一次网络问卷调查时间在2018年1月到3月,收回有效问卷105份。第二次问卷调查时间从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收回问卷464份。两次问卷设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次问卷设计除了与第一次互相印证补充,还针对第一次问卷调查的不足进行了追加提问。除了问卷调查,研究者还对安徽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县委县政府和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当地村民、返乡过春节的外出务工者、参加乡村振兴项目的志愿者和在校大学生、乡村教徒等。召开村民座谈会多次。本文是在两次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乡村文化自信的现状与培育体系构建问题。

一、当前我国乡村文化自信现状

对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状况的了解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目标。两次问卷都设计了对于乡村文化自信总体认知的问题。第一次问卷重点考察了被访者对乡村发展前景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总体看法。当问到“你对乡村发展前景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占24.73%,回答“相当有信心”的占32.38%,“有信心”的占26.67%,“没信心”的占7.62%,“不清楚”的占8.57%。当问到“你认为我党提出的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回答“肯定能实现”占35.24%,“基本能实现”占32.38%,“或许能实现”占23.81%,“不能实现”占3.81%,“不清楚”占4.76%。答案表明,当前乡村民众对于乡村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大多数人都认为党的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实现,对乡村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和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实现的各自只占15%和8%左右。这种总体自信指标的意义在于,乡村文化自信包含在乡村发展的总体自信之中,对乡村发展前景总体自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体现。

第二次问卷不仅有针对乡村总体发展前景的总体判断,更设计了与乡村文化自信直接相关的问题。当问道“您对家乡的认同感强吗?”回答“强”占43.97%,“比较强”占41.38%,“不强”占12.07%,“缺乏认同感”占2.59%。家乡认同感是人们对于自己故乡的精神归属感,是主体对于自己作为故乡一分子的心理认可。家乡认同感主要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问卷数据表明,约85%的被访者有比较强家乡认同感,认同感不强和缺乏认同感占近15%。当问到“你是否有家乡自豪感”,回答“有强烈自豪感”的占23.92%,“有自豪感”占56.9%,“缺乏自豪感”占15.3%,“没有自豪感”的占3.88%。缺乏自豪感和没有自豪感的一共占近20%。家乡自豪感是在家乡认同感发展起来的更高级的家乡情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直接表现。如此多农村青年对自己的家乡缺乏自豪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说明在当代农村青年在经过了频繁的地域迁徙和流动之后,部分人对家乡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薄。当问到“您如何评价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的现状?”回答“非常自信”的占16.81%,“比较自信”的占48.28%,“缺乏自信”占32.97%,“自卑严重”的占1.94%,这一数据有两个方面含义,它既可能表达的是被访者本人乡村文化自信状况,也可能反映的是被访者对乡村文化自信总体状况的整体判断。但不管是那种情况,数据对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状况的指示意义明显。另一个关于信心的问题是“您对你的家乡(村)的未来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占25.43%,“比较有信心”占53.45%,“比较没信心”占13.79%,“没信心”占7.33%。“比较没信心”与“没信心”两者相加为21%。这个题目设计与第一次问卷调查的题目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针对“你的家乡(村)”,而非泛指的“乡村”,问题更有针对性、指向性,答案也更有参考价值。

两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占多数被访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对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的看法正面、积极,认为在党和政府对农村扶持的政策力度逐年加大,“三农”状况好转明显,未来前景可期。但数据也有不容乐观之处: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乡村缺乏文化自信,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对自己家乡没有自豪感,五分之一受访者对自己家乡发展前景缺乏信心。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对于乡村发展前景和乡村文化自信程度,也随着不同地区乡村发展水平的不同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您对你的家乡(村)的未来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发达地区的比例为30.77%,比较发达地区为26.51%,不发达地区为25.14%,民族地区为22.22%,显示了明显的梯次降低。即使在同一县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乡镇,这种差异性也会存在。课题组在某乡举行了一次村民座谈会,该乡在这个县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座谈会上村民发言踊跃,对当前本地农村发展形势和未来前景的看法积极乐观,表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在该县另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的访谈中,被访者对本地现状和前景的看法就比较消极、悲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人们精神心理的影响明显。

二、乡村文化自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乡村文化自信缺失有着复杂的原因。综合两次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座谈,我们发现影响乡村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差距巨大

城市发达、乡村落后、城乡差距大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总体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方面,城乡差距非常明显。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之所以选择离开农村的原因依次有:“谋生”(74.29%)、“实现人生价值”(47.62%)、“向往城市文明”(28.57%)、“农村没前途”(18.1%)、“成为城里人”(12.38%),离开农村的经济考量明显超过其他因素。一位被访者说:“要是在农村有收入,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在外面家里什么都照顾不到,心理上那份压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自信以实力为基础,正是长期以来巨大的城乡差距是导致乡村居民文化自信缺失的第一位原因。

(二)对乡村文化缺乏认知和了解

乡村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对乡村文化是了解和认知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乡村文化认知,所谓的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但现实是当前许多乡村青年对于乡村文化了解非常有限,或者说处在一种低认知状态。这一现象也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当问到“您熟悉您家乡的历史吗?”回答“非常熟悉”的只占10.56%,“比较熟悉”的占47.63%,“不太熟悉”的占40.3%,“完全不了解”的占1.51%。而问到“您熟悉家乡的文化与艺术吗?”回答“非常熟悉”的占8.19%,“比较熟悉”占48.71%,“不太熟悉”的占40.73%,“完全不了解”占2.37%。两组数据大体一致,超过四成的被访者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艺术缺乏了解,甚至是相当陌生。调查还发现,对于家乡地方戏剧、曲艺杂技、传统手工等文化艺术形式,有20.95%的答卷者表示“不愿意学习”,有9.52%的答卷者明确表示“不喜欢”。一方面是对家乡文化的无知、疏离、隔膜、淡忘,另一方面是对城市流行文化日益趋强的认同,这就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年轻一代文化追求的真实写照。

(三)乡村文化建设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地区不平衡非常严重,大多数乡村文化建设仍然相当落后。当问及“您的家乡文体设施状况如何?”回答“齐全”的占8.19%,“有一些”的占60.34%,“基本没有”的占31.47%,显示大多数乡村文体设施和场馆建设落后;当问到“你们家乡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多彩?”回答“经常有文化娱乐活动”的只有9.05%,“不定期有文化娱乐活动”为23.71%,“偶尔有文化娱乐活动”的为41.59%,“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的占26.65%,表明被访者所在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相当贫乏。部分乡村缺乏针对“三农”的培训活动,每年的培训是指不到1次。这也与研究者对部分农村的实地观察所见基本一致,笔者在某村民组发现,该村民组除了一位农户家里有一个麻将室外,没有任何其他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乡村文化建设的落后状况,不仅让许多年轻人耐不住乡村的寂寞而离开农村、迁移到文化娱乐丰富的城市,也是造成乡村文化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传统心理影响

乡村文化自信缺乏与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心理的影响不无关系。中国的城乡差距形成乃至不断拉大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城里人”、“乡下人”等级和界限分明,城市剥夺乡村、城乡二元对立由来已久,城里人、乡下人通婚被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逐步固定化,加上有户籍、身份制划分标准,就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1]这种事实形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乡村文化自卑心理,城里人天生优越,农村人天生不如城里人。这种农村不如城市的意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甚至被现实和舆论不断强化,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

(五)社会舆论及影视作品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舆论导向上,也是对农村、农民存在偏见,把农村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同于落后、愚昧、消极的东西加以否定;在影视作品中,电影电视展现的城市形象都很高大上,到处都是成功人士,香车豪宅,俊男靓女,酒绿灯红。而展现农村的多是落后、贫困、愚昧、偏执、小丑般的搞笑人物,给人“丑陋、贪婪”的印象[2]。网络媒体也都处处可见对农村和农村人的偏见。大众传媒的这种解读和传播,无形中给农村居民贴上了“穷、愚”的标签,形成了刻板的“标签效应”,久而久之必定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本来就是脆弱的乡村文化自信变得更加脆弱。

三、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一)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的价值体系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于乡村美德和小镇价值的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的乡村价值体系有落后、消极的一面,但其内核和精髓则富含真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有:敬畏自然、重视和谐、勤劳、节俭、诚实、友善、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等。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培育对优秀的乡村价值体系的自信。丢掉了优秀乡村价值,就是丢掉了乡村文化自信的根本。调查中许多被访者反映,这些年在商品化、市场化大潮冲击下,一些消极落后的价值观等思想不断侵蚀乡村,而乡村优秀文化视之为过时、落后、保守的东西被摒弃,现象令人担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乡村价值、继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坚守乡村美德,抵御不良价值观对乡村的侵蚀,对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当地独属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途径。我国的绝大多数的文化遗产都源自乡村,在长期的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风俗习惯、礼仪节庆、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民群众聪明智慧的结晶。与此同时,广大乡村还有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各类物质遗存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以及日常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发扬光大,无疑对于提振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是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3]。当前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差距巨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推进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和提质增效。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重视乡村和特色小镇户外休闲运动场所的打造,促进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

研究表明,在某种条件下,社区的人文环境比物质条件更吸引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的年轻人[4]。要吸引更多的乡村青年回农村创业,就需要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体系,开发各种农村题材的富有乡土气息的理论研究、文学创作、艺术创作、音乐舞蹈、表演、摄影摄像、书法绘画、雕刻、手工艺品,丰富乡村民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参与意识,发挥自身的文化艺术潜能,培育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当前一些农村文化活动比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域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弱小,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因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创造必要的财力条件。

(五)发掘乡村生活方式的积极价值

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随着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紧张、人际关系疏远,各种“城市病”也出现。相比而言,乡村生活方式有许多城市生活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如绿色、低碳、环保、便捷、闲适、慢节奏、亲近自然、民风淳朴、人际关系单纯等。这些都是足以让乡村居民引以为豪,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未来随着乡村发展,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活方式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同时,要消除乡村生活方式中的消极因素,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形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结构,构建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六)打造乡村特有的节庆品牌

打造乡村节庆品牌,不仅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增加收入,而且对于当地的文化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推动乡村凝聚力,提升乡村形象,培育乡村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节庆、展会和赛事的开展有利于向外界全面展示当地的文化形象,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密切社区居民的联系和交往,提升乡村居民的文明素质,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农村社区的抱负水平,培养乡村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打造健康的社区精神,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加强乡村教育培训事业

问卷调查发现,科学知识与文明素养与自信心呈较强的相关关系。当问及“您对你的家乡(村)未来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比例,按照小学及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顺序依次为:8.33%、25%、27.15%、27.66%、25%;回答没有信心(“比较没信心”+“没信心”)的比例依次为:33.3%、29.5%、17.2%、21.3%、21.4%。知识给人力量和自信。反之,一个人如果教育水平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越容易被外界左右影响,越缺乏自信。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针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非常薄弱,很多地方一年只有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要求。要大力发展针对乡村民众的实用技术、法律知识、科学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训项目,培育新型农民队伍,打造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

(八)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5]。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经济,为社会提供了特色文化产品,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形象,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对于乡村文化的热爱,帮助文化从业人员认识当地的文化资源,加深对当地文化的认识,丰富对当地文化的情感理解,促进对于家乡的热爱,增强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当前不少农村地区乡村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也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制定政策和措施,加快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九)扩大乡村文化对外开放交流

封闭导致文化自闭、保守、狭隘、排外、自卑和偏见。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不同之一就是乡村文化缺乏文化的包容性,而恰恰是包容性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6]。要通过扩大乡村对外开放,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有利于打破乡村阻隔、闭塞的状态,培育乡村民众的理性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不同城乡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在不同文化互鉴中提升文化自信。当前农村要加大对外开放,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渠道的对外开放体系,建立开放的社区,创造开放的心态,提高文化包容力。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主动地“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向先进地区和乡村学习,提升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心。

(十)构建乡村文化传播体系

丰富传播渠道,优化传播内容,树立积极正面的农村、农民的形象,改变长期以来的贴在农村、农民身上的负面标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能媒体,建立乡村网站,同时利用手机媒体、微博、微信、APP、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VR等新兴传播手段,充分展示自己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传播弘扬当地的优秀文化,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山川秀丽,促进新媒体与创意农业深度融合。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讲好乡村故事,打造正面的“标签”,形成积极的“标签效应”,培养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认同感信心家乡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KX5的耐心与信心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