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2020-02-11鲁先瑾唐建兵
鲁先瑾,唐建兵
(1.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近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关注和研究热度持续升温,且取得了颇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对其生成逻辑的研究却较为鲜见。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生成逻辑的研究关系到其本身“为何而来”理论与实践因素解读以及“如何而来”历史与发展因素剖析的根本问题,是对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从认知问题到认同问题的转换,也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因此,从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寻觅扶贫重要论述生成的生发力量,从国内外扶贫经验得失和扶贫政策设计中汲取扶贫重要论述生成的素材养分,并在脱贫攻坚、牵手小康的实践中探求扶贫重要论述生成的“源头活水”,使扶贫重要论述的生成过程在“发现问题”“借鉴得失”“设计政策”和“应用实践”中得到理论把握和实践论证,是研究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逻辑:紧紧扭住扶贫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路径指向
“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如何在全体人民携手迈向致富小康的进程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时代的“问题意识”,必须紧紧扭住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以更大的决心和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实施扶贫攻坚、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扶贫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目标。
(一)贫困问题呈现新特征,扶贫工作面临新挑战
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阴影,信心满满地迈向全面小康。成绩令人欣喜,但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贫困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动态性特征,贫困人口分散化、致贫因素复杂化,扶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任务和挑战,我国贫困治理转入“新常态”。
生存性贫困趋于缓解,发展性贫困愈发突出。“吃不饱、穿不暖”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大多数人生活境况的最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起点低、基础弱、包袱重”的客观实际出发,经过不懈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缺衣少食”的生存性贫困虽依然存在但占比大幅降低,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区域性整体贫困逐步缓解。但是,种种原因造成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核心产业聚集,使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镇贫富财产差距越拉越大。“不平衡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差距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为社会所边缘化”[2],这些人很难享受到公正待遇和公平机会,扩大再生产能力后劲不足,生活状态改善速度相对趋缓,发展性贫困逐渐呈显性状态,渐而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穷人的相对贫困人口。
特殊贫困矛盾异常突出,遏制返贫不容乐观。扶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3]党和国家通过政策供给、资金投入、物资援助、赋税减免和救灾救济等有效手段扶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摆脱饥饿和贫困,解决温饱问题,农村普遍性贫困问题得到了根本性扭转。与此同时,在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拉大,农村贫困呈现出由面到点集聚并减少现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和连片石漠化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致贫因素复杂、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特殊贫困矛盾更加突出。不仅如此,深度贫困区大量的现有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也相对偏弱,没有持续性的收入来源,在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或面临市场冲击的情况下,就很容易返贫。
(二)“漫灌、输血”扶贫模式存在固有缺陷和不足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缓解、减少乃至最终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不断凝炼扶贫模式、总结扶贫成功经验。但在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以前,我国扶贫模式是粗放“漫灌”式的、救济式的,旨在通过救助、帮扶等普惠措施消除普遍性贫困。这种扶贫模式的贫困人口数据来自调查样本数据的推测估算,并由基层干部逐级往下分解。采取抽样估测的简单做法是不太科学的,无法真正弄准我国贫困人口底数并找准致贫症结。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扶贫项目粗放“漫灌”,从而只有较少比例的贫困人口能真正从中受益。实践证明,粗放式扶贫是低效率的,扶贫成效并不理想,难免衍生出争戴“贫困帽”、争当“贫困户”等形形色色的新问题,甚至陷入到“年年扶贫年年贫”非良性循环的怪圈中。
二、历史逻辑:我国扶贫经验的凝炼提升和国外减贫有益做法的学习借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关心并帮助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推动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的扶贫行动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厘清我国扶贫成就得失,汲取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系统性规律性的凝炼提升,同时又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减贫的有益做法。
(一)汲取我国扶贫经验并作了系统性规律性的凝炼提升
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誉,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说,第一,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政府主导是脱贫攻坚的中国特征。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实现减贫,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扶贫的政治优势和最大特色,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保证。同时,扶贫发挥了最大多数人的主体性作用,广泛动员了社会力量和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第二,始终把发展作为推动贫困问题解决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6],推动减贫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立足贫困形势变化,动态管理扶贫对象。总体来看,我国扶贫对象的确定经历了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过程,由面到点、由粗放走向精准,使扶贫工作下沉到村、对接到户、帮扶到人,确保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第四,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既抓“基础”更重“根本”。“以开发式扶贫为主,救助式扶贫、保障式扶贫为辅”[7],是我国扶贫的基本方针。对有劳动能力或发展潜力的贫困人口,坚持授之以“渔”,通过增强劳动能力帮助其脱贫致富;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物资救济或政策兜底来保障其基本生活;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临时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扶”“救”并举,给予保障基本生活的物资救济并为其提供创收增收机会。
“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8]。习近平总书记以辩证思维和创新务实态度,厘清40年扶贫的成就得失、汲取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扶贫规律,围绕扶贫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推向了新的更高阶段。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外减贫有益做法
如何消除贫困?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立足自身国情,对走什么样的减贫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其经验值得各国相互借鉴。第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整体水平。农村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消除贫困的重中之重。因此,采取利于农业生产的倾斜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发展中国家推进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设立特殊就业项目,建立完善减贫制度。实践证明,自营职业制度和公共基础工程项目是发展中国家减贫的直接有效办法。建立自营职业制度旨在通过低息贷款、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增收致富。实施公共基础工程旨在为临时性贫困群体提供短期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第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缩小行业平均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同时,给贫困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和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以便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第四,重视并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和援助。国际减贫合作是学习先进的减贫理念和管理方法,获得发展经济所需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重要来源。此外,非政府组织肩负着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实施减贫行动的重要支撑点。国外减贫有益经验对我国扶贫事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中国从未盲目照搬他国的方法和项目,但一直乐于了解和深入研究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和需求加以灵活运用。”[9]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兼容并蓄方能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在学习借鉴国外减贫有益做法方面提供了很好范例,展现了共享人类贫困治理成果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三、制度逻辑:凝结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汇聚最大扶贫共识的政策设计
有效推进扶贫工作依赖于切合客观实际、遵循扶贫规律的政策设计。面对贫困问题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结集体智慧、汇聚最大共识推动扶贫政策科学设计、有效运作,使扶贫工作“有章可循、于法有据”。
(一)扶贫决策部署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符合理性取向
“一种社会制度要有效管用,就必须扎根本土,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10]。扶贫决策部署不能从本本和主观愿望出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根中国本土、立足中国国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11]从1969年习近平主动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奔赴陕北梁家河大队落户插队开始,在与基层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习近平真正地了解到农村、认识了农民,对中国农村贫困有了深切的感悟和思考;履职河北正定之时,他切实深入到群众当中察民情、达民意、商对策,在里双店公社率先推行“大包干”试点;主政福建宁德两年,他时常深入农村、走进农家,与农民叙聊家常。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贫困落后等恶劣环境,贫困家庭缺衣少吃、“兄弟同衣”的穷困处境让他深有感触,后以闽东九县实地调研资料为重要基础,积极谋划脱贫致富之路,摆脱贫困的思路由模糊而逐渐清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离京前往湖南湘西、贵州毕节、甘肃定西和四川凉山等贫寒苦瘠地区开展持续深入调研,走访棚户区居民和山区贫困农牧民,与他们直接座谈、交流,通过亲临贫困地区一线、用脚“丈量”的方式真正地了解并切实地认识到中国贫困的真实情况,为把准扶贫政策方向、作出扶贫决策提供了最重要依据。
(二)扶贫政策设计凝聚最大社会共识,坚持群体取向
国家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为了贯彻维护自己所代表的特定阶级的意志,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而制定的具体行动准则。政策设计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越俎代庖、“代民决策”的任何行为只能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
“解决贫困问题虽然直接涉及的是少数人,但事关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共享发展,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12]因此,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的扶贫政策设计不能主观臆断,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好群众路线是科学设计扶贫政策的重要保证。扶贫政策设计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扶贫政策制定部门开门办公,通过设定书面征求意见、民意调查、征集提案、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列席旁听、咨询协商、公众征询和信息举报等公众参与程序,广泛了解民情民意,倾听人民呼声诉求,回应人民关注期待。扶贫政策设计过程中,努力营造和谐友好氛围,善纳群言、广集民智,引导人民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交流和充分讨论等多种方式化解扶贫工作中的矛盾与分歧,凝聚最大扶贫共识,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扶贫政策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享受者。
四、实践逻辑:人民美好生活的回应关切和脱贫致富牵手小康的实际行动
在谈到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时,毛泽东曾经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3]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主动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脱贫致富牵手小康的伟大实践为其生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一)持续推进解决温饱、牵手小康伟大实践
困难群众生活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和揪心的事情,扶贫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插队梁家河大队期间,他克服各种困难,闯过“五关”快速融入农村生活,率领当地群众挑粪拉煤、拦河筑坝、清理淤泥,立足当地实际恢复发展生产;建立铁业社、缝衣社和手工磨坊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帮助贫穷家庭脱离贫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并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提出并大力实施“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战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正定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初步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任职福建宁德之时,他首创“四下基层”,推心置腹交谈问需于民、深入田间地头问计于民,敢于跑冷门、解难题,并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致富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闽东九县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迈上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主政浙江之时,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即便如此,他也始终将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思百姓所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所提出的细致具体、操作性很强的富民政策让浙江驶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使浙江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二)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作为始终不渝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4]精准扶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以此为重要起点,我国扶贫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了全面部署,藉此开启了我国脱贫攻坚新的历史征程。
在调研扶贫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论述,不断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到细处、落到实处、引向深入。第一,科学设计扶贫工作流程,做好做足“精准”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扶贫工作流程设计放在最突出位置,牢牢把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关键环节,瞄准扶贫对象,用好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模式,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扶贫实效;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战略目标,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定为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并从信贷支持、对接帮扶、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着手,制定了精准政策以及完善扶贫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第三,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扶贫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就是啃硬骨头、过急流险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5]。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部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逐级细化分解扶贫目标任务,制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全面实施,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扶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理论结晶,阐明了扶贫的基本规律,是新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既对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也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