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攻防战

2020-02-10王恒翊

证券市场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冲击新冠影响

王恒翊

提供了难得的配置机会,2月份将成为“小康牛”途中的“黄金坑”,为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

2020年的春节,注定要为历史镌刻。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除夕的前一天打响。由于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下称“新冠病毒”)并迅速蔓延,接下来的春节假期,继湖北之后,各省市接连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委员会召开会议,宣布新冠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根据研究,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低致死率和较长潜伏期等特点,其引起的肺炎疫情具有明显区域点状爆发的特征。截至2月4日24时,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疑似病例23260例,累计死亡病例490例。

疫情冲击波来袭,一场抗“疫”攻防战正在打响。

招商银行假设了新型冠疫情发展的三种情形:乐观情形下,疫情将于2月中旬达到高峰,2月末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1月和2月;基准情形下,考虑到春运返程高峰所带来的防控难度,疫情将在3月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悲观情形下,病毒存在变异可能,疫情延续到二季度,并最终在气温回升和持续高强度的防控措施下得到控制。

本次疫情情况与2003年非典(SARS)对A股及港股和2014年埃博拉(EBOLA)对美股影响类似。招商银行表示,参考SARS期间经验,中国经济大概率将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一季度遭受剧烈冲击,其后将显著反弹。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受到疫情的冲击最为严重。基准情形下,一季度GDP增速约为4.4%;乐观情形下,一季度GDP增速约为5.0%;悲观情形下,一季度GDP增速约为3.9%,二季度的影响还需观察。

东兴证券的研究显示,历次全球卫生风险事件出现后,对于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影响不一,疫情对主要爆发地市场的冲击普遍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场。此次,受新冠疫情影响,1月20日以来全球股市普跌,截至2月3日,恒生指数累计跌幅9.3%,上证综指累计跌幅10.7%,相对来看欧美股市跌幅较小。

中信证券表示,本次新冠疫情对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冲击将大于SARS时期,预计二季度经济会逐步恢复,对全年經济不必过度悲观。政策上的应对预计以托底/纾困为出发点,预计货币政策发力最快,财政则聚焦于补贴和减税降费精准发力。

综合经济影响、政策应对以及A股的行业结构特征,2020年A股盈利受到的影响预计小于经济受到的影响。本轮一次性的疫情冲击不会影响市场向上的趋势以及行情结构,短期调整幅度预计小于外围市场春节期间跌幅,节奏上急速挖坑、缓慢磨底,快速调整大概率在一周内就结束。

中信证券认为,疫情冲击令2019年12月开始的“小康牛”的预演结束,但同时提供了难得的配置机会,2月份将成为“小康牛”途中的“黄金坑”,为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随着二季度经济逐步回归正轨,“小康牛”大概率在“两会”前后正式开启。

疫情突袭

本次新冠疫情于2019年12月8日出现首个案例,直至2020年1月中旬左右,市场对此仍认知不足、反应比较温和。从1月下旬开始,“春运”使得疫情更大范围传播,人们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市场对其认知更加充分、对其后果也开始更加担心。

市场对疫情往往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当疫情开始时,市场对疫情缺乏认识,反应会较为温和或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应;当疫情扩大时,市场会较为剧烈的反应;当疫情逐渐稳定,信息被市场消化后,市场表现为反弹,中长期趋势没有受影响,之后直到疫情结束。

目前,新冠疫情处于第二阶段。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月4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重症病例3219例,累计死亡病例49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92例,疑似病例23260例。

其中,2月4日当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887例(湖北省3156例),新增重症病例431例(湖北省377例),新增死亡病例65例(湖北省65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62例(湖北省125例),新增疑似病例3971例(湖北省1957例)。

这是新增疑似病例连续第二天下降。此前,2月2日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湖北省3260例),2月3日新增疑似病例5072例(湖北省3182例)。

根据招商银行报告的总结,本次新冠疫情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传染性。在医学领域,新冠病毒的传播力仍在研究中。据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初步评估,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为1.4-2.5,即在没有防控措施的情况下,一个患者能传染给1.4-2.5个人,而2003年SARS病毒SARS的R0为2.2-4.2。不过,也有研究认为新冠病毒的R0大于3。

尽管医学界尚未就病毒的传播力达成一致,但每日快速增长的确诊病例数据无疑是新冠病毒高传染性的直接表现。据国家卫健委的每日疫情通报,1月20日开始,中国由于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呈指数增长,1月末以来每日新增病例近2000例。这一数据大幅高于SARS期间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峰值,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R0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生变量,可以被人为干预。我们可以通过疫苗、限制人员流动、及早筛查/隔离等措施有效防控从而降低R0。本次春节期间,全国人民更注重卫生防护、减少外出和聚集活动,部分地区采用紧急封城等有力措施,病毒的传染性比疫情初期应该有了大幅下降。从新增确诊病例来看,1月28日之前呈明显的指数增长,从28日开始虽然新增确诊病例的绝对值仍较高,但日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二是低致死率。目前的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相对较低。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透露,截至2月3日晚24时,全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病死率为2.1%,湖北省确诊病例的病死率3.1%,显著低于SARS疫情9.6%(全球)的致死率。根据流行病学专家按年龄段分析发现,死亡主要发生在高龄人群,40岁至59岁的患者致死率仅0.2%,小于30岁的病例中基本没有死亡。

三是较长的潜伏期。新冠病毒相较SARS有更长的潜伏期。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初期的轻症病人大约在10天左右,最长不超过14天,而SARS的潜伏期常见为3-5天。此外,新冠病毒同SARS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并且从传播特点上来看,病人早期体温不高(或正常),轻症病例较多。这一特性大大增加了及时防控疫情的难度,叠加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很多人在春运时期不自知地成为了行走的传染源,疫情的存续时间因此存在不确定性。这也使得部分地区出台了极为严格的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

四是具有区域爆发特征。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区域相对集中,这一点与2003年的SARS疫情相似。新型肺炎病例主要集中在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截至1月30日,湖北的累计确诊病例占全国的59.9%,而2003年SARS疫情也主要集中爆发于北京和广东地区。

从新增确诊病例来看,目前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省份的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快速上升阶段。据研究人员预测,病毒的可传播性在国内各地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都相似,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等)的疫情仍有局部爆发的可能性。由于武汉是疫情的源头爆发较早,其他城市的疫情爆发时间可能会比武汉滞后1-2周。

此外,专家也指出,采取大量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感染的传播,降低武汉以外地区大面积爆发的概率。考虑到武汉于1月23日“封城”,以及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采取实质性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乐观情形下全国疫情的高峰有望出现在2月上旬。

对于此次突发疫情,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该级别与2003年的“SARS”级别一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表:部分外资机构就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预测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

全国各省市接连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春节假期延长复工延迟,群防群控,“硬核”防控手段各显神通……这个春节,新冠疫情成为14亿中国人最深切的牵挂。

根据此次新冠病毒的特征,对照2003年SARS疫情发展的时间线,招商银行假设新型冠疫情发展的三种情形。乐观情形下,疫情将于2月中旬达到高峰,2月末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1月和2月;基准情形下,考虑到春运返程高峰所带来的防控难度,疫情将在3月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悲观情形下,病毒存在变异可能,疫情延续到二季度,并最终在气温回升和持续高强度的防控措施下得到控制。

经济冲击

这是一次堪比SARS的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无法避免地将受到影响。2003年SARS疫情爆发的高峰期间,中国经济曾遭受了短暂的顯著冲击。

回顾当年的SARS疫情,招商银行表示,当年SARS疫情在一季度逐渐传播扩散,二季度进入爆发期,至6月逐渐得到控制,三季度后疫情逐渐消失。对SARS疫情的防控工作集中在二季度开展开,其对经济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二季度。

招商银行研报显示,2003年四个季度,中国GDP当季同比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二季度GDP增速较前值下滑2.0个百分点,之后快速反弹,增长回归正常轨道。从供给角度看,SARS疫情对第三产业冲击相对更大:一方面,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跌幅为1.8个百分点,相较一二产业约1个百分点的跌幅更深;另一方面,一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三季度随即显著反弹1.6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三季度仅小幅反弹0.1个百分点,直至四季度才显著反弹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交运仓储业和住宿餐饮业遭受冲击最为显著,二季度增加值当季同比增速分别较前值下滑5.4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认为,现在看来,此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超过SARS疫情。

首先,SARS疫情爆发时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而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本来就比较大,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其次,新冠疫情爆发恰逢春节,加之病毒传播极其迅猛,对公众出行的限制将对消费形成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由于消费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幅上升,新冠疫情对GDP增长的拖累也将更为显著。

再次,春节期间是劳动力迁徙的旺季,政府迅速出台的延长假期、对跨省/市人员流动的限制性措施将使得春节后大规模的复工/开工被迫推迟。

招商银行预测,基准情形下,疫情在一季度对经济形成明显冲击,GDP增速约为4.4%。乐观情形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1月和2月,一季度GDP增速约为5.0%;悲观情形下,疫情的负面影响延续到二季度,一季度GDP增速约为3.9%,二季度的影响还需观察。

中信证券预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预计会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短期影响将大于SARS时期,春节依赖程度高的消费行业受冲击最大。另外,考虑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预计未来1-2个季度,汇率会运行在6.8-7.05区间。短期冲击不影响经济的自有周期,并且有逆周期政策的托底,预计二季度经济会逐步恢复,全年增速前低后高,对全年经济的预期不必过度悲观。

根据华创证券研报的总结,外资机构测算新冠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个百分点附近,疫情结束后经济反弹明显。

对一季度经济影响的测算来看,摩根大通、野村、花旗的预期较为一致,均预计影响2个百分点左右。摩根士丹利预测较为乐观,预计影响在0.5-1个百分点(乐观假设下)。

对全年经济影响的测算来看,多数机构认为疫情结束后经济将有明显反弹,可部分对冲一季度的下行:若疫情于一季度结束则全年经济增速下降至5.5%-5.8%,若延续至二季度则影响会更大,高盛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降至5%或更低。

新冠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 个百分点附近, 疫情结束后经济反弹明显。

就新冠疫情对海外经济的影响,外资机构认为亚洲经济体影响较大,欧美影响有限。

对海外影响的估算一般从旅游+进口与供应链两个角度进行测算。考虑到中国疫情影响出境游人数以及进口需求,高盛预计由此将影响美国一季度GDP约0.4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预计乐观情况下影响一季度全球增速0.15-0.3个百分点、悲观情况下二季度经济也将受到0.2-0.4个百分点的影响。

而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由于亚洲地区对中国出口的中间品依赖度高于欧美国家,因此亚洲国家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更大;而部分国际零售、餐饮、酒店品牌由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也将受到比较明显的冲击,这类公司的股价短期或受到一定冲击。

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外资机构普遍看好权益市场后续表现,但对大宗商品价格调低预期。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受到疫情影响,A股与亚洲市场短期会受到冲击,但这恰好带来了买入机会,对权益资产全年表现的预期不作调整,仍较为乐观。但高盛、花旗、富国证券均认为原油受此次疫情会有下跌压力,富国证券同时认为避险情绪的大幅提升会带来美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调。

重创消费

招商银行表示,此次新冠疫情爆发恰逢春节,是消费旺季,且是二三产业务工人员流动的旺季。因此,本次新冠疫情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将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对第一产业影响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大幅高于SARS疫情爆发期间,这将使得GDP更为显著地受到疫情拖累。

200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为41%,至2019年已提升至53%,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交运仓储、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占比合计约30%。参考SARS经验(2003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同比增速环比下滑1.8个百分点),基准情形下,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或环比下降2至4.6%,这将拖累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约1.1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认为,考虑到新冠疫情对春节返工的影响,第二产业亦将受到较大冲击。2003年SARS爆发期在二季度,未对企业开工造成显著影响。但本次新冠疫情已使得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开工被迫延迟。由于劳动力流动受限,部分地区可能面临“用工荒”。

参考SARS经验(2003年二季度第二产业同比增速下滑1.9个百分点),考虑到近期工业生产的回暖趋势,基准情形下,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或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4.4%,拖累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约0.5个百分点。

根据SARS爆发期经验,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受到的负面影响相较建筑業更大。2003年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一季度下滑2.0个百分点至11.1%。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一季度下滑1.7个百分点至13.0%。在SARS疫情爆发的高峰期4月、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4.9%、13.7%,较一季度分别下滑2.3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受到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冲击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较小,2019年第一产业占比只有7.1%。参考SARS经验(2003二季度第一产业同比增速下滑0.1个百分点),考虑到暖冬因素叠加农产品价格高位的刺激,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或维持在3.4%左右。

招商银行认为,从需求侧看,消费受到疫情的冲击最为严重。为应对本次新冠疫情,中国电影春节档大部分延迟上映、旅游景点关闭、商场超市缩短营业时间,将对电影、旅游等消费市场形成显著冲击。

以电影市场为例,2019年春节假期国内电影票房59.1亿元,占2019年全年票房的9.2%。市场机构研究预计2020年春节档期票房可以达到70亿元,占全年票房可能会达到10%。后续随着春节档电影撤档的恢复,疫情的影响也会持续存在,考虑到电影对周边消费的带动,市场预测一季度电影市场的损失将超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网上实物商品销售额已占据社零销售额的20.7%,因此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或将对线下消费形成部分替代,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形成一定支撑。

2019年四季度社零同比增速为7.7%。参考SARS经验(2003年二季度社零增速环比下滑2.5个百分点),考虑到当前社零增速处于下行阶段,且此次防疫措施更为严格,基准情形下,2020年一季度社零增速或环比下跌3.4个百分点至为4.3%,拖累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约1.4个百分点。

投资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2003年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1%,环比小幅下滑2.1个百分点。但由于新冠疫情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更为严格,将影响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的开工,新冠疫情对投资影响或较SARS更大。

招商银行表示,参考SARS经验(2003年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环比下滑2.1个百分点),基准情形下,2020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拖累实际GDP增速约0.1个百分点。

贸易亦将遭受一定冲击。SARS疫情时期,中国出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变化平稳。但WHO将本次新冠疫情列为PHEIC,尽管WHO在声明中对中国的防疫措施予以了充分肯定,不主张各国限制国际旅行和贸易,但不排除部分地区出于疫情隔断考虑,减少或暂停从中国进口部分商品,从而对中国一季度进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招商银行认为,基准情形下,2020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或将较上季度下滑0.9个百分点至1.0%,进口增速或将下滑1.2个百分点至2.0%,贸易顺差收窄280亿元,拖累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约0.1个百分点。

应对之策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为稳定市场预期,继2月3日开市首日投入1.2万亿元流动性后,4日央行再次开展了5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充分显示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中国有着充足的政策空间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

而回顾SARS期间,货币政策总体呈现稳健基调,央行并未进行降息、降准操作,招商银行认为,这主要与当时的经济基本面相关。

其时,中国甫入WTO,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大量流入。央行主要通过发行央票进行冲销操作,以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于9月将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一直持续至2008年金融危機。

招商银行表示,现在看来,新冠疫情冲击很可能使得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前置、力度加码。与2003年时相比,中国经济面临完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货币政策的立场将截然不同。

首先,“稳增长”目标的权重将进一步上升。SARS爆发时,中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而当前内外矛盾交织使得经济增长承压,疫情进一步对经济产生冲击。目前中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金融机构风险偏好较低,迫切需要央行放松货币政策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定市场信心。

其次,通货膨胀压力相对减弱。2003年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制约了货币政策空间,CPI同比快速由2003年10月末的1.8%持续上升至2004年三季度末的5.2%,同期PPI同比则由1.2%升至7.9%。但目前猪周期导致的结构性通胀并不构成政策的掣肘因素,而PPI依然徘徊在通缩边缘。

最后,外部均衡压力已有所缓解,打开货币政策宽松空间。2003年中美利差持续处于负区间;2019年美联储连续实施三次“保险式”降息共75BP引领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潮”,带动中美利差走阔至12BP,高于80-100BP的“舒适区间”。

价格型操作上,招商银行预计MLF降息近期有望落地,幅度为5-10BP,将带动1年期LPR同步下行。1月份1年期LPR报价继续持平于4.15%,全面降准释放的8000亿元远不及1月约3万亿元的流动性缺口,并未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新冠疫情冲击下,通过进一步压缩银行加点以降低LPR的难度较大,MLF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上升。存款成本较为刚性仍是制约贷款利率下行的主要因素,不排除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数量型操作上,考虑到1月初全面降准已落地,新冠疫情冲击下,存在近期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的可能性。流动性有望保持充裕,央行已表示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投放充足的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强化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对因春节假期调整受到影响的金融机构,可适当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

此外,与SARS期间类似,政策正加大对疫区和疫情防控相关产业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致力于保障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继1月26日银保监会发文后,2月1日央行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后续金融业的各项支持政策有望跟进:一是央行将通过低成本专项再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的方式,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二是适当下调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贷款利率,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完善续贷安排、减免逾期利息、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三是为疫区发放应急贷款或专项贷款,并给予特别利率优惠、减免手续费;四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将尽量满足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五是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六是资本市场方面,提高债券发行等服务效率、调整企业信息披露等监管事项、放宽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办理时限、减免疫情严重地区公司上市等部分费用。

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财政政策也将在对抗疫情的冲击上发力。

招商银行表示,与SARS期间不同,目前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的历史重任,预计2020年实际财政政策的执行将较201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更为积极。考虑到中国地方政府偿债高峰的来临、财政收入的增收乏力,以及减税降费空间的下降都制约着财政政策的发力空间,2020年通过政府“加杠杆”加大“增支”力度就很可能成为财政政策的主线。

财政收入方面,预计2020年将上调目标赤字率至3%,新增专项债额度将进一步提高至3万亿元以上,以进一步拉动基建投资增长,对冲疫情对消费和进出口的负面影响。同时,继续从各级政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及结转结余中调入资金以弥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财政部仍将推进减税降费以帮助恢复生产,尤其针对受此次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餐饮、旅店、旅游、娱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出租汽车等行业,但规模大概率将显著低于2019年的2万亿元。

财政支出方面,公共卫生领域或成又一重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明确支出重点、提高支出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除仍需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来保障具有乘数效应的重点领域资金外,预计涉及“三大攻坚战”的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农林水、债务付息等支出增速将相对较快。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比重将有明显提高。

以史为鉴

自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五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为: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爆发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出现的“寨卡”疫情;2018年爆发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于2019年7月宣布)。

东兴证券认为,全球历次疫情中,2002年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的SARS事件、2014年爆发进而影响到美股的埃博拉疫情等与新冠疫情情形最为类似,2009年甲流H1N1和2013年H7N9流感病毒对市场影响较小,市场表现为反应温和,继续中长期走势。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SARS疫情起始于2002年年底,市场对其演绎过程可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为2002年11月中旬至2003年3月中旬,2002年11月中旬首次发现SARS,但疫情开始时市场认知不足、反应温和甚至没有太大反应;第二阶段为2003年3月中旬至4月底、5月初,由于意识到疫情严重性以及对经济的破坏性,市场反应表现为大规模爆发后市场紧张甚至恐慌;第三阶段内(2003年5月初至6月中旬),疫情虽然继续发酵,但市场已经消化。

在第二阶段,主要股指从高点到低点回调幅度约8%-10%,A股行情滞后港股行情1个月左右。港股在2002年年底到2003年3月下旬之前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當时随外围美股市场回调,并在3月初开始了一小段反弹。但随着3月中下旬SARS疫情进一步发酵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港股恒生指数表现开始与外围标普500指数开始分离,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并出现更明显的回调。从3月中旬后的反弹高点到4月底的低点,市场(恒生指数)累计回调8.5%。在此之后,虽然SARS疫情在大陆继续演绎,但市场已经不再继续走低,直到6月中旬SARS疫情接近尾声,恒生指数反弹并创出年内新高,这算是SARS对市场影响的第三阶段。

A股受SARS疫情的影响过程大致类似,但进入第二阶段的时间要比港股晚一个月左右,大致在4月中下旬。待政府层面更加重视SARS疫情、SARS疫情受到更广范围的关注,A股才结束年初开始的反弹,进入剧烈回调的阶段。从4月15日左右的局部高点到4月底、5月初的市场局部低点,上证指数累计回调8.8%左右,与恒生指数的调整幅度类似。随后,市场从当时低点至6月初走出了一段小幅反弹行情。SARS疫情在6月中旬进入尾声、结束后,A股市场继续回调但这是受当时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行业上看,港股在回调阶段中,资讯科技业和综合业回调最多,公用事业回调较少;A股休闲服务和传媒回调最多,回调最少的是医药行业,除此以外,银行表现为上涨。港股和A股的TMT行业均表现出色,港股资讯科技业反弹排名第1名(共11个行业),A股中计算机业反弹排名第2(共28个行业)。

2014年10月,埃博拉病毒的发现也使得投资者惊恐不已。美元指数在埃博拉疫情新进展消息爆出后一度跌至85.06的低位。10月下旬,疫情信息被市场消化,行情逐步提升。行业上看,由于疫情特点,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在各次疫情中都有较大跌幅,计算机行业受影响较小。

相比SARS和埃博拉病毒,H1N1和H7N9对经济影响较小。

其中,2009年春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部分地区的H1N1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市场大跌后的底部区域,爆发恰逢前期四万亿刺激计划落地,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抬升,推动整体GDP增速触底大幅反弹。是次疫情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大。2009年二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速由一季度的6.4%大幅回升至8.2%,集中体现了刺激计划对资本形成贡献的推升。而从疫情主要冲击的渠道——居民消费来看,社零增速稳中有升,住宿餐饮等主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稳定,消费需求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2013年至2014年年初爆发的禽流感H7N9正处于上一轮全球同步复苏(2016年11月美国大选后大规模财政扩张预期升温,叠加中国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对增长的提振),因此,疫情期间市场的反应并不显著。2013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速7.6%,较一季度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从拖累因素看,更多受到地产销售、投资增速双双下滑的影响,体现的是地产周期下行带来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当时居民消费、制造业投资及工业生产均较为稳定,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大。

就本次新冠疫情,中信证券表示,疫情冲击改变市场节奏,但不改变A股中期上行的趋势和结构。宏观层面,预计疫情对一季度宏观经济产生冲击将大于非典时期,但全年不悲观。预计政策层面会积极应对,货币会快,财政会准;且针对疫情,各部委政策有充足应对。

另外,复盘2003年SARS行情显示,一次性外部冲击不会影响市场趋势和结构。新冠肺炎疫情料亦不会对市场本身的中期运动趋势和行情结构产生影响。当前A股处于2-3年“小康牛”的上行趋势中,同时预计科技是基本面和催化双击的成长主线,疫情只会造成短期冲击,不会改变行情趋势和主线。

危中有机

东兴证券表示,SARS疫情使得人们不愿意接受面对面的服务,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手段受到空前的重视,引发了企业、商家的服务和交易方式的变化,催生网络经济又一个春天。“SARS”的出现放大了电子商业多元化需求这一特点,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次,新冠疫情也将加速5G时代“在线科技”场景应用爆发。

首先是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交集产业。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日渐成熟、用户习惯向线上大规模迁移的背景下,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升温的局面,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增长。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教学,同时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并提倡“停课不停学”,鼓励学校和培训机构将教育教学转移至线上场景。此外,国内一些科技巨头、教育公司和企业服务公司,也针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或免费或减免的支援方案。

在此之前,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主体是高等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约占整个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的80%左右。由于成人自控力强、学习目标明确、空闲时间有限、视力已成形,因此,成人是在线教育的主要用户群体,尤其在提升学历、求职、考证等场景中,教育培训需求更强烈。武汉肺炎疫情之后,在线教育市场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中小学学生使用在线教育的比例有望上升,在线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在2022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5433.5亿元。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付费意识的觉醒以及线上学习丰富度的完善等是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在线办公场景。东兴证券表示,短期来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外生拉动在线办公需求,刚需性质初现,办公模式有望开始重构。

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由于传统办公方式受限,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网上办公等措施得到官方鼓励与支持,一大批企业纷纷响应,允许员工远程办公,同时众多软件公司为抗击疫情提供免费的远程办公产品與服务。大规模的延迟复工为在线办公提供了试验田,在线办公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企业的运行,这使得新办公模式从“可选”变为“必选”。

长期来看,远程办公有益于优化企业管理与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是未来公司办公模式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全球化,企业业务也趋于多样化、全球化,异地办公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企业降低办公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诉求日益强烈,办公场景不断丰富,日常办公需求逐渐突破空间限制,企业日常生产开始实现从“数字化、信息化”到“网络化、云化”的转变。新式办公工具日渐成熟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也为在线办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未来,在线办公或成企业“优选”。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在线办公产品细分为四类:即时通讯类、协作类、传输类与管理类——管理类又可细分为任务管理与设计素材管理。因为能够最直接地实现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即时通讯类中的视频会议产品与在线协作类产品或在此次疫情中迅速落地并证明自身价值所在,相关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在线协同类产品主要包括协同办公与协同管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的发展,协同办公开始从概念走向现实,经历了产品定位期、功能定位期,目前开始进入需求定位期。考虑到其自身具有网络效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工作效率将不断提高,原有的应用价值也将持续提升,形成正外部性。

协同办公潜在市场需求庞大,促使近年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据T数据,2018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近460亿元,在享受初期高增长红利后,增速趋稳,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稳步提升。

相比其他即时通讯类应用,视频会议使得沟通更加直接有效,随着其价值得到用户认同,渗透率也逐步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2-2019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的市场规模从319亿美元增长至550亿美元,而从2017年到2021年,Frost&Sullivan预计全球视频会议的CAGR将达到8.3%。

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主要由政府机关,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公共事业机构及企业带动需求,整个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近年来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据Frost&Sullivan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155.6亿元,预计至2022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达到445.7亿元。

东兴证券表示,由于疫情导致的复工推迟使得多家公司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中国视频会议行业迎来转折点。政府在线沟通、学校远程授课、医院线上诊疗、企业在线商讨都离不开视频会议。需求激增,视频会议产品或借此持续渗透,完成普及,打开市场空间,从而迎来行业上升拐点。在视频会议市场,硬件视频主导当下,云视频则引领未来。

硬件视频基于嵌入式架构,主要用于中高端视讯应用中,其性能强大、稳定可靠、安全,但其部署成本高、易用性较差、维护成本高。据IDC预计,2019年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空间将接近6亿美元,增速将下滑至6%左右。

云视频会议以SaaS为核心,按月租用,费用投入小,不到硬件视频会议的十分之一,而且支持绝大多数智能设备,接入会议简单快捷,还无需专人维护,优势明显。据IDC统计,当前国内以云视频会议为代表的软件会议市场规模仅1.7亿美元,但增速可观,未来5年CAGR为25%,远超硬件视频会议。预计2023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达到5.4亿美元,是当前的3倍。按此趋势,2025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将超过硬件视频会议。

猜你喜欢

冲击新冠影响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色彩冲击
阅读理解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完形填空精选