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抑郁症

2020-02-11王佳涛

政工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服药

王佳涛

抑郁症业已成为常见疾病。据国内一项统计,中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50%~70%是抑郁症患者。近年来,军队官兵因患抑郁症导致极端行为呈现增多的趋势,给单位、家庭和部队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从有关部门发布的报告来看,很大比例的自杀事件与当事人重度抑郁有关。抑郁症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但官兵对抑郁症的认识度却极低,导致抑郁症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比例很低。因此,有必要提高官兵对抑郁症的了解,走出认识误区,减少该病症对部队官兵的危害。

一、官兵对抑郁症的错误认识

1.错把抑郁情绪当成抑郁症。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身边战友说“我抑郁了!”我们听到后往往会说“想开点,都会过去的”。以上涉及两个误区,一是错把抑郁情绪或抑郁状态当成抑郁症,二是把想不开看作罹患抑郁症的原因。实际上,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不开心,人人都可能碰到;抑郁状态是指具有部分抑郁症的特征,但是还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需要进行精神科检查之后才能确定。通俗来讲,如果抑郁情绪已经出现了2 周以上,并且抑郁干扰了生活,让人无法正常笑出来,使人的学习和感知能力下降,并影响到了去热爱周边的人和事,那么就可能是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了,需要重视起来。

2.把罹患抑郁症看成是脆弱。我军历来崇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种战斗精神,军人也往往被视为最勇敢的群体。在大多数人眼里,脆弱、矫情、想不开被视为罹患抑郁症的原因。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一些患抑郁症的官兵不敢公开自己的病情。同时,一些已经有明显抑郁症症状的官兵,怕被打上不勇敢的标签而不敢去医院进行诊治,或者不愿相信自己会患抑郁症这一疾病,致使病情不断加重。抑郁症是一类复杂疾病。研究表明,它与遗传基因、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和心理模式都有关系,但是具体是哪种原因导致抑郁症,直至目前仍无定论。美国第16 任总统林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硬汉作家海明威等人,都曾罹患抑郁症,但他们都性格坚韧。丘吉尔一生都饱受抑郁症的折磨,他很形象地称自己的病情为黑狗,并一直与它作斗争。所以,简单地把抑郁症看成是脆弱,是不科学的。

3.认为抑郁症是绝症。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有的患者会自然康复,有的患者病情会反反复复最终发展成慢性,有的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引起社会关注的往往是自杀这部分患者,近些年明星、官员因抑郁症自杀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引起媒体关注。2014年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约20 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数量之大令人惊骇。但抑郁症绝不是绝症,只要依照医嘱坚持服药,绝大部分能够治愈。特别是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经过心理治疗或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是能够痊愈、回归正常生活的。抑郁症不是肢体的崩坏,而是生气的丧失。对于患者来说,重要的是不要丧失对治疗的希望。

4.管理者用错误的方式看管抑郁症患者。很多官兵一听到“抑郁症”,马上会联想到“精神病”,转而就会用异样的眼神看待患病战友。非专业人员平时所说的精神病,战友们往往把它等同于精神分裂症。事实上,精神疾病的分类非常广泛,精神分裂症只是其中一种,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都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的病人和正常人很接近,思路很清晰,与精神分裂症大不一样。但是,在管理上,有人往往以对待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方式对待患抑郁症的战友。据了解,在基层一旦有官兵患抑郁症,管理者要么想方设法让病人长期住院治疗,把管理责任转移给医院;要么在营区内安排人员轮流“陪伴”,以防出现意外情况。这些行为,往往加重患病战友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二、对于抑郁症,我们该怎么治疗

1.敢于到专科医院就诊。生活中,经常会有官兵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抑郁了。一般情况下,这些官兵可能只是体验到抑郁情绪,或者处于抑郁状态,还达不到抑郁症的程度。而如果抑郁状态已经持续3周以上,感觉不到快乐,自我评价不断降低,影响到了正常的训练和生活,就需要重视起来了。但现实情况是,抑郁症患者就诊率偏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患者本人及身边人对抑郁症的病耻感太强。对于生理疾病,大家能够接受;而对于抑郁症,则认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而导致,觉得患病是一种“耻辱”,不敢向他人言说,甚至不敢去医院诊断。有些人偷偷在网上做一些测试,往往很多症状自己都能“对号入座”,却不知该怎么解决,或受网上不科学的治疗方法误导,更加重了病情。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逃避病情、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它,勇敢去就医。相比之下,综合性医院对抑郁症的综合识别率还普遍较低,建议直接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2.确诊后坚持服药。很多患者接受了专业的诊断,医生也给开了药物,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私自停药后因病情反复走向极端。全球每年都会有数十种抗抑郁新药推出,但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立竿见影。很多情况下,医生第一次开药不一定完全对症,需要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根据药效进行微调,药效也至少在2~3 周之后才出现,需要患者和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很多患者服药几天后,发现没有效果,就放弃服药;也有的患者在服药后,药物副作用比药效来得更快,不堪忍受痛苦而放弃,造成治疗前功尽弃。药物副作用确实存在,但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医生做出诊断后,一定要坚持服药、克服困难,等待药效出现、迎接“新生”。

3.进行心理治疗。抑郁症往往会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心理治疗正是通过改变认知、调整情绪状态来起到治疗作用。当前,能对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的药物也成为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主流。轻度抑郁症患者,不需服药,心理治疗能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中度和重度患者,最有效的办法则是服药,除此之外,有必要加以系统的心理治疗。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受到了广泛认可,它能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认知,增加积极的思维和健康行为,改善情绪,减轻痛苦,进而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大量案例研究也证实,心理动力学疗法、婚姻和家庭治疗等其他方法对治疗抑郁症也有显著的效果,这些疗法能够化解患者抑郁情绪,树立生活的希望。

4.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来自身边人的支持理解太少,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对该疾病了解太少、误解或者是维持所谓的脸面。而事实上,很多抑郁症患者走向极端,也跟亲友的不理解甚至是言语攻击有关。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来自社会的支持、陪伴则是他们存活于世的救命稻草。当前,患者容易寻求的支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专业人员,包括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二是病友这个群体的交流、倾诉和鼓励,包括网上的聊天群和线下的病友互助团体;三是抗抑郁行动志愿者,这个群体越来越壮大,成员包括专业的咨询师和抑郁症康复人员。抑郁症患者需要通过这些群体,构建起社会支持系统来战胜病魔。此外,患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科学研究证实,运动时大脑会分泌让人愉悦的物质,能够减轻压力、起到治疗作用。运动也可谓患者本人的自我支持系统。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