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融入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2020-02-11周贝贝
周贝贝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单纯培养知识型、专业型、学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形势,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业已成为各行各业争抢的“香饽饽”,无形中也在倒逼高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因此,高校要主动整合各方实践育人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肩负起为国家、民族永恒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校可以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的风土民俗、红色资源、历史遗迹、漕运流变及其它分支潜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与学校学科特色、专业优势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传承、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过程,进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黄河文化及社会实践育人概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所蕴含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播有着显著意义。黄河文化的内涵可从两个维度进行探究辨析,第一,黄河文化泛指流域内人民在与黄河共生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时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基本诉求及长期治黄过程中形成的疏导河道、构筑堤防、兴修水利等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第二,黄河文化在广义上指流域内朝代兴替、人民劳作过程中创造出的人文遗迹、历史遗迹的物质财富及民生情怀、历史使命、众志成城等精神财富[1]。
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集中利用寒暑假时间走入社会、感知社会、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社会实践育人是将第一课堂中的专业教育及第二课堂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遵循青年学生发展成长规律,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的一种育人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2]。
2. 社会实践育人路径及现状分析
2.1 实践育人路径概述
实践育人路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成果导向,以志愿服务、红色文化熏陶、考察调研、创新创业、非遗传承等为抓手,是实践育人的具体呈现形式。育人路径的有效性决定着实践育人的成效,育人路径的创新性制约着学生参与实践育人的主观能动性,恰当铺设实践育人路径对实践育人成效的体现至关重要。
2.2 高校实践育人现状
强化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也在不断加大对学生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实践育人路径得到极大丰富,许多高校将红色精神引领、军事训练磨砺、一线教学带入、社会教学成长等纳入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之中,对推动高校实践育人教学路径的成熟化发展大有裨益[3]。
实践育人已取得的成效毋庸讳言,然而新时期实践育人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实践育人顶层设计仍欠完善,部分高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对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视度存在偏差,高校各部门协同育人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作为社会实践承接方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机构、红色教育基地对实践育人的意义重视不足、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的力度不够[4];第二,部分高校设计实践项目时单纯局限于现实需求,未能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流于表面、浅尝辄止、缺乏思考,实践活动缺乏系统性、传承性;第三,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对社会实践开展成效的评价以网媒(纸媒)新闻报道、签订基地协议、实践基地挂牌为主要指标,易使学生陷入功利思想泥潭,不利于社会实践长期、有效地发展[5]。
3. 黄河文化融入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论述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6]。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民族永恒持续健康发展输送理想信念坚定人才的重任。黄河文化与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环节的有机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民族交融、漕运流变等深层次内涵,使抽象化的黄河文化可落地、更具体;黄河流域覆盖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7月仅河南省已公布的首批省红色教育基地就已达20家,省内还分布着近千个传统古村落及陕州古漕运枢纽、嘉应观、黄河故道、兴洛仓等众多黄河古遗迹。黄河文化与实践育人的融合,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校社会实践形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书写了一部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朝代更替、千百年来的治黄史也孕育了华夏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黄河文化与实践育人的融合,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黄河文化对凝聚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坚定新时代大学生讲好“黄河故事”、发扬好“黄河精神”的信心[7]。
4. 黄河文化融入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策略
4.1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也曾多次强调,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主阵地,相关专家学者要对黄河文化发展期、黄河文化兴盛期、华夏文明的主体及黄河文化的发源地、历史特点等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流域风土民俗、红色资源(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建立的延安革命根据地,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等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历史遗迹(如: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大雁塔、嵩阳书院、启母阙、启母石等)、漕运流变及其它分支潜在的实践育人功能。
结合学校专业实际,通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实现专业知识与黄河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开展黄河流域古建筑(古遗迹)保护、黄河流域古粮仓调研、黄河漕运历史调研、黄河流域传统古村落寻访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加深对黄河文明起源的理解,增强对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黄河精神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继承弘扬及讲好黄河故事的能力,巩固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4.2 学校、社会联动,畅通路径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教育活动,能够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效性[8]。学校团委作为社会实践育人的主体要从学校层面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专门专职学生社团,并在各二级学院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将此类社团管理成效纳入共青团工作年终考核;学校其它部门,要胸怀大局、多向联动,开办黄河文化大讲堂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支持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黄河文化相关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开展及理论研究,同时,面向全校招募专家学者担任黄河文化研究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工作量、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保障,激发指导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实践育人朝着长效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校外层面,高校实践育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校外各方力量的参与,并在环境、平台、资源上给予支持和协助[9],同理,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取得的调研数据、撰写的调研报告、收集的社情民意、掌握的一手资料经归纳整理后应当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对接呈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4.3 线上、线下联动,提振影响
网络具有良好的信息传输及通信作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好、讲述好黄河故事,在高校形成良好的黄河文化与实践育人结合的氛围,既要借助展板、海报、条幅标语等传统宣传形式,更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介的传播力[10]。如, 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学生团体可线下组织黄河文物展览、黄河文化交流座谈会、黄河故事宣讲会、黄河精神主题征文;学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的校园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平台可以开辟黄河故事专栏,借助网络平台、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向全校师生讲述黄河母亲河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黄河文化认知氛围,提升黄河文化在师生中的影响力、认同感,线上线下联动,为后续黄河主题实践育人奠定好舆论基础。
4.4 遵循基本原则,构建科学体系
探索黄河文化与社会实践育人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育人成效导向,适时对育人路径进行优化调整,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遵循总体通融原则,实践育人过程中要不断对路径的差异进行总结分析,融合精华、祛除糟粕;第二,遵循灵活开放原则,实践育人旨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创意理念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高校要支持学生参加符合最新育人要求、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志愿服务、交流访学等实践活动;第三,遵循优质高效的原则,高校在设计实践育人方案时要在“质”上下功夫,淡化“量”的概念,切不可单纯追求社会实践参与人员数量和活动开展数量,真正让实践活动触动思想、触及灵魂;第四,遵循介入实践的原则,学生要发挥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同时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也应真诚介入实践,真正给予学生指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升育人成效。
5. 结语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方式、实践育人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学生育人工作的要求,实践育人工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理想信念的影响力呈逐年减弱态势,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流于表面,敷衍了事的心态仍较为严重。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图景亟需在新的社会语境中反思、重构[11]。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现状及黄河文化的由来、演变、传承,探索黄河文化与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有机融合的策略及讲好新时期黄河故事对培养青年学生的重大意义,进而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